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爱 为使命 为人先

文摘   教育   2024-11-12 22:40   山东  

为热爱   为使命   为人先

——《山东省小学数学“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教研路径”研讨会》学习心得

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      孙丽娟

落雪,是天空写给人间的诗,唯美而浪漫;课堂,是老师写给孩子的诗,醇厚而灵动;教研,是奋斗写给成长的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推进教研方式创新,常态化有效开展区域教研,为教师日常教研提供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在参与教研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的精神与要求,培育区域教研品牌,探索区域教研的有效路径。2023年12月20日,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教研路径”研讨会如期举行,以济南市章丘区教研员赵玉香带领的小数团队22年教研范式为例共话教研之道,共享教研之思。会议分为专家报告、课例展示、典型发言、经验交流等内容。土山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云端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静心学习,充电赋能。

一、专家引领明方向

徐云鸿老师的《教科研融合 用科研的视角作教研》专题报告中,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此次会议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徐老师评价章丘区小数团队的教研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外表朴素,内心纯净。徐老师认为赵老师的团队是具有共同愿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具有浓郁教研情怀的吃苦耐劳又团结奋进的一群人。二是草根研究,朴实无华。赵老师20多年来深耕一线,勤劳不辍。她总是把学校教研中发现的现象提炼成问题,再把问题转化为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老师转变观念,提升数学素养,改变教学行为,进而反哺学生,提高育人质量。三是真正做到了教研和科研的深度融合。赵老师用科研的视角做教研,把科研扎根在日常的教研中。赵老师具有超强的教研领导力和执行力,他善于积累和思考,善于总结和提炼,先后完成了6个课题,3本著作,两个省级成果。她这种问题推进式的、有组织、有逻辑的研究路径,可借鉴、可复制。她对教学、对教研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最后,徐老师高位引领,聚焦“如何做好学科教研”这个主题,提出了“有组织教研”的研究思路,即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学理支撑,完善四级教研体系,注重经验集成,培育教研品牌,推进教研转型,为全省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我们每个小数人需要肩负的使命。

二、课例展示引思考

济南章丘区福泰小学王琳琳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课《测量大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围绕“测量”的本质,紧扣“测量单位的累加”,引领学生打通小学阶段所有的测量。感悟度量的本质,所有的测量都是度量单位的累加,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自主感悟数数是计数单位的累加,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也是某种数量关系的累加。一节课打通了小学数学不同年级中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测量,而且打通了小学段有关时间、质量、角度的度量,沟通拉近了“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两大板块的关系。为大家呈现了大单元教学收尾课的典型课例。    

听课的过程,我的脑海中浮现了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量与计量》这部分内容。2020年莱州市视导评估我也曾执教过《量与计量的整理复习》,当时的我只关注到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联系,只打通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于度量单位的累加理解的比较片面。总觉得质量、时间、角度的测量和图形与几何没有联系。观看了王老师的课茅塞顿开,解开了我原来的困惑。大单元教学中的一致性和结构化教学真正立足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济南市章丘区清照小学赵文凭老师执教的《测量包装盒的体积》一课。本节课是以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设计的主题式学习活动长作业。主题活动一设计包装盒应用了现行教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主题活动二制作包装盒对应现行教材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主题活动三对应现行教材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主要围绕长方体包装盒的运输收费这一大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探究求体积的方法并解释方法背后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完成体积单位的创造、应用体积的计算问题,并在梳理旧知、理解新知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测量的本质。赵老师站在大单元的视角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主题活动中,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过程中,自主调取已有经验,激活自己的潜在能力去探索去创造。学生因兴趣去探索,因需要去创造。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三、研思汇报促成长

济南市章丘区三个优秀小数团队分别从“长作业的开发与实施”“课堂评价语催化学习经验”“跨学科经验拓展学习”三个维度分享了主题教研的研究历程和典型经验,在互动、互助、互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共识、共研、共享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他们聚焦“真问题”,探究“真解决”,引发“真思考”,开展“真研究”。他们的这种沉下得心,稳定住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济南市师德楷模、章丘区清照小学的赵爽主任作了《我与课题共成长》的报告,结合“三个课题、四个关键事件”讲述了她的成长故事。济南市章丘区东城实验学校的宋军老师结合从教18年的教学经历,以课堂中的六个“第一次”,阐述了一名新老师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的成长历程。赵老师和宋老师的成长故事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教学路上我们也曾有过彷徨、失败、困惑、顿悟。只要我们笃定信念,勇往直前,终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培训是最大的成全,成长是最美的风景。通过此次的学习,我对教科研有了更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用问题引领我们的思考,努力去践行"用科研的视角做教研,用思想点燃课堂,用实践激发创新”,追寻真问题,真教学,真研究的教育精神,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坚持严谨的研究态度,继续背上对教科研热爱的行囊,带着一路收获的风光向卓越继续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