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众号专栏调整,将原专栏“罗兰·巴特读书会”整理成合集加入“哲思随想”专栏中。这是我之前做的一个讲座的录音稿,适合对当代文论感兴趣的读者一看。
节选:“他有非常多的标签,包括一个左翼的作家,左翼的思想家,一个社会学家,一个社会评论家,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评论家,一个结构主义者,到包括他的晚期,他被人们称作他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一个尼采主义者。其实你会发现这些标签他自己内部都是打架的,罗兰巴特这个人,有意思的就在于他一生都在逃离一个标签,他自己一旦被定性成了某一个身份之后,他又马上转入下一个这样的身份。”
”对晚期巴特来说,一切文本进入这个文本之海之后就消失了。不同文本之间是同等地位,只有差异,没有上下级的关系。这就体现出了解构主义的核心特征:把差异推到极致。索绪尔的语言学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差异化原则,一个是整体性结构。强调结构就会走向经典结构主义,强调差异就会走向解构主义。对巴特来说,任何文本都没有原创性、原始性。任何的文本不过是一些文本与另一些文本的模仿一切的混合,一切的客观性也没有了,历史也没有了。在这个文本之海中,每个文本都没有什么区别。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他依然是在反对某种霸权,反对某种文字中的等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