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情况已经成为辅导员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担任工作室主持人的情况也是各项辅导员荣誉体系评比的基本条件,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也成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显学”。市面上关于工作室建设的研究书目层出不穷,大部分的高校也都开始了立项培育,但是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评价导向不相应的进行调整,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作用发挥就会受限,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就仍然存在掣肘。
一、重视工作室建设的“术”与“道”
可以这样讲,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存在“术”与“道”两个维度,“术”是典型的文无定法,一切以育人作用发挥效果为依据,以团队建设成效为标尺,只要研究方向明确,按照五个“能”的导向开展行动研究,即能够围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体性研究,能够培育辅导员骨干力量,能体现数字赋能技术的加持,能够产生创新成果和实践范式,能够形成思政工作品牌,都可以称之为有效的探索;但是“道”的层面,则要分类型提升育人实效、素质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导向作用发挥不畅,五个“能”就只能存在于概念。
二、改革辅导员队伍评价体系
因此,作为高校,要分别针对高校辅导员分阶提升核心素养和整体性参与有关核心素养提升团队的情况设置制度性办法。确保高校辅导员能在整体融入团队的同时,产生“得其大而兼其小”的获得感,增进团队认同。当前,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方式仍然存在“重竞争轻合作”“重个体轻整体”的状况。尽管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评优体系日益健全,但是考评方式大都指向单一个体,这对于整体专业化团队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比如,以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为例,在申报阶段,为了争取获批机会,大部分工作室会主动邀请一定职务职称的人员加入,但一旦获批立项,上述人员很少能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团队建设中去,而团队中的一般成员,由于来自各个不同基层单位,主持人往往缺少制衡能力,加上现行评优体系明显对主持人成长发展更加有利,导致了一些工作室慢慢成为了主持人单独运行的“空转机构”,违背了工作室建立的初衷。
因此,建议将高校辅导员的评价由单一个体提升到整体团队,按照这样的设计,“那么高校辅导员团队中自然会形成一种团队荣誉感和团队合力,促使团队中的单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为团队和自己争取荣誉和相应的回报,从而激发高校辅导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精神”。比如,可以参照教学成果奖的模式,在高校辅导员评优体系中增设集体项目环节,实现成员共享荣誉体系,在个体评优中设置必须获得集体性荣誉或表彰等前提性条件,激发高校辅导员不断提升合作意识、互助精神、团队归属,在朋辈砥砺支持、合作共赢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
三、明确辅导员工作室“3+10”进阶培养内容
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我们可以按发展区段,把能力素养的培养内容设计为若干项目任务,并统筹协调好各类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使之不重复,构建起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系统、教学方法多元、教学资源本土化的培养项目,用不同的培养内容和方式强化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骨干对相关专业内容的认知。比如想从基础班升维为强化班、高阶班,必须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基础班的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工作1—4年)需要每学期完成召开班会、召开党团干部会议、组织文体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筛、联系家长、撰写新闻稿、带领实践或志愿服务、开展谈心谈话、撰写工作总结、完成一篇思想状况调研报告等十项工作,学习阅读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著述、理论文章、经验案例,参加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练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知识素养;强化班的辅导员工作室成员(5—10年)均需要每年参加某类学习团队、参与一项高校辅导员竞赛或评比、完成一篇调研论文、获批一个校级及以上实践项目、开展理论宣讲、完成一次国家级省级专题培训、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完成导生制培养任务、完成校内一次借调任务、撰写一批网络文章等十项任务,并在这个阶段主持和发表了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研究成果,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担当某个专项工作团队的指导任务,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素养。同时,鼓励攻读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高阶班的辅导员工作室成员(10年以上)要完成学习团队任务、主持与专题研究方向有关一项的校级及项目课题、撰写完成一篇工作调研报告、参与省级以上与专业研究方向有关的项目或课题、完成一次国家级省级培训、有党政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以及知名高校的借调或研学经历、参与指导科创竞赛并获奖、每年完成一次工作业务分享、指导网络新媒体平台、培育孵化一批网络文化成果等十项任务,主持一个辅导员工作室,争取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同时,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独立主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逐渐成长为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