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世界之门:感官的故事》

2024-10-02 00:00   重庆  

📑 9072 字  |  🎵 31 分钟

我们用来感受世界的感官,藏了多少秘密?

这本书能为你
  1. 更加深刻地理解感觉,并且揭示五感之外的感官世界,拓展认知边界。

  2. 解析感官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人类生物性与文化的关系。

适合谁听
  1. 对人类生理学、生物学感兴趣的朋友。

  2. 对人类文化和生理基础的关系感兴趣的朋友。

书籍信息
书名:《世界之门:感官的故事》
作者:[英]阿什利·沃德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原作名:Sensational:A New Story of Our Senses
译者:高天羽
出版年:2024-5-21
页数:352
定价:59.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理想国医学人文系列
ISBN:9787522527611

内容简介

40亿年的生物演化,如何缔造出人类感知世界的界面;更新感官知识,助力日常生活,改变你的世界观
本书介绍的是感官的运作——不止视听嗅味触五感,也不止人类的感觉。作为身处研究一线的生物学家,作者利用感官生物学的新近发现,用生动的笔触和富有奇趣的案例,揭示了人类如何与环境、与彼此进行感觉交互,人类又能从鸟类、鱼类、甲壳动物、蚯蚓乃至微生物的感觉生活中学到什么,并匡正了关于感觉的一些流俗看法。

作者简介

阿什利·沃德(Ashley Ward),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动物行为学教授,多有顶刊发表。除本书外的科普作品有《动物的社会生活》等。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想和你分享的书是《世界之门》,副标题是“感官的故事”。这是一本介绍人体感官运作机制、揭示感官与你我关系的科普书。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出版于2023年,它的英文版书名是Sensational,这个英文单词本身是“感官”的形容词形式,不过它更常用的意思大致是“轰动的、耸人听闻的”,玩了一个双关。相比之下,我觉得它的中文版书名更加传神,“世界之门”是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我们通过眼、耳、口、鼻、手等器官感知世界,在各种感官的整合下,物理宇宙的形象交汇浮现在大脑当中,感官就像连接现实世界和意识世界的一扇扇大门,为我们提供了诞生思想的全部素材。
然而,或许是因为太熟悉、太依赖这些感官,我们反而很难从中抽离,厘清感官之于你我的深层意义。实际上,感官不仅是为我们提供外部信息的渠道,同时也是界定每种生物、定义每个个体、塑造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力量。
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既是文学审美层面的论断,也是对感官运作特点的形象概括。作者对感官有一个很精辟的定义:我们每个人所拥有、所信赖的对现实的知觉,不过是一套复杂精巧的错觉。虽然人类向来坚信眼见为实,但即便是人亲眼所见的场景,也会因每个人眼睛生理状态、大脑运作方式、情绪变化等原因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更宽泛地说,每个生物、每个人所感知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认识世界的素材不同,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自然也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正是你的感官塑造了你自己。
而且对人类来说,感官滋养了文化的诞生,助力了社会的形成,文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对感官施加影响。有些文化重视视觉,有些则更看重嗅觉,有些社会通过触觉作为人与人关系的纽带,有些则对彼此触摸避之犹恐不及。可以说,正是在感官与文化社会的相互作用之下,人类世界才变得如今这般丰富多彩。
这本书围绕感官这个核心话题,详细介绍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的运作方式,它们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对文化社会的塑造。我们习惯了从世界之门往外看世界,而这次则可以在作者的带领下,通过这些门回头审视自我。
本书作者是英国生物学家阿什利·沃德,他是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动物行为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动物的感官行为,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他的老本行了。值得一提的是,阿什利·沃德的视力不太好,还丧失了嗅觉和味觉,这种经历或许让他对感官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切入正题,我将通过三个部分为你介绍这本书。首先我们聊聊,感官是如何造就人类这个物种的;接着进一步聚焦在人类身上,看看感官是如何定义每个人的;最后深入人类社会,谈谈感官是如何与文化社会相互影响的。

