以 “语” 为径,融 “文” 入心——再听朱煜老师执教《梅兰芳蓄须》

文摘   2024-12-09 18:01   河南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体系里,革命文化类课文熠熠生辉,占据约三分之一篇幅,彰显其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层面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何借教材之力,促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兼得革命文化浸润,成为教学这类课文的关键议题。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点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朱煜老师讲:“工具性讲透,人文性自然生发。”结合其执教的《梅兰芳蓄须》一课,谈谈自己对教学此类文章的思考。

一、工具性夯实:筑牢语文素养基石

这堂课中,执教者紧扣语文工具性,多维雕琢,为学生语文素养大厦夯实地基。

字词是语文大厦的基石,唯有夯实基础,方能稳固上层建筑。

执教者目光如炬,精准锁定重点字词,如“蓄须”“沦陷”“租界” 等,化抽象为具象。

讲 “蓄须”,先剖析字面表意,再拓展至梅兰芳以此明志深层意蕴,引出 “蓄须明志”,使学生触碰到字词背后滚烫民族气节;

释 “租界”,巧妙关联历史背景,寥寥数语,勾勒出旧中国主权沦丧、任人宰割的屈辱图景,让学生一眼洞悉当时社会的情况。

字词教学不止步于读音、书写,更成为打开历史大门、洞悉文化内核的秘钥。

关键语句蕴含文本灵魂与行文逻辑。

面对“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朱老师紧扣 “宁可……也……” 关联词,条分缕析,

既讲清语法规则,又借逻辑关联凸显梅兰芳决绝姿态,学生借此不仅习得句式运用窍门,更沉浸式体悟语句承载的浓烈情感,感知语言文字强大表意功能。

篇章结构梳理是阅读进阶路上的关键挑战,考验学生整体把控与提炼概括能力。

执教者匠心独运,设计 “教 — 扶 — 放” 梯度教学。起始,开宗明义点明单元学习重难点 ——学习一件事情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把握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句式“谁干什么”来归纳文章大意

再以第二自然段为范例,依循“谁干什么?”这一问题,利用“时间+困难 + 方法” 句式细致教学打样示范从敏锐捕捉时间词,到巧妙抓取现成归纳语句,再到亲自示范段落大意梳理全过程手把手引导,用心细致地“教”

紧接着,以第三自然段为“练兵场”,半扶半放助力学生初试身手;

最后,在 4 - 7 自然段大胆 “放”,让学生自主操练

如此循序渐进、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恰似精心搭建的学习云梯,学生借力攀爬,逐步参透记叙文架构奥秘,熟练掌握归纳段落内容的方法,成就感满满。

 

二、人文性浸润:唤醒革命精神火种

当工具性教学落地有声、扎实稳健,人文性便如破土春笋,顺势而生。

朱老师深谙此道,借文本巧搭桥梁,引领学生泛舟历史长河,悄然走进步入梅兰芳精神世界,无痕唤醒爱国热情

想要深度理解革命先辈艰难抉择,与其背后的大义凛然,离不开特定历史背景烘托渲染。

学习4 - 7 自然段关键节点,执教者化身“历史讲述者”,适时引入日寇侵华惨烈史料,刹那间将学生拽进那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为体悟梅兰芳拒演深层缘由筑牢情感根基;

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悲愤,学生再读文本找出梅兰芳抵抗的决心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时,仿若与先辈并肩同行,朗读感悟瞬间共情,敬意油然而升。

板书,看似课堂配角,实则拥有四两拨千斤的神奇能量。

执教者精心打造阶梯形板书,依循情节发展走势,错落排列四字小标题,恰似串联梅兰芳抗争全程的记忆链条,直观呈现行文起承转合逻辑,展现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阶”而上,发现小板书中的大乾坤:目睹梅兰芳处境日趋恶劣、危机层层加码,愈发体悟其坚守初心艰难不易,敬佩之情自然流露。

课堂最后,学生齐声诵读“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人文教育目标于无声处圆满达成。

 

反观当下革命题材教学怪象丛生,部分教师滥用多媒体,语文课沦为“光影秀”学生沉醉感官刺激,知识汲取、内涵领悟却走马观花;

更有甚者,将语文课异化成故事课、思政课,教师单向灌输,学生机械配合,教学偏离语文轨道,失却学科本真。

朱老师《梅兰芳蓄须》一课犹如清醒剂,提醒我们

革命题材课文教学务必严守语文教学本质,引领学生在扎实语文学习实践里,汲取革命文化丰厚滋养,于读写思悟间传承红色基因,实现语文素养与思想境界携手跃升。

加油呀!


刘亚小语
刘老师的自留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