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哥有话说】NO.296——从“十年前射出的一支箭”谈辅导员的演讲艺术和表达能力
教育
教育
2024-10-26 16:49
陕西
最近听了一堂演讲艺术的选修课,挺有触动,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平日接触学生最多,演讲能力直接决定了工作效果。但同时,也有一些辅导员老师存在“干的不错说的不好”的问题,没有办法将自己做的工作全面客观展示出来,也在一些关键时候由此可能失去一些机会。对于辅导员而言,当众讲话本身就是形象的一部分,也是管理的一部分,更是凝聚人心的关键手段,怎么把话说好,让人听懂,说服大家,还能转化为行动,这其实是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十年前我有一段时间很注重研究演讲的模式,比如汇报工作的公式:这个例子其实我讲过很多次,2014年11月,我当时参加陕西省的“十佳辅导员”答辩,那个时候我的工作积累也只有五年,面对很多动辄已经工作十几年的前辈,却在最后取得了答辩的头名。诀窍就是靠着一张开篇的“航班图”,我把飞机的头部部分比作党建引领工作,机身比作班团建设基础工作,两翼分别从实践育人和科创培育两个维度设置引擎平添动力,尾翼是保持平衡的关键零件,将其引申为抓好安全稳定,特别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关键的“牛鼻子”,然后呈现航班航行的动画效果,航线是立德树人,目的地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系统思维,囊括主要的工作板块,恰好把他们组合成了体系,也避免了样样都谈重点反倒不突出的误区。后来,一些老师在总结汇报时也借助“鱼骨头”“抽屉结构”等提升逻辑性,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总之这种答辩汇报方式是我当时特别喜欢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部分+部分〉整体的效果。受最近听到的一场讲座的启发,老师也是用了一张航班的图案来拆解演讲的结构,航班的主干是三部分:开场白+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归纳与总结、结束语,两翼则是文学色调与幽默智慧。我在想,其实辅导员的演讲最不缺的就是故事,但难得是选择什么样的故事,有的故事如同鸡汤,听起来感动,实则在自我感动;有的故事大致相同,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有的故事太宏观,缺少触动心弦引发共鸣的叙事;有的故事太抽象,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和实例支撑,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故事转化为问题,如果这种抽象概括的难度很大,那就再转换一种思维,就像授课老师讲的“交替式”的方法——讲一段道理讲一段故事、讲一段道理讲一段案例、讲一段道理讲一段现象、讲一段道理讲一段情感,而讲述的诀窍则是用排比增加声音的力量感,用口语和断句提升故事的亲和力,用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的方法体现讲的案例、现象、故事、情感出自道理的系统性。再将这样的方法引申到辅导员的答辩和事迹材料写作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范式:工作理念=道理,第一个理念用故事来印证,第二个道理用数据对比去支撑,第三个道理用系统的体系性做法去描述,第四个道理隐藏在最后,用一个小故事去排比升华,引发情感的共鸣。而这四个道理,一定是基于题目主干分解下来的,或者是关键词的结构,或者是模式方法的细化,切忌纲与目两张皮。有了两支射出去的箭只是一种发力的形式,关键要看能不能命中靶心。辅导员发展成长是我的一个学术研究方向,所以我经常会将看到的学到的东西和辅导员成长发展的具体实际相关联,意图产生一些新的思考。最近看了一些论文,觉得有一些选题很有意思,可以好好琢磨。比如,《中国青年研究》2024年第10期最近发了一篇关于辅导员的研究论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困境与破解对策——基于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和互动的分析》。这篇论文的作者并非学生工作出身,他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从另一个专业视角进行的问题解构。而研究的缘起却是一个有关辅导员的新闻传播事件,《三联生活周刊》的特稿《围城里的高校辅导员:艰难上岸后,每天都想辞职》。对于这一类文章,作为业内人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的,但是作为一种研究者的视角,以此来推演出一篇论文,则是一种可以学习借鉴的方法。都说研究学生思政的论文难发,那是因为我们往往陷入了固有的工作思维去分析问题,针对性有但学理性很难拔高,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思政工作的问题,把一些政治学、管理学、传播学的科学模型引荐过来,看看能不能换一个视角建构一种范式,改进研究的方法呢?这可能是破解我们一些顽疾、难题,射中靶心的新的思路和探索。这又回到了我的另一个观点:辅导员不能只看辅导员的书,容易思维受限,涉猎要广泛,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的书,将这些普遍的原理和自己工作实际相结合,换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破题方式。最近在读《毛泽东年谱》,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有太多太多要反复吸收和琢磨领悟的智慧,用其来指导工作,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以前我的学习交流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后来慢慢有了机会和各行各业的干部进行交流,你会发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智慧蕴含在方方面面,群众工作、信访工作、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的很多智慧,往往隐含着丰富鲜活的思政实例,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方法去吸纳,就会有更有效的效果。所以,作为辅导员老师而言,跳出辅导员看工作,甚至跳出高校看工作,从典籍中汲取智慧,从现实中丰富给养,从现象中洞悉问题,在结合中启发深悟,这其实就是方法。这几天还在思考一个新的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应对,这种新的社会热点和技术革新同样能够结合产生新的研究问题,视野有多广阔,思路就会有多宽阔,结合有多紧密,破题就会有多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