一、感官成就人类

好,我们先来说说,感官是如何成就人类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人类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在今天看来,他的这个五感学说虽然并不准确,我们稍后还会提到,人类还有其他很多种感觉,但五感确实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今天的人类。
先从视觉讲起,因为视觉往往被认为是人的主要感觉。人眼球后部有一层薄薄的视网膜,它是提供视觉的关键结构,能把入射的光线转化成神经信号。视网膜的展开面积不到一张银行卡的1/4,却集成了1亿多个感光细胞,其中最关键的两种分别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光线很敏感,能让人产生黑白的明暗感觉;视锥细胞只对特定波长的光线敏感,能让人拥有对色彩的感知。人类有三种视锥,分别负责短波、中波和长波光线,大致对应蓝光、绿光和红光。当然,它们也会对色谱上的相邻颜色做出反应,三种视锥细胞配合,就让人拥有了鉴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
单纯从色觉角度看,人类其实是哺乳动物中的异类。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二色性的,也就是它们的眼睛里只有两种视锥细胞,比如狗和猫在观看世界时,就看不到红色或鲜艳的绿色,其色谱局限于黄和蓝这两种主要颜色。实际上,除人类以外,有三种视锥细胞的哺乳动物,只有猿类和一些猴类,在哺乳世界里占比很小。相比之下,鸟类和鱼类的色觉就丰富得多。多数鱼类的色觉和人类不相上下,鸟类则远超我们,它们有四种视锥细胞,能看见紫外光,这是人类比不了的。
在视敏度方面,人类也是哺乳动物中的佼佼者。视敏度是指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视敏度越强,就越能看清物体的细节。视敏度的杰出代表是猛禽,它们的视力极为锐利,在高空翱翔时能轻松看清地面上的小型动物。人类的视敏度虽然不如猛禽,但在哺乳动物界那也是相当出色的,比如相较于人类,猫的视敏度就差很多,它们既看不清30厘米以内的物体,也看不清6米外的东西,狗稍好一点,但还是远不如我们。
篇幅所限,我们不能一一对比视觉的所有方面,但仅凭色觉和视敏度的表现,你应该能发现,人的视觉虽然比不上自然界中的那些最优等生,但在哺乳动物界也是出类拔萃的。这恰好能印证我们长期以来的那个观点——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视觉成就了人类对世界的主要感知。
除视觉以外,人最重要的感官当属听觉,尤其是当听觉和语言结合后,更是成就了人类独一无二的交流方式:语言。人能听到声音,要归功于耳朵里形似蜗牛壳的结构——耳蜗。耳蜗内部布满了毛细胞,这些细胞按照位置顺序依次排列,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做出反应,识别出从20到20000赫兹的声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说,和大多数动物相比,我们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都更大。
更重要的是,在20到20000赫兹的区间里,人耳又对1000到6000赫兹的声音格外敏感,这个范围恰好对应了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说话这个本事太了不起了,虽然能发出声音的动物有很多,但只有人类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说话的能力从何而来,目前已经很难考证,有研究推测,语言能力大约出现于15万到5万年前。从那之后,人耳与语言逐渐适配,针对语言的频率发展出了对特定声音范围的最大敏感性。
在听觉和语言的配合下,人与人之间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沟通,个体得以连接成社会,思想得以汇聚成文化。毫不夸张地说,人类今天所取得的一切,都离不开听觉在背后的成就。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常被忽略的嗅觉。我们每只耳朵里大约有3500个感受声音的毛细胞,看上去不少,但和鼻子里的上千万个嗅觉感受器相比,数量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400对嗅觉基因,每个基因都编码一类不同的嗅觉感受器。考虑到基因都有来自父母的两个副本,所以一个人最多能拥有约800种嗅觉感受器,这足以让人感受到范围广阔的不同气味。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人的嗅觉不算灵敏,和犬类相比差远了,但实际上,人的嗅觉在某些领域也是相当出色的。比如人能在不到一千亿分之一的浓度上闻出某些物质,相当于一个奥运标准泳池里不到一滴水的比例。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比了人和犬类对15种化学物质的嗅觉敏感度,发现人类在其中5种化学物质上获胜,尤其对花和果实的衍生物最敏感,相比之下,犬类对猎物的味道更敏感。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向我们证明,人的嗅觉水平真的不算差,即便我们的鼻子不是最灵敏的,但也能在某些方面超越犬类这个嗅觉“冠军”。
虽然人类在嗅觉方面略逊一筹,但却可以在味觉上扳回一局。人感受味觉的结构是味蕾,绝大多数分布在舌头上。人一般拥有5000到10000个味蕾,这个数字不高不低。肉食性动物的味蕾较少,狗的味蕾只有人的1/4,家猫更少,还不到500个。相比之下,植食性动物的味蕾数量就很多,比如奶牛就有约25000个味蕾。植食动物味蕾更多是为了防御有毒植物,相比之下肉食动物就不用太担心这一点,因为它们的食谱相当单一,且猎物体内很少含有毒素,所以它们就没必要演化出太灵敏的味觉。
人类正好介于二者之间,味蕾数量和杂食类动物接近,没错,人就是一种杂食动物。或许正是这些不多不少的味蕾,让我们既能享用蔬菜水果的美味,也能品尝肉食佳肴的可口,味觉就是以这种方式成就了人类的饮食特点。
从整体上看,人是一种比较幸运的动物,我们有着比较敏锐的视觉、灵敏实用的听觉、好用且够用的嗅觉和味觉,虽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特长,但也没什么拖后腿的短板,每个科目都能达到优良水准。可以说,正是在这些感官的成就下,人类才能在演化竞赛中脱颖而出,才能成就今天的自我、社会与文化。

