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 博采众长 在学习中进步——2024年数学烟台优质课学习感悟

文摘   2024-06-03 15:16   山东  
亲临2024年烟台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现场,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老师们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育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膜拜各位优秀教师的同时,我相信,这是他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点点磨练、一点点纠正、一点点变化中成长起来的,也激励着我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自身素养的锻炼!印象最深的是易三会场中两节《厘米的认识》,两个老师的教学设计虽然不同,但优雅又极具引导性的语言,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沉浸在老师的课堂中,比如结尾时,老师说:“每个人的心中也有一把尺子,日常生活中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好眼里和心里的这把尺子,以尺为度,丈量人生。”让我感受到教学,不光是教知识,还有更重要的育人。再比如,日常教学中,每次探究活动开始时,学生们总是只顾着操作,不认真听要求,而一位年轻的老师在这个环节开始时,立马跟上一句话“别着急,听要求很重要的!”这快又准的一句话让一年级的小朋友立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要求上,足以看出这位老师日常对学生的关注有多深。另外,在找尺子上的1厘米时,老师说:“一厘米藏在哪里呢?藏在两个相邻的刻度数之间。”用这种轻松愉快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在感知一厘米长度时,两个老师们都用到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握紧拳头,变成孔雀,小嘴儿张开1厘米,把1厘米小棒放进嘴巴里。”以此来检验学生对1厘米的认知。虽是小小的游戏,但也让学生沉浸在老师自然亲切的课堂氛围中,学的轻松,学的愉快!诸多老师的课堂细节之处,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教学功底要在日常教学中一点点积攒,不断的进步,功夫要用在平时,正是累积这些细微之处的处理方法,才能有大赛上的从容不迫、厚积薄发!
二、井外方觉天地大,山巅才晓自身微
在2022版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堂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了核心概念的作用。在我观看的几节课中,有一节复习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一课,讲课老师从“面积单位的个数”和“关键线段”这两个核心概念的视角带学生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平面图形中都有决定它面积大小的关键线段,通过转化的思想,在长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找到求其他图形面积的关键线段,引导学生观察关键线段代表的就是每行面积单位的个数、行数,抓住了图形特点和面积的本质,让学生从新视角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还有圆这个曲线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感受到,面积计算的本质不光是面积单位个数的累加,究其根本决定图形大小的是图形中的“关键线段”。这节课,让我感受到,自己对课标的理解还只是浮于表面,总有人比你钻研的更深入!更有高度!
还有《厘米的认识》一节课,印象中几年前听过这个老师的课,但此次比赛中我感受到了这个老师的变化,不光是教态更加从容了,课和之前相比,也更加有深度,有新意。在认识厘米这节课中,以前我们是出示一把尺子让学生观察尺子的组成,而这个老师则是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测量中去感受,随着长度增加,不光量起来麻烦,数起来也麻烦,学生先想到把一个个一厘米的小棒连起来,虽然量起来简单,但数起来还是麻烦,又想知道了加上数,这样量和数都变得简单,在此基础上,自己创造出了尺子,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输出,让学生主动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一种理念的转变,也是个人能力的展现!
这两节课让我意识到,在日常学习中,要不断的开拓眼界,从更高的角度去解读教材,不断的观摩名师大家的课例,学习最新的理念,学无止境。
三、见贤思齐补己短,闻过即改学人长
在此次比赛中,每位教师都展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制作巧妙,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中网络画板应用最广泛。例如:《植树问题》探究圆形花坛属于哪一种植树问题的模型时?教师利用网络画板演示了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学生通过直观的展示,精准的判断出了模型。《圆的周长》这节课,在寻找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是几倍的关系时?学生把范围锁定在了3和4之间,教师利用网络画板,通过变化圆的直径,让学生观察,不管圆的直径和周长怎么变,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一直是一个固定的数,借助网络画板,可以展示大量的例子,既方便又快捷。《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教师则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观察虽然三角形的三个角不停的变化,但内角和却一直是180度,展示大量的例子,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让我们的课堂既高效又便捷。回想自己的日常教学,只有在公开课时,才会去研究一点新的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并且用的还非常生疏,在技术与课堂结构的融合上,还是要像这几位老师去学习,让信息技术真实的辅助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的课堂,不要为了用而用。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深挖教材,不断研究,才能带领学生上更有层次、更有深度的数学课。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发现、勇敢质疑,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味道、与众不同的数学课,创造出1+1>2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点点纠正自身的问题,不断的学习、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向优秀的前辈们看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