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数学的力量——2024年数学烟台优质课学习感悟

文摘   2024-06-03 15:16   山东  

非常荣幸参加本次烟台优质课听课活动,在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我观摩了17位优秀教师非常精彩的课堂展示,从中受益匪浅,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教学设计的新颖度,新课标的解读上,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一节好课总是让我回味无穷,不断思考,原来这节课可以这样上,上的这样有趣味,有深度,有意义。

首先,我觉得,听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不是只听老师的教学内容而是听他们的教学意图、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在听课的过程中更要认真观察并做适当记录。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捕捉授课者和听课者每一个动作、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方法。在听课之后更要及时积极的思考,准确客观的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取长补短。

听了这么多老师精心设计的课,感受到每一位教师都有他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在突破重难点时总给我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在听课过程中,有几位老师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我听了莱州两位老师的课---《圆的周长》和《认识速度》,从这两位青年教师的身上,感觉到我与他们的差距,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翻阅听课笔记,反复研读这两节课,从师生互动导入直至课的发展、高潮、结束都富有节奏感。明快的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圆的周长》这节课,先是让学生回忆旧知,长方形这正方形的周长怎么算,和边有关,有几倍的关系?接着询问,猜测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自然过渡,圆的直径和周长是什么关系?顺理成章引出今天的第一个任物,估一估,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四倍少一些,二倍多,再通过动手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除以直径,观察数据发现得出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播放视频带领学生了解圆周率。整个教学环节严密,学生活动操练和交际,交替自然、紧凑、快捷。学生真正地在探究,在思考,在成长。王老师的练习题也是通过不断变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认识速度》一课,史老师先是出示三位同学跑的时间,让学生比较谁跑的快,有的学生发现没法比较,光时间不够,还要知道路程,教师总结,判断快慢,既要有速度,还有有时间,老师的总结到位简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谁跑的快,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方法,学生交流做法比较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得出比较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就简单了,也就是速度的比较。史老师的练习部分设计非常有想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通过比较苏炳添和蜗牛的速度,发现速度不仅和路程有关,还和时间有关,在一系列的情景串中不断深化对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关系的理解。评价及时到位,教师的提问总结严谨高效,史老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听了这么多堂课,我觉得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做课件等等。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酒自如。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都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她们采用图片、实物、视频,游戏,故事,动画演示等多媒体多种手段创设情景,多渠道地给学生提供教学信息,拓宽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认识周长》这节课,给我印象特别深,这位老师她的设计思路非常新颖,课的伊始她播放一段掐丝珐琅的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和在座的老师们,整节课都贯穿掐丝珐琅传统工艺和周长完美结合,让这节课既新颖,又有趣。让学生在动手画图形的一周中,体会了什么是周长,周长该怎么计算,把这所有的线段加起来就是图形的周长,也为下节课探究周长的计算公式作铺垫。

2、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课堂教学要努力达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竭力回避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满灌的陈旧讲课方式,通过各种教学于段努力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所学的兴趣,激发出由衷的热情。说到这儿不禁想起我听的第一节课《植树问题》,那位老师设计的本节课也非常好,不管是从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的方法以及板书设计,都非常用心,设计思路清晰明确,但听完整节课,也有了一些思考。这位老师总结的方法我第一次听到,她是先让学生探究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再探究一端不栽的情况,总结:棵树=间隔数+1-1,两端不栽的情况,棵树=间隔数+1-2,我认为这种方法也可以,但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间隔数+1又-1,间隔数+1再-2。在课的生成中,这位老师给我的感觉是她自己说的比较多,一直领着学生去学习,学生缺乏独立操作思考的时间,缺少小组合作的探究过程,所以对学生来说,他们不理解,对公式记忆不深刻,导致最后我认为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反思自己在上课时也有一些问题,总是机械的重复,想让学生记住,但是只是单纯的循环,而不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效果总不尽人意。

3、必须要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让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在我听的这么多课中,成功的课堂,上课内容皆丰富、现实,教师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都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一述课堂便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自然事半功倍。

最后引用本次活动中一位老师课堂上的话,她说张景中教授说过,数学是很有力量的,在这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学生课堂中的力量,感受到了数学的力量。通过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仁重而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