二、感官定义个体

说完了感官是如何成就人类这个物种的,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进一步聚焦到人类群体内部。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身体状态和他的性别、年龄、基因等条件密切相关,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交汇,为每个人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感官条件,定义了每个独一无二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生理层面上都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类感官的个体差异,以及感官是如何定义个体的。
影响感官个体差异的一大因素是性别。大体上说,女性的感官要比男性更灵敏。以嗅觉为例,女性不仅能感知浓度较低的气味,她们的嗅觉体验也更加丰富和广泛。这种差异的生理基础在于,女性脑中的嗅觉加工部位比男性多了50%的神经元,这很可能是因为更灵敏的嗅觉,可以让女性在怀孕期间更好地避开有毒物质。
类似地,女性的味觉同样比男性灵敏。虽然人的味蕾数量不受性别影响,但女性的味觉感受器反应更灵敏。原因也和繁育后代有关,雌激素能增强女性对味道的感知,所以处于繁殖年龄的女性一般味觉也最敏锐,其灵敏度在孕期达到顶峰。这时的女性对苦味十分敏感,这同样是为了保护胎儿而演化出的生理机制。
大体上讲,在大部分基本感觉中,女性都比男性更胜一筹,唯独视觉中的视敏度和运动敏感度是个例外,在这两方面,男性的表现优于女性。作者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在过去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活中,男性是狩猎的主角,追捕猎物的责任对他们的视觉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性别作为人的固有属性,对我们感官的影响是持续终生的。相比之下,年龄的变迁则会给感官带来更多阶段性的变化。
我们刚才提到,人的听力范围是20到20000赫兹,但这个数字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的。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听觉范围会像退潮一样衰减,过了20岁之后,我们大约每天会丧失1赫兹听力,到了50多岁时,就基本听不见1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了。
嗅觉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到80岁时,约3/4的人会出现严重的嗅觉缺损。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老年人身上会有一些所谓的“老年味”,不是因为他们变老后就不注意卫生了,而是因为这些老人真的闻不到异味。嗅觉的这种衰退,主要原因是嗅神经元和鼻腔黏液都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且很多老年性疾病也会带来嗅觉衰退的副作用。
至于触觉,你肯定也能猜到,它同样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有学者估计,人皮肤内有近25万条微小的神经纤维,在人生早期,神经纤维的数量会随年龄而增长,在十几二十来岁达到峰值。此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感觉滑坡,每过十年,人就会丧失约8%的神经纤维,到80岁时,总数就只有原来的一半了。更糟糕的是,神经纤维的损失在双手、双脚和面部最为明显,而这些部位也恰好是我们触觉最灵敏,最能获得缤纷触觉体验的部位。
没人可以避免衰老,耳聪目明的最佳状态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一去不返,老年人的感官就像无法擦拭的门窗,终会随着灰尘的积累而逐渐模糊。感官以这种方式定义了衰老,而我们能做的,则是对衰老多一分理解和宽容。
除了性别和衰老以外,另一个影响感官的重要因素是个体的基因差别。以嗅觉为例,每个人的鼻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对气味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比如闻同一只柠檬,虽然大家都能闻出来这是柠檬味,但这种味道的强度和体验完全因人而异,这是为什么呢?
根源就在于基因,人的每个嗅觉感受器都有特定的基因编号,在全球人类中,人的400个嗅觉基因有上百万种变化,换言之,任意两人拥有同一套嗅感受器的概率基本为零。因为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嗅觉体验,所以这种嗅觉差异也被称为人的“嗅觉指纹”。
性别、年龄、基因等因素定义了每个人独特的感官,我们通过这些独特的世界之门,观察到的世界、认识到的自我也都深深烙印着感官的特点。感官以这种方式定义了你我,我们也因此变得与众不同。

