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

文摘   2024-12-24 22:01   山东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威海高区教研中心 于华静

一、整观新教材,感受新变化

首先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我们先整观教材,从整体上来把握一下,感受一下教材的新变化。

我们可以打开这个书的目录,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教材,咱们还是按照老习惯,按照几大领域梳理一下。整个教材数与代数有四个,图形几何是一个单元,综合实践两个智慧广场两个,当然五制,因为咱这里今天既有六制的老师,也有五的老师,制的和制的可能略有变化。整个PPT的解读,这上面的截图多数以六制为主,五制有变化的地方,我会再说明。所以智慧广场这儿有变化,要少一个。

看着这本新教材,看着这个目录,大家是不是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知识点基本是保持不变的,因为在小学一年级学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我们再看这些内容其实还是有非常大的变化的。

(一)对比教材目录看变化

右下角给大家截的是现行的我们的教材,因为现场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教研员,大家对新现行教材应该说是都是比较熟悉的可能习惯性我们要去从对比变化中去体会去领悟我们的新教材为什么要这样改,可能更有利于大家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所以我就把现行教材做了一个对比,大家可以去观察。线上的老师,如果您教过,那你们也可以两面做对比如果是没过,那你看着现行教材,如果觉得有点干扰你,你可以只看新教材,这样也不影响我们的交流。

1. 单元数量减少

大家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一是单元数量减少,那少的是哪两个一个是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还有一个认识位置那为什么这么变?后面我会说到。

2. 单元素材发生变化

单元素材发生变化,大家这个是可以看到的,那么快乐的课堂,然后漂亮的粘贴画,我爱读书,这些都是全新的一个情境主题剩下的可能你会觉得,像走进花果山,我们原来也有这样的一个素材但是等我们在具体的单元上看,大家会发现,走进花果山跟原来也是不一样的花果山,那其他的我们也会看到这是第二个变化。

3. 单元内容的优化重组

第三个变化就是单元内容的优化重组。大家应该能够对比出来。

大家看这两个单元,看右下角这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现在在我们的新教材中变成了这样的一个编排,变成了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就是把原来的的认识和的运算两个单元进行了优化重组,变成了新的两个单元这可能是变化最大的这样的一个单元,从整体结构上编排上的一个变化。

4. 综合与实践的变化

第四个变化,综合与实践的变化。我们看到有一个主题活动身边的,这是咱现行教材中有的当然它的编写也不一样。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次新课标修订之后,综合实践领域课标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的找身边的肯定不是原来的找找身边的数。另外一个最大的变化,大家看这边主题活动我的幼儿园》,这是一个全新的主题活动。

所以这一次综合与实践可能我们需要下点功夫,好好去研究研究、琢磨琢磨该怎么去教这两个主题活动,怎么带着孩子去做这两个主题活动。

这是五四制的目录,给大家带过来了。大家看到它与我们刚才六三制的目录还是高度相似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刚才说的智慧广场一个,然后20以内进位加六制讲到进位加,而五是进位加退位减都有,也就是到这20以内的加减法完成所以五制的教学任务相对要重一点,但是单元数保持不变。

二)2022版课标的新要求、新变化

带着大家一起看了我们整体的这个教材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教材变化背后的思考。我们的教材肯定是根据课标变化来编写来修订的所以我们应该从2022版新课标新要求新变化这个角度上来看一下

1.新课标第一学段统计主题调整为“数据分类”,学生要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程

我们都已经知道,刚才说少了两个单元,新课标统计这个领域,统计主题我们是做了一个调整的,原来分的比较粗,而现在统计的主题在第一学段调整为数据分类学生要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这样一个过程。

这里边大家看划出来的,这里对于分类的要求非常细致而且这边我给大家截的是课标里关于分类的这两例子,很明显,课标的要求要比我们原来教材分类的要求要明显增高,要明显加深是吧?

那边制定分类标准,我们知道分类是整个统计的基础,当然它也是其他领域的一个基础所有的知识我们基本上都是基于分类的基础上展开的然后这边逐层分类,这是非常经典的一个例子大家可能早就有所耳闻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课标内容要求深化调整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学情,我们将分类在这次教材修订的时候做了调整,把它调整到了二年级,我们可以做更透更扎实。

    2.新课标将方向与位置纳入“综合与实践”

第二个变化就刚才说的少的另一个因为新课标将方向与位置纳入了综合与实践领域以后的综合实践领域是分为两大类的简单的说一类有知识点的一类是拓展应用的,是应用新知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这次方向与位置,就从普通的单元调整到综合与实践所以我们也是往后移了,因为按照我们的编写体例,一册只能是两个,我们重新做了一个规划调整。

3.强化对创设情境的要求

第三个调整刚才大家看到了我们整个目录中情境变化非常大个也是基于课标的要求,此次课标修订特别强化了对创设情境的要求其实这个情境就是真实情境,提倡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这是截了几张课标的图。

真实情境,如果大家搜一搜在新课标中出现了21次,现实情境这个关键词是出现了11次,也就是绝对的热词。因为学生只有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才能激发他真思考,真活动,然后发展的核心素养,这样得到的是真实的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说在全国这么多套教材中,我们原来青岛版教材在情境创设这个方面特色是非常突出的。情境串引发问题串,然后再引发知识串我们的这个教学模式,徐老师带着我们创的这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尽管是这样,我们在这次的教材修订中,我们仍然不满足我们希望我们的情境能够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的要求而且这个情境的创设,不但体现在我们大的情境主题刚才大家从这个目录中看到的就是单元的大主题实际上如果大家昨天在翻书的过程中仔细去看我们里边的每一道题,就会发现我们教材组在这个情境上下了很大功夫,就是希望给大家呈现,怎么用实际行动去落实课标要求。

   4.主题的整合

说到主题的整合这也是我们课标的要求,课标中明确提出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内容结构化是这次新课标修订的一个标志性的特点。所以在这次教材的修订中,我们也尽可能的把这一理念来予以落实。课标中对各学段各领域的主题已经做了一个整合原来我们习惯的数与代数领域的六个主题我们现在只整合成了两大主题,一个是数运算,一个是数量关系。

这是我们给大家梳理的新旧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图。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行的教材第一个单元是10以内数的认识窗一是1-5的认识分与合;窗二是0的认识三是6-9的认识,包括序数与合;窗四数的大小比较,是把整个10以内的数认识结束之后我们再去学10以内的加减法,逐一学五以内的加减法得数6、7、89加法减法以及10的加法减法,还有两的稍复杂的运算。

这一次调整之后,第一个单元1-5这一段我们把认识和加减法在一起来做窗一窗二完成认识,窗三窗四完成加减法紧密放在一起然后6-10也是同样的,6、7认识和加减法直接在一起然后8、9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一起,0的认识加减法,10的认识加减法,从每课时的小标题上,大家就能看到的认识和的运算经过这样一调整,就是有机进行了整合,这样整合能更好的体现学科内容的本质,有助于老师们和同学们从整体上去理解数和运算,体现数和运算内在的一致性也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包括数感推理意识等等,发展核心素养服务这是刚才整体介绍了我们的教材的变化。

小结一下,此次青岛版教材我们是严格依据20222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的它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为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是整体上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