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五)

文摘   2024-12-25 18:55   山东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威海高区教研中心 于华静

再看数运算第六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法。

这个素材是青岛版教材在之前的几次通识培训,各位专家在解读教材上对我们教材情境创设做的很详细一个,紧跟国家的时事方向来创设情境,校园朗读者、阅读工程,我们选的这个情境也是孩子身边的情境,所以,更符合现在孩子所处的时代的背景。读书角,校园古诗大会,清点小书柜。最后有一个回顾整理。

先以六制为例解读前3个窗,然后五制多3个窗。六制窗一9加几,窗二8加几,窗三7加几、6加几,然后回顾整理。

已有知识基础:10以内的加减法,11- 20个数的认识,20以内不进位加,这是进位加的基础,后继学习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这个单元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单元,是整数加减法最重要基石性的这样的单元,整个后续学再复杂的运算,不管是乘除还是其他的混合运算,都离不开加减法,都离不开20以内的加减法。所以这一块孩子的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后边所有运算能力的水平的高低。

这个单元的计算的方法,基本方法是“凑十法”,以及后边我们学的退一当十的“破十法”,它都是后续整数加法里边很复杂的多位数加减法,满10进一的必备基础。所以这个单元既要算理算法,还要尽量的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是有要求的。

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变化并不是很大,一旦变化不是很大,我可能就解读的就比较简单一点。


教材对比:一是它和现行教材一样呈现3种方法:接着数,看101法,凑十法。第二个大家会看到我们原来的教材,对学具是比较多样化的。但是这一次都统一改为了小棒,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小,我们和数的认识一致起来。一致起来就没用小方块,用小棒比较直观,比计数器还直观,我们计算过程中因为凑十实际上相当于原来都是9 + 6,是以“一”为单位,而现在你凑十了,实际上中间是有单位的转换的,就比较直观的能看到打捆儿、满10个一是1个十,加深这种直观感知,对孩子来说第一段的时候是比较重要的。

三、借助思维图以及增加横式表达,加强对算理的教学。大家能看到这个思维图,原来也有,横式的表达,课标培训的时候专家曾经一度说横式比竖式更重要,其实都重要,只是强调横式因为是在说计算的算理,所以在这里通过细微的变化能体现我们理念上的进阶。
教学建议:一是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算理算法。大多数老师现在都不怕麻烦,不排除有些老师不愿意去提供这样的学具。二依据加减运算的意义和整数的意义来说明运算的算理。首先加减运算得说明为什么这样列式,继续夯实运算的意义,还要依据整数的意义来说明运算的思考过程,就是算理。这样的两点是需要注意的。
大家就根据教材,把我们对数的认识来延续到算理的交流中。第三加强语言交流表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培养初步的推理意训。在整个的运算教学,每一个运算教学都会去提这点。所有的不单是运算教学,所有的教学交流的环节是相当重要的精华都在这儿,看出老师的水平,看出学生学习的到底学到了什么样的水平,都在交流这里,所以加强语言的表达,也就是算理的交流的过程。然后第四点根据9 + 6推算6 + 9的得数,用简单的推理来推算。五是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这代表着不同的层级确实是有差异,这也是老师比较苦恼的地方,不同、低的、高的相差非常大。我们老师教大家你说,我说,大家说,怎样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优化,让孩子慢慢去体会到新的计算方法。这种想问题的道理,对于我们计算的这个好处,需要老师做功夫、下功夫的一个地方。第六:同样也是引领学生回头看,梳理积累活动经验。

我们常说窗一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起始种子课,窗一和窗二,从教材的编写上,明显会发生变化。包括现行教材都是一样的,到了窗2,就比较聚焦在“凑十法”、探索算理上来,不是不允许其他的方法,在这最主要的是想干什么?想让孩子自主的来迁移9加几的凑十法的经验来探索8加几,老师教学时可以适当放手,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教学建议。

在这里会加了一个想一想:怎样计算5 + 8?大家可能注意到前面提教学内容的时候,我窗3就说七加几、六加几。就在这儿,我们前面早就学了加法的交换律,交换性,所以,8 + 55 + 8没有必要专门还得去学一学5 + 8那么笨的方法。这是刚才说的教学建议,突出凑十法在这比较明显。

窗三: 红点是7加几,绿点是6加几,练习中比较综合的都有了。我们看到探索过程更加的简化,意在放手,完全放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俞正强老师说的种子课。从一个单元来讲会有一个最关键、最核心的课,然后慢慢我们来让他教他怎么学,就是说带着孩子引领他、扶着他学,慢慢放,这也是编写上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所以整个的窗一、窗二、窗三的教学采用--整体教学策略,放手学生大胆自主迁移进行学习,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

六制随后是回顾整理,分为三大板块。回顾整理和前面一样,都是分板块设置。第一个是抽算式说计算结果的活动,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第二个板块儿根据算式说计算过程,对凑十法进行回顾整理,渗透加法、交换律。专门对算理做了突出的处理。第三个板块对20以内进位加法所有算式的整理,发现运算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大家看就跟上午的10以内的加减法,也是做这样的整理,成一个阶梯状,来引导孩子不但说了得数,而是从中发现规律。