三、感官与文化社会相互影响

如果说感官这扇世界之门,对我们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生理层面,那么它对人类更深一层的改变,则与社会文化的作用密不可分。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聊聊,感官是如何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的。
首先毋庸置疑,感官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基础。作为每个人的世界之门,感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全部素材,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其对生存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在这里我想通过触觉的例子,来展示感官对于社会文化的意义。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自然界中,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类人猿。在它们的社会中,每个成员每天都要花五个小时细心地抚摸彼此,为彼此梳毛、瘙痒,这么做当然可以保持身体卫生,但更重要的功能还是维系社会纽带。互相抚摸能刺激身体释放催产素,增进社交亲密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触觉实际上承担了类人猿社会中社交黏合剂的作用。
这对人类社会来说同样成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很难意识到感官对彼此的重要性,但一些极端例子却可以显示感官缺位所造成的后果。13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二世,为了弄清神话中的亚当和夏娃到底说什么语言,就下令把一群婴儿从母亲身边带走,并在绝对寂静的环境中抚养他们,这样婴儿们一旦开口,就只能说与生俱来的语言了,而这也肯定就是亚当和夏娃的语言。
在腓特烈二世的要求下,照顾婴儿的保姆们被禁止和婴儿说话,也被禁止和婴儿进行任何非必要的身体接触。虽然婴儿们有饭吃有澡洗,但缺乏亲昵的身体接触和对话,让婴儿们完全没有了人际交往,最终这些孩子接连患病死去,没有一个长大成人,更别提说话了。由此不难看出,感官的交流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维系社会、形成文化的重要基础。
感官对社会文化极其重要,反过来,社会文化也会对感官施加多样化的影响,这方面尤其值得展开聊聊。
首先,文化会影响感官的直接体验。一项基于语言和颜色的对比研究特别经典,英语中有11个独立的颜色名词,朝鲜语中则有15个,英语中的绿色,在朝鲜语中分别由表示黄绿和绿的两个词来对应,可见朝鲜语对颜色的区分更精细一些。与此同时,实验也发现,朝鲜语母语者比英语母语者更擅长辨认深浅不同的绿色。这种语言和视觉的高度相关性指向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文化是可以影响感官体验的。
另一项研究同样巧妙地证明了这一点。扁桃仁这种干果,在美国常用在甜品当中,但在日本却常作为一种咸味零食,同一个东西,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一样的形象,研究人员基于这个事实开展了一项实验。苯甲醛的气味和扁桃仁闻起来很像,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去闻浓度很低的苯甲醛,浓度低到难以直接察觉的水平,同时让志愿者品尝一滴液体,这滴液体可能是纯水,也可能是添加味精的咸水,或添加糖精的甜水。
结果很有意思,美国志愿者在品尝到甜水时,立刻就能辨别出空气中微弱的苯甲醛味道,而在尝到纯水或咸水时则没什么反应,日本志愿者在进行相同实验时,带出苯甲醛气味的液体变成了咸水。这项实验发现,人脑的神经元会对文化和感官进行特定的关联,如果文化中扁桃仁常和甜味相伴,那这种认知就会提高人对甜味的联想能力,如果在认知中扁桃仁是咸的,那人对咸味的体验就会更敏锐。从这个角度看,感官带给我们的体验并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是会受到文化的直接影响,笼罩上一层文化的滤镜。
有时,文化还会影响人对感官重要性的认识。如果有人问,对你来说哪种感官最重要?我想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会是视觉。实际也确实如此,英语中的词语有近3/4是基于视觉体验的,相比之下,与嗅觉相关的还不到1%。在描述气味时,英语的词汇相当匮乏,要么就是用“芳香”“发霉”等少数几个词来概括,要么就是把气味和别的东西相关联,比如闻起来像薄荷、像柑橘。这种语言上的有心无力,让气味在人心中的形象也变得更加朦胧、不可言喻。尤其是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下,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让人远离自然,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与气味间的疏离,消弭了嗅觉对我们的重要性。
但在另外一些社会中,嗅觉的地位却大不相同。生活在亚马孙雨林里的德萨纳人,自称“wira”,意思就是“闻味道的人”,他们很小就懂得追踪空气中气味的痕迹,能靠气味辨别动植物,在森林中辨认方位,周围的不同群落也凭气味区分彼此。生活在安达曼群岛的昂基族人,同样重视嗅觉、崇尚气味,他们的每个季节都由当季盛开花的香气来定义,见面打招呼时,他们也会问对方“你的鼻子还好吗”。这种问候虽然听起来有点怪,但也真实反映了嗅觉对他们的重要意义。
除了对感官的重视程度以外,社会文化还会影响人的感官偏好。以触觉为例,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心理学家悉尼·茹拉尔考察了全世界不同地区的咖啡厅顾客的互动方式,他发现在肢体接触方面,伦敦市民最为保守,完全不触摸彼此,美国人稍热情些,平均每小时摸两下左右,而在法国和波多黎各,人们的手简直不从别人身上拿开,每小时的触摸次数分别是110次和180次。同样是触摸彼此这个动作,人们对其的偏好能有这么大的差异,足可体现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度。
和味觉偏好息息相关的饮食,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奶酪这种食物在西方很受欢迎,丹麦人每人每年可以吃掉28千克奶酪,相比之下,中国人的奶酪年消费量只有100克,不到丹麦人的0.5%。类似地,东南亚人喜欢吃榴莲,瑞典人喜欢吃腌鲱鱼,印度人喜欢吃酸角,这些食物在其他地方都相对比较小众,就算考虑到食品产地的限制,只谈口味,其他地方的人们对这些食物口味的接受程度也是相当低的。
不同国家地区间存在着明显的饮食偏好差异,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社会文化影响。人类的童年期极为漫长,儿童吃的食物主要由父母提供,父母的味觉偏好来自社会文化,他们同样会把这种偏好传递给子女。
偏好的最终形态,便是文化与感官深度交织,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我们都知道,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光组成,这个深入人心的观念发源自牛顿对光学的开创性研究。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一条完整的色带,并将色带中的颜色归纳为七种,可是为什么是七种呢?作者认为,这可能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七”这个所谓幸运数字的执着。就像音阶的七音符、一周的七天、世界七大奇迹一样,把光分成七色,这就是文化影响感官的表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留心观察公共场所的卫生间,你应该能发现男卫生间的标牌或图形往往是蓝色的,女卫生间则是粉色的,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中,蓝色常被视为男性色,粉色则被视为女性色。这个文化标签起初也发源自感官偏好,比如1914年的美国报纸还在告诉读者,如果用颜色区分小朋友的衣着,那就让男孩穿粉色、女孩穿蓝色,这样比较符合传统。可到了后来,因为上流社会的男子逐渐偏好更深暗的颜色,女性则有更广泛的颜色可选。于是渐渐地,粉色成了几乎只有女性才穿的颜色,男性则会避免穿粉色衣服。
到今天,这种偏好已经根深蒂固,逐渐固化为一种感官文化了。在相关实验里,就连两岁的女孩都会在一堆彩色物品中挑选出粉色,而同样年纪的男孩则会回避粉色。这种感官文化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被营销人员用来瞄准女性消费者,他们常给女性产品打上粉色商标或涂上粉色,要价往往比同款其他产品平均高出7%,改变一下颜色就能获得高利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粉红税”。

