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经常听辅导员老师们交流分享心得,有的是“专业化职业化”,有的是“职业化专业化”,特别对于后者,很多老师更为倾向,因为看起来职业化就意味着从事辅导员职业,而专业化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实,无论是从政策维度还是学理维度,“专业化职业化”的说法更加科学稳妥。
一、从政策上看专业化职业化
打开CNKI中国知网检索,有关的学术论文也是众说纷纭,即便在较为权威的CSSCI论文中,两种说法并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是我们大致可以梳理一个时间线,即2014年之前,“职业化专业化”的说法较为普遍,但2014年之后,“专业化职业化”的表述更为规范。这是因为,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其中有这样一段明确的表述——“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再度明确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依据《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至此,全国以及各省各地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权威文件,都是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说法进行表述。由此,说“职业化专业化”的,明显还是政策把握不太精准的。
二、从学理上看专业化职业化
为什么是“专业化职业化”,而不是大家惯常理解的“职业化专业化”?摸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学理上进行分析阐释。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是基于九大工作职责范畴,掌握从事辅导员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在这一框架下,高校辅导员有机会成为一名在特定事务领域中熟练掌握实操技能,有效实施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同时又能开展实践性研究的专业知识工作者(参见范赟、王俊《新时代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内涵再审示》,《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6期)。因此,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入职之后首先要努力达成的职业阶段,这一阶段的高校辅导员大都刚刚开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处于熟悉专业、融入专业、强化专业的“好奇”“新鲜”阶段,对工作抱有较大的热情,但由于经验不足、处事能力相对欠缺,容易出现办事急躁、遇到挫折懈怠迷茫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熟悉工作流程与基本规范,尽快适应专业要求,加速步入专业领域。建议把握“在游泳中学游泳”的原则,让辅导员在实际工作和“压力测试”中探索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日常服务、深化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和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校辅导员等寻求帮助和指导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素养。学校要提升团队环境和沟通机制,强化案例解读和经验分享,提升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专业性思考。
“职业化”概括地讲,是使某项工作变成特定职业的一个过程或者达成职业的某种状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意味着社会走向高度分工(参见于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大数据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博士学位论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辅导员岗位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高校辅导员在观念思维、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上必须符合职业化标准”(参见张俊《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天津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由具体工作走向终身从事事业的开始,具有动态稳定性的特征。
这一层级高校辅导员的特点是业绩优秀但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深度稍显欠缺,熟知各种事务的处理流程与技巧但存在职业倦怠。经过四至八年的工作之后,高校辅导员基本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但同时存在着思维定式、方法单一、结果趋同等工作瓶颈,对进一步取得更高工作成绩形成阻碍,陷入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态度逐渐平淡甚至冷漠。建议要帮助这一阶段的高校辅导员进一步梳理特色,挖掘并找到最擅长的素养内容,予以平台性支持和品牌性深化、成果性升华。高校需要让高校辅导员相对有精力能够围绕某一特定专业方向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以个体高度专业化实现整体深度职业化。
三、从趋势上看辅导员专家化
在“专业化职业化”之上,对于辅导员更高的期待是专家化,但从现实来看,往往在职业化到专家化的维度上出现了断档,其中有“逢优必转”的无奈,也有专家化所需要匹配达到条件较高的制约。专家化高校辅导员摒弃了简单通过从前辈辅导员的经验或者实践积累中汲取灵感的经验式工作方式,而是能够结合日常实践和理论学习,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探究,形成解决一般问题的规律性思考与总结。这一阶段的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可迁移性更强,内容结构也更稳固,他们已经是众多辅导员中的顶尖人才,在自身充分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工作转型、团队组建、带动整体发展等问题。因此,高校要注重培养辅导员统筹全局、拓宽国际视野和构建团队的素养能力,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团队建设。同时,专家化的高校辅导员要在保持已有领域专家水平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其他领域问题进行广泛涉猎与研究,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性情境开展研究,形成可供参考、借鉴、学习、复制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注:本文部分观点来自于笔者的博士论文,请转载时注意注明出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