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与梦想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选题指南已经公布,一些老师也开始了积极申报。这些年,每一次选题的确定,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都紧密结合了最新的形势与任务进行了更新,可以说,代表着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和破题难点。但是,面对这些现成的选题方向,很多辅导员老师觉得无从取舍,不知道如何聚焦,有的选题也没有与指南要求进行紧密衔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成效。本文对照已有立项选题与2024年指南里的75条方向,提出了几种选题的思路和模板。
思路一:直接选用型
就是完完整整选用围绕选题指南作为课题名称,实现“同题共答”“难题共破”,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且不说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研究专项,即便是国家社科基金,很多立项项目都是直接用课题指南中的条目作为选题,直接指向矛盾问题,回答选题之问。大家可以对照一些近年来的立项名单,直接选用的不在少数,只不过这种方式也对项目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同题共答”也比较容易形成横向对比,竞争难度相应增大。
思路二:部分选用型
这种方式相对于第一种稍微有所调整,但是都不会更改主题和关键词,是一种局部调整。比如,对于选题51《高校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研究》就可以部分选用,缩小范畴改为《西部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研究》,这样更加聚焦,更加明确主体和内容。再比如,对于选题34《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的教育引导研究》,就可以再缩小范畴改为《XX类大学生“网红文化、粉丝文化”现象的教育引导研究》等。这种方式一般要做到“两缩小”,一是缩小研究主体,比如大学生的主体范畴再缩小,二是缩小研究主题,比如网络“亚文化”的主体再缩小,选题研究越微观越具体,针对性越强。
思路三:聚焦特色型
这种选题方式和部分选用型有一定相似性,但是更强调的是申报人的身份指向。比如,选题28《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与晋升路径研究》,假如申报人是高职高专的辅导员老师,就可以再缩小范畴《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研究》,明确了民办高职这一特殊性,删除了“晋升路径”几个关键词,也相应降低了一点研究难度。如果说聚焦所在高校的特殊性是分段式的选用,选取某一研究维度则是分层式的选用,比如选题22《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有效路径研究》,就可以进一步聚焦分层为《网络育人类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有效路径研究》。这种方式的运用场景很多,除了上述两种分层分段的方法之外,还可以进行分类聚焦,比如强调港澳台学生、师范生身份、应届毕业生身份、少数民族辅导员身份等等,突出某一类别的特定群体。
思路四:热词替换型
就是遴选最新的思政热词替换选题指南的某些关键词,更加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但是,这种热词替换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热词和替换词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似度甚至是同义词。比如,选题32《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点与引导策略研究》,圈层化本来就是热词,但是近年来用的比较频繁,可以将网络社交圈层化改为《XXX大学生校园网络社交传播圈的表现特征与引导策略研究》。另外,像最近比较热门的“数字赋能”“新质工作能力”“算法治理”“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等,都可以相应替代原有的选题表述。比如,选题65《数字赋能高校基层党建研究》就可以改为《XXX高校基层党建(或者样板党支部培育)数字化赋能研究》。
五、条目复合型
条目复合的本意还是扩充关键词,从而缩小研究范畴。这种思路在这篇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实际上这也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学习中最深刻的学习体会之一——一定要缩小研究范畴。比如,选题4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医社协同机制研究》,这个选题在征集意见时,我们团队建议加上了“社”这个关键词,其实就为了扩大协同范畴,对于项目设计而言,是要全面精准,但是对于项目申报而言,是要具体聚焦,这时就可以通过把主题条目复合式呈现,从而达到聚焦的目的,所以可以改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医社协同机制下的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研究》,增加大中小一体化的条目内容。这种方式最大的密钥就是提炼关键词,融入关键词。比如,选题4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就可以改为《基于XXX模式/XXX理论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这种方式也是很流行的方式,把某一模式/某一理论引入到条目中去,凸显科学理论下的指导,也有效提升了选题的理论性。
六、主题嫁接型
这一种方式实际上是使得研究主题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在具体呈现上,某一部分的选题名称相对完整保持了原有指南题目的信息,但是另一部分已经引入了新概念、新条目、新内容。这种方式最大的使用优势就在于很多老师在申报前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内容,但是某些内容不能严丝合缝契合主题,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嫁接”,既满足研究的大范畴,也能够实现自身特色的有效运用。比如,选题39《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就可以改为《XX类大学生学业拖延与特质焦虑的发生机制与应对研究》,既有关联,但外延和内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选题31《全国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提升研究》就可以改为《省级/校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精准内容推送与辐射度提升研究》等等。
对于刚进入研究领域的年轻辅导员老师而言,从“临摹”到“模仿”不啻为一种高效的方法手段,没有最好的选题思路,只有适合自己的选题思路,大家还是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积累一些素材,形成一些特点,开展一些思考,这样才能对标主题实现嫁接,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又能关照研究的全局。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