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一、去击破短板
美国管理科学家劳伦斯·彼得有一个著名的“短板理论”(也叫木桶理论),说的是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板子。这个道理深刻曾经影响了我曾经的职业发展观,补短板、强弱项也成为了连续多年指导自身的工作要领,还经常作为经验,分享给年轻的辅导员老师。
但是后来,有一件小事,却重新影响了我的认知。当时,我有一篇几万字的稿子要修改,其中有一项,就是把所有的英文和数字的字体改为规范的新罗马字体。为此,我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逐一修改,这样一来,留给自己完善内容的时间反倒大打折扣,在第二次遇见类似问题时,我求助了一位年轻的辅导员朋友,他用全选加整体替换的方式,仅仅五秒钟,完成了我几乎一个下午的工作。后来,我又遇见目录制作、PPT制作这些自身不擅长的事情时,也时常求助他,而他娴熟的效率,大大改善了我的时间分配结构,也使得我在想一个问题:我又没有必要去学习这样的技术呢?或者说,与其把时间应用在这些自身不擅长的短板上,还不如集中到我擅长的内容创作这一长板上,实现更高效的整合。
考博士的时候,因为要考英语,我又十几年未曾学习过有关内容,不得以用绝大部分的复习时间来复习英语,直接导致了专业课学习时间的被迫压缩,后来英语和专业课都考了七十多分,录取后我才了解,其实英语能过线即可,没必要考这么多分,与其把时间过多耗费于此,不如专著于专业课程。
做辅导员工作的时候,我曾经考过2次心理咨询师考试,都没有考过,除了没有认真复习之外,其实兴趣点也确实不在于此,后来我在想,辅导员做心理育人工作,重点在于营造氛围、精准识别、有效转介、跟进帮扶,与其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不如让自己的基础识别、有效帮扶转介能力得以强化,剩下的交给最专业的人即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分工和合作。
这些年,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抱怨,感觉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卷”,想脱颖而出越来越难,几乎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有强烈的竞争。其实,在协作日益紧密,分工更加细化的今天,与其非得要花精力治愈自己的某些“短板”,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扩大自己的优势。与其我们把九大职业功能进行整体提升,逐项补齐短板,不如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专注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说找到一个自身独特的“长板”,把我们的长板发挥到极致。
比如,我认识有几位直接从普通辅导员越过辅导员年度人物成为最美高校辅导员的老师,实际上就是有鲜明的“长板”。有的老师尽管在高水平研究成果上有局限,甚至没有高级职称,但是在志愿服务领域和实践育人领域有突出的成绩,这就是长板。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她就是专注于打造好心灵对话的微信公众号,一样成为了自己不可替代的典型优势,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专长点,保持坚持,保持专注,迅速行动,让其成为我们的特质和品牌,一名优秀辅导员成长的基础平台就已经具备,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完善。
二、与概率缠斗
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有几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学生带的好,二是有特色品牌,三是有标志性的奖励和成果。实际上,很多老师的工作能力都差不多,包括我自己,并不比很多年轻的老师有突出的优势,这其中也存在一个运气的成分,辅导员要想成功,当然努力是基础,但是运气也是关键,可是我们并不是与运气去纠缠,而是要学会去与概率缠斗。
心理学中有个很有名的理论叫做“墨菲定律”,简言之就是“怕什么来什么”,这其中是因为我们一旦遇到了不期望的概率,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就是100%,也就会产生这样的失落和担忧。而提升优势概率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加获取概率的机会,一件事情,做一次和做一百次,概率完全不同,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我常常想,辅导员工作的成绩和荣誉,有的人年级轻轻就能摘得,有的人到职业生涯末期才摘取,这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年纪轻轻摘得的,如果不能有持续的增长点,实际上是一种限制和包袱,而年龄大获得的,反倒在持续努力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和过程,甚至有可能在职业生涯后期实现关键的“跃迁”。因此,无论成功或早或晚,都要有长期不断的坚持,既然年纪轻轻获得可能得到包袱,年级大了获得免不了要长时间忍受煎熬,我们就要时刻提升扭亏为盈、逆风翻盘的核心能力,让自己始终有所提升,才能实现“低谷时蛰伏,失落时隐忍,重整后再战,积淀下开花”。
三、将优势放大
影响机会的,除了多次尝试,还有一个关键信息叫做“熟练”。上小学时学欧阳修的《卖油翁》,实际上讲的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故事,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因此,辅导员工作也是一个找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但是,卖油翁可以在倒油上练就一番看家本领,在别的领域,他可能终其一生,无论怎么刻苦,终久还是碌碌无为,因此,熟练是要找到自己的擅长的长板,不断强化的,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命题:今天,我们需要提升的,是自身的优势和长板,与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时间,不如去放大自己的优势,剩下的,其实就是协作。比如,有的辅导员老师擅长沟通协调不擅长文字表达,甚至是坐不住,与其让其耗费大量的时间低效率去提升文字写作能力,不如强化其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其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实务工作者,让各自擅长的人干各自专业的事情,这其实也就是辅导员整体专业化的缘由,辅导员整体是专业的,每个个体各有所长,而有效整合的载体除了是组织之外,还有一个具象的载体就是工作室,这其实也就是辅导员工作室建立的本质,懂得这样的道理,工作室建设也就有了方向!
小时候看足球,意大利有个传奇球星叫因扎吉,以在禁区神出鬼没擅长把握机会而闻名,这种优势完全可以成就一名传奇巨星,如果他在成长过程中,注重的是单反平均加点,还能成为传奇球星吗?克林斯曼、克劳泽、比埃尔霍夫就是头球出众,贝克汉姆就是任意球和传球突出,让他们放下优势去联系突破,可能终其一生,也只能算是个二流球员,而放大自身的优势,就能成为现象级球星。因此,我们有一个特质完全就已足够,优秀辅导员的成长之路也是如此,当你具备了典型特质后,还能形成吸附效应,反倒也能助力许多短板的提升,领悟这样的辩证关系,其实也就走对了职业发展的道路。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