结语

好,到这里这本书就介绍差不多了,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首先聊了,感官是如何造就人类这个物种的。在自然界,人类的各项感官虽然称不上出类拔萃,但平均水平也都堪称优秀,正是在这些感官的共同成就下,人类才能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成为物竞天择的胜者。
接着我们讨论了感官是如何定义每个人的。感官和性别息息相关,除了视觉中的视敏度和运动敏感度以外,女性的各项感官都要比男性更敏锐。感官受年龄影响,年轻人的感官比老年人更敏锐。基因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感官,每个人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的世界都各不相同。感官就像指纹上的一条条纹路,共同组成了每个独一无二的人。
最后我们说了,感官是如何与文化社会相互影响的。感官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基础,反过来文化也会影响感官的直接体验,影响人对感官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感官的偏好。社会文化与感官在这种深度交织中,不断充实着自身的内涵,我们通过一扇扇世界之门所看到的世界,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了视听嗅味触这“五感”,如今我们常用所谓的“第六感”代指超乎寻常的特殊体验,然而实际上,人的感官不止五种,也不是六种。作者认为,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感官可以分出五十种甚至更多。
比如平衡感算不算一种感官,它毕竟也有一套感受器系统的支撑;时间感倒是没有什么感觉装置,但也会让我们产生和其他感官类似的知觉;有些风湿病人,遇到低气压环境时膝盖会痛,这可否看成是对气压的感官?类似地,有些动物在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来临前会有所感知,这同样是人类尚未完全揭示的某种感官。我们习惯通过感官这扇世界之门观察世界,但其实这扇门本身,就值得我们深入观察和探索。今后我们也可以更细致地去运用那些我们熟知的感觉,注意那些被忽略的感觉,打开一扇扇新的世界之门。

撰稿:田牧歌

讲述:赵成晨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