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整体教学 本质探究 素养落地

文摘   2024-11-02 08:49   山东  

整体教学·本质探究·素养落地

莱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国菁

感谢这一次的培训,搭建了一个有幸走进名师、与名师思想共鸣的平台,提供了一次学习先进理念和前沿实践成果的机会。虽然短短两天,但内容充实而精炼,每一刻都充满了干货,让我丰盈了认知、浸润了思想,获得了真正的成长与力量。

一、大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想真正落地,就要告别片段化、零散式的学习方式,转而经历整体化、迁移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统领作用的核心概念、大观念会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作为学生理解和迁移学习的有利抓手,纵观整个学段的学习,核心素养便有了连续性、综合性和持久性。

所以,大单元整体教学就是素养导向下有效的学习方式变革。大单元可以是跨年级的大单元整合,可以是同年级两个单元的整合,也可以是自然单元几个信息窗的整合,不管是哪一种大单元,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的核心思考,都应聚焦于单元内容的知识联系,落实单元知识属性的数学本质,明确哪几节课是重要的种子课,紧扣核心概念,提炼大观念。只有教师站在学生学的立场上打通了单元一致性,以核心概念统领小概念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打通学习的隔断墙,实现所学内容的结构化建构,使学生的学习一以贯之,不断进阶,核心素养的发展便是水到渠成。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如何有效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呢?可以遵照如下策略。    

(一)紧扣本质:挖掘大观念或核心概念

    大观念或核心概念是同一知识属性下的通性通法,连接着很多小概念,体现的是学科本质,学生如果理解了大观念或核心概念,便能像专家一样去思考,便有了迁移学习的能力,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主题统领:覆盖单元整体学习的任务情境

    创设能够服务于单元整体学习的真实情境,基于单元大情境下要有每节课的小情境,形成情境串,同样,大任务下要有任务串,大问题下要有问题串,整个单元需要呈现出这样清晰的逻辑链。

(三)着眼课型:一体化设计单元课型

    纵观一个知识体系,我们要明确哪些课是重要的;同样,纵观一个单元内容,我们也要明确种子课。抓住核心,才能教得有侧重、有先后,这也是设计单元课型的一个重要价值。而课型在定义、在使用的时候,应上网查阅知网相关专家对课型的严谨定义,要有一个逻辑的结构,不能随便来。

(四)总结共性:提炼同主题下的共性学习路径

像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等同一主题的学习,都有一些共性的路径,教师要思考:学生在学习这些同类知识的时候,会经历哪些共同路径?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引领着学生将共性的学习路径总结出来,在下一次学习同类主题的时候,学生再次经历这样的路径,对于学生的迁移便是有价值的。这些共性路径可以是:

1.数的认识:

(1)借助真实情境,感受数的意义。

(2)经历抽象,数形结合,以形助数。    

(3)经历数数产生新的计数单位与数位的过程,不断扩充数体系。

(4)多种模型表征,多样化体验、理解数的组成

2.图形的认识

(1)从物到形,从形到物,发展抽象意识。

(2)分类比较,观察操作,理解图形要素。

(3)观察操作,想象操作,发现图形属性。

(4)沟通联系,点线面体,建构知识网络

    3.图形的测量

(1)加强直观感知,理解测量的对象

(2)经历统一单位必要性,认识测量单位

(3)选择合适单位,借助工具进行测量,表示测量结果

(4)丰富活动,加强测量体验,催化活动经验

(5)关注一维、二维、三维的转化,沟通点线面体的联系

三、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下落到每一堂课,我们应以这样的逻辑链展开层层思考:

1.知识本质:先分析本节课的知识本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2.知识逻辑序:再基于本质,安排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顺序

3.学科活动逻辑序:再基于知识逻辑序,思考应安排哪些活动与知识点对应,形成对应的学科活动的逻辑顺序

4.教与学互动交融的逻辑进阶序:有了前面的设计,最后到课堂中去,打磨实施教与学的互动顺序。

有了这些把握之后,要想课堂呈现较好的效果,教师还要有全程性的学习评价和教学组织的艺术。教师要有学情意识,每个孩子答完了要能随机给孩子匹配上针对性指导的话语,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匹配性指导,对每一个孩子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及时性的回应。    

如果要成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还要做好四项专业修炼:数学专业知识修炼是最根本的,学情把握与组织调控艺术修炼是在课堂上最重要的,而语言修炼和形象修炼也很重要,我们的语气、语调、形象气质也会影响我们所要表达的效果。

四、让孩子像专家一样思考

专家思维的第一个特点是有系统,所以要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孩子能自己基于问题完整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专家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概括和总结,第三个特点是运用专业的词语、专业的句子,所以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概念产生、理解、拓展、运用的过程,尝试着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要反复帮助学生去运用数学的语言规范地表达。

每一次的培训,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这次培训不仅拓宽了我对大单元教学的视野,更深化了我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是我日后成长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定谨记烟台数学教研员刘云霞老师说的“数学人要讲逻辑、讲核心”“成长需要有再往下走一层思考的深度和勇气”,勤学善思,希望也有一天能建立起自己教学路上的思考大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