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师大的陈志新副教授火了。由于准备了五年的课程《社会科学概论》没有被学校排上,陈老师花三个月时间录制课程上传到b站,印制宣传海报分发给学生们。这样的故事,我想没有人会不为之动容。“总有人在名利场写诗”是人们对陈老师最多的评价。但比起陈老师其人,我更想关注这个故事的“背景板”:社会科学概论。
陈老师这门课与其说是社会科学概论,不如说是人文社科概论(文史哲都有所涉及)。其讲述方式是以不同学科为专题,广而全地对不同的人文社科学科进行介绍。这样讲述的优点是明显的:能够帮助听众快速搭建起对一个学科的基本认识,了解其问题域、研究方式和重要的理论术语,甚至很适合作为高中生选专业的参考。我粗略地翻看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我比较熟悉的领域,不得不佩服于陈老师准备资料之认真、充分(比如经济学中涉及了新制度经济学等较新的领域,哲学中对很多中国哲学概念讲得很细致)。
但这门课程同样存在一定问题。首先,陈老师毕竟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通才,在收集资料时难免良莠不齐。哲学部分中有专业的学术内容,也有比较刻板印象、比较“必修四”的修辞;经济学部分特别强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对立,这个二分虽然广为流传,但在学理上却是经不起推敲的(我近期会写一篇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会讲到这一点,老师对政治经济学的介绍也有一定问题)。另外,对于马理论这个特殊的思想体系,如果不将其架设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中讨论,而是单独摘出来介绍,难免会变得很“思政”。听众有可能在这种讲述中二次强化自己的刻板印象。
其次,人文社科学科内部的不同范式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而不同学科又可以使用同一范式。比如理性选择学派的政治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亲缘性远其比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政治学要高。如果仅仅按“学科”为专题将人文社科知识进行切分,难免会让人忽略学科内部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学科之间在方法论上的沟通,更不用提还有很多交叉学科(政治哲学、历史社会学、行为经济学......)。
对非专业学习者真正有价值的人文社科思想应该是“活”的人文社科,是这些学科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学科建制。以我的经验,陈老师这门课如果真的作为公选课开设在大学里,大部分选课的人仍然会在课上做自己的事,期末突击冲个高分。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现在大学生普遍浮躁,另一方面陈老师这门课的讲述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专业-知识式的讲课,并不够“活”,很多网上做知识分享的在形式上都更为有趣一点(当然,这里不是指那种贩卖“学科核心思维”的智商税)。当然,我由衷地为陈老师的爆火感到开心,他的故事让他传播的内容得到关注,让他的认真准备能真正被大家认真对待。
我以上呈现的问题不仅仅是针对陈老师的课程,更是在当代学科分工细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文社科学生面临的难题。每一个读人文社科专业的人都清楚人文社科的知识都是相通的,也有不少人有成为人文社科通才的向往,但真正能将跨专业知识做到融汇贯通的人却少之又少。事实就是,现有的激励机制并不鼓励人文社科的学生“看闲书”,而“看闲书”恰恰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拓宽知识面的最佳方式。竞赛、社会实践、应付本专业的考试和论文已经够大学生忙的了。更重要的是,当这个东西过多地参杂了你的前途、利益时,似乎有趣的那面逐渐被人忘记:我见过许多满怀热情地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朋友,到最后只剩下抱怨和应付。即使是试验性质的跨学科专业,实际运作起来也难免变成“尽早选定方向”和“把非主攻方向的课程应付掉”。
我希望自己能保持探索人文社科世界的热情,这是我开始做政经哲词典这个栏目的原因:不同于陈老师以学科为专题,这个专栏以各个人文社科“关键词”为切入点,力求从跨学科的视角来分析一些重要的人文社科议题。撰写这个专栏的每一篇文章对我来说都很有意思,需要动用我不同学科的知识库,甚至有时候需要现学一些理论。这当然不是说我筹备的认真程度可以和陈老师媲美,但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社会科学概论”的梳理思路。对我这个普通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来说,这个公众号或许就是我面对人文社科专业化、知识碎片化趋势的一点努力和对“文艺复兴人”的追求的写照吧。
沃勒斯坦在《开放社会科学》中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当下觉得习以为常的人文社科学科分工,事实上是如此短暂和人为的产物。在学科建制上重建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性或许是困难的,但我觉得这可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人个体层面的应然上的追求。人文社科人的尊严不仅在于做一个解经或者跑数据的匠人,更在于用整体性的视域审视时代、介入时代。我希望陈老师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功利时代坚守教育初心的浪漫故事,更能够成为许多人探索更广袤的人文社科世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