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内互联网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原因是这届开幕式出现了大量(标签性的)LGBTQ文化以及对传统宗教内容的解构。具体的照片我想不需要我多找,大家也都看到过了。
目前国内的讨论主要分成两大“阵营”:一方是反思派,认为这种开幕式体现了一种“松弛感”,体现了法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的自信、开放和包容,并批评“老中人”狭隘的审美和视野。另一方是批评派,认为这场开幕式“自由过了火”,把淫秽低俗当高级,向全世界输出不当的价值观,并强调我们08年奥运会是如何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另外,有两个十分“打脸”反思派的现象:其一,似乎“开放”的欧美的许多观众也受不了这次奥运会;其二,这次开幕式对性少数群体的刻画本身就带有刻板印象和污名化。
最近在外地没有时间系统写一篇文章分析这一件事,但我想听听公众号的各位读者是怎么想这件事的。欢迎各位读者向我发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欢迎读者中的性少数群体),我会选择一些比较精彩也比较有代表性的回答匿名/不匿名分享出来。
在讨论前希望我们可以达成一些共识:
(1)大家不要只短平快地给出自己的立场或者情绪输出,而是尽可能有条理地阐释自己的观点。我可以猜到我公众号的大部分读者肯定持有鲜明的批评态度。但我希望即使是批评,大家也能说出一些除了“标准观点”以外不一样的观点。
(2)我们当然知道这次开幕式有许多精彩的内容,但这次讨论请大家着重关注那些有争议的,尤其是与LGBTQ文化有关的内容(如跨性别持火炬人、长胡子舞娘、三个性少数群体的暧昧)。
在开幕式的内容本身外,我认为值得延申讨论的内容还有很多:
(1)“多元”的边界在哪里?在什么意义上“多元”本身会成为一种霸权,“自由”本身会成为一种不自由(我们是否有“拒绝多元的权利”)?
(2)“正常人”当然厌恶政治正确的LGBTQ文化大行其道。但这很容易让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认为这不过是所谓“觉醒病毒”,性少数群体是一群“有病”的人,试图完全抹杀他们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否会导致我们回到最初的异性恋霸权?
(3)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以LGBTQ文化为代表的身份政治是资产阶级用于分化无产阶级的工具,或者认为它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游戏。在国内,性少数群体似乎也往往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恨国”的立场联系在一起。但除此之外,是否能从积极的角度理解LGBTQ,是否能将LGBTQ完全还原为资本主义文化建构的产物,是否存在反自由主义的LGBTQ的可能?(在共产主义者追求的“自由王国”中,性少数群体处在什么位置?)
当然也欢迎各位读者补充自己的视角、问题和思考。期待看到各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