一是发现规律,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二是能够把算式散的点串起来,一串知道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每一串算式老师们都做过处理,9加几,你会发现9 + 2它等于119 + 3129 + 4 = 13,它后边全部都是十几得数,但是它最后的那个位上的数字都要少一,比加数少一,通过这样的规律在回扣算理。为什么少1?因为那“1”去干啥去了?凑十了。都会做这种处理,老师们的智慧有很多。然后88加几、7加几,7还可以有其他的按照和相同的和来做整理,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整理方法,包括有序观察。

在上一次的整理过程中也有这样的指导,有序观察,我们数学老师最爱问,观察这两幅图或者是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你会发现咱很多孩子不会观察,他不知道要观察什么。观察的顺序,比如说他不知道要从左往右依次观察,也不知道比如说乘法分配律,不知道观察两边,除了要观察左边、右边,观察里边有数字、有符号、有括号里的,有括号外的,不会有序的做观察,这些方法的指导都需要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去渗透。经历观察算式特点——分类整理成表——发现运算规律的这样的过程。整理的方法:有序观察、充分发现规律。

五四制仍然保留的运动会,是新教材保留的比较完整的一个大情境。小小运动会分别是运动会报名、检录、投沙包比赛、足球射门、比赛分组还有领奖,这是一个真实主题活动,整个大情境串。六个信息窗加一个回顾整理,五制的老师确实是压力是非常大的,五制要在相同的课时之内上好更多内容。

前三个窗跟六制实际上是一样的,就不展开讲了。从第四个窗开始。

情境:足球射门比赛。红点和绿点有十几减9,这是退位减法,是重点课时种子课。我们会发现他和9加几的编写都是用力比较大的。我们现行的教材,统一都用小棒这个载体,这个学习工具,小棒模型来算理。

教材对比:第一:和9加几的编写相同,也是借助小棒来讲,算理也是重视对横式、对算理的表达。

第二:它呈现了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顺序处理上稍微有所不同。想加算减法我们也是重视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互逆关系来进行运算,在后续的其他的运算中,也一直会比较强化。小棒,这个也是单位从 十到一 的转换,小棒就比较直观的能够把它表达出来,让我们就是比较形象的看到我们这个破一当十、退一当十,也是后边竖式计算中从前一位高位退一当十都是一个道理。连减法,这两个方法根据数的运算的题目的不同特点,是可以灵活选择的,这两个其实运用的都挺多的。然后他两个不管是连减还是破十,他们俩是有共性的,就是他俩不是完全分裂的,他两个都有退一当十的这个感觉在里边,你必须都得拆捆,所以这两个方法并不矛盾。

第三:表达更到位,突出了数的意义,对数理解运算算理的一个作用。就是我们整个教材上的语言,因为有了理念做支撑,所以很多地方说话都说的就是更加的斟酌,然后让他说的更到位。

信息窗四,我觉得都不用提教学建议,因为对大家来说这我们只需要看一看变了多少,变了没有,这个都是比较熟悉的课,没有太大的变化。

窗五继续借助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这会儿是十几减8。有意放手,学生也是自主迁移学习新知。刚才在8的建议里边我说过,我说要放手大家自主迁移,但是又因为是感觉,当时感觉犹豫了一下,老师们可以试验一下在8那能不能放得更大一点,我们当时觉得在减法这一块,可能孩子的经验积累更到位,我们就加了这样的一个特意的引领性的东西,放手让孩子来迁移,突出迁移学习。

我们这块还是跟9这个,因为减法相对来说要难一点,减9直观学具、算法多样化和优化,在这一次课标修订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字都没有算法多样化。虽然我在这说算法多样化,但是我说的这个算法多样化是全班共同呈现的算法多样化,而课标中并没有要求学生一个孩子做算法多样化,这个要注意

这是窗6:比赛分组十几减8。单元教学建议还是一样,我们可以看作后三个窗和前三个窗,他们之间又有一种迁移运用经验去迁移学习,这也是20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单元的教材编写的一个特色。

单元复习比较简单,也是两部分,原来的这一部分再把退位减法补上,进位加法说过,退位减法其实跟进位加法应该是一样的学习过程。
但是我们经过了加法的整理,前面学了一次整理加法,这你如果和他又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是不是可以减法?就是孩子的能力有所提升,可以把这个减法这个过程也给到大家。让孩子自己去按照这样的学习,自己去主动的去做,能够放手。把重点画一画。这是整个的20以内的。
这四条后边还有一个,迁移学习重视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它的渗透教学,因为这一次我就没有后面的练习。大家可能应该是边翻着书边看着,我觉着应该对老师来讲没有太大的解读的难度,大家可以迁移我们上午说的我们教材在练习编写上要突出体现的几个点,然后去琢磨每个练习该怎么用。那么这里我们在这个单元里边大家会看到比如说9加几和8加几,它的练习也是高度相似啊。练习那个类型,那个编排是很类同的,就是上来第一题是跟进红点,然后突出算理,不只是算法、算理,通过直观图让孩子理解算理,然后后边接着再做巩固练习,而且他们里边都有加法、减法,都有运算规律的渗透教学,就是 9 + 1 + 2 + 3 + 4,会发现运算之间的这样的规律,都有这样的教学在里边,这个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第七,学习目标不能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