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想对十三朝古都洛阳作深入了解,前文我们回溯了夏、商,还有东周的楚、齐、晋,今日继续走近吴国。
吴国
公元前12世纪时,吴国只存在于楚国的传说中。至公元前585年,吴王寿梦称王;前506年,吴国在对楚国的作战中五战五捷,开始称霸南方,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前474年败于越,吴国亡。
吴起于荒蛮之地,先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再有“复仇之神”伍子胥和“兵家至圣”孙武联手辅佐,兴于南方、席卷中原,连败楚齐,演绎出多少叱咤风云、可歌可泣的传奇。
尽管吴国故事很多人已熟知,但如果只能讲一个人的故事,我选择伍子胥。
伍子胥,原名伍员,出生年月不详,逝于公元前484年。先祖伍举因直谏楚庄王,留下“一鸣惊人”的美名;其父伍奢、兄长伍尚却因楚平王听信谗言被处死。至此,开启了伍子胥的复仇之旅。
1过韶关
伍奢初为楚太子建的老师,也得到楚平王的信任。
——美好总被小人所毁。伍子胥人生遇到的第一个小人,是费无忌。
公元前527年,楚王派费无忌去秦国,为太子建迎娶秦国公主孟嬴。费无极见孟嬴美貌,决心讨好楚王,劝楚平王将孟嬴留给自己,另买一女子冒充孟嬴嫁给太子。后来,孟嬴为楚平王生下一子轸(即日后的楚昭王)。
楚国的祸事拉开帷幕。
楚平王渐渐看不上太子建,公元前522年,费无忌诬告太子建造反,楚平王决意废太子,连带要抓伍奢父子三人,伍奢伍尚被杀,伍子胥只能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至昭关。
此时,韶关被重兵把守,悬赏令上有伍子胥的画像。扁鹊的弟子东皋公是伍子胥的好友,看到了悬赏令便决心帮他。东皋公安慰伍子胥等好消息,私下向好友皇甫讷发出邀请,因为皇甫讷与伍子胥很像,希望蒙混过关。
但不知情的伍子胥却心急如焚、一夜之间须发全白。东皋公见状反而大喜。果然,守关吏把皇甫讷抓住,白发伍子胥终得过关。
2专诸行刺
伍子胥来到吴国,想借助吴国的力量为父兄报仇。但他了解到吴王僚和公子光(吴王的侄子)之间有矛盾,于是物色到屠户专诸,并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说“欲成大事,非此人莫属,善待之”。
公元前515年,楚平王临死前立轸即位,是为楚昭王。吴王僚乘机派兵攻打楚国,国内兵力空虚。见此良机,公子光请专诸行刺吴王。
专诸将匕首藏在大鱼腹内,在公子光宴请吴王的酒席上成功行刺,自己也身死。公子光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那把“鱼肠剑”函封,永不再用。
自此,公子光自立为王,史称吴王阖闾。
3倒行逆施
吴王阖闾上位后,任用伍子胥为行人,这个职务可说是中国最早的特工机关首领。伍子胥还把孙武引荐给阖闾,共同谋划攻楚。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蔡国打败楚国,楚昭王狼狈逃窜。
尽管楚平王已于9年前就死了,但伍子胥依然直奔楚王陵,命人掘开楚平王墓,史载“出其尸,鞭之三百”。
伍子胥当年在楚国时,有位至交好友、楚国大夫申包胥。伍子胥出逃时,曾对申包胥说“我必颠覆楚国”,而申包胥说“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此时,申包胥听闻伍子胥掘坟鞭尸,派人告带话“为报仇,何至如此?你曾是平王臣子,如今沦为逆命之人,岂非违背天道”?伍子胥答“我已日暮途远,不惜倒行逆施”!倒行逆施的成语即来于此。
4各为其主
当吴军攻陷楚国都城,申包胥赶往秦国求救,说“若楚国侥幸得存,楚国将世代事奉君王”。
起初秦哀公并不答应,申包胥就站在秦国朝廷之上日夜痛哭,七天七夜未有中断。秦哀公不胜其悲,前去探望,说:“楚虽行为不轨,却有这样的臣子,岂可不救”?并为之赋《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申包胥听完俯身下拜,叩头九次。自古至春秋,向无九顿首之礼,可见申包胥难抑感激之情。
后秦出兵救楚,收复都城。吴军撤退。楚虽复国,霸权已不在。
5钱塘“潮神”
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孙武,往西攻克楚国,往北威镇齐国、晋国,往南收服了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96年,在吴越大战中,吴王阖闾被勾践一箭射中脚拇趾,毒发身亡。死前阖闾叮嘱儿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并封伍子胥以最高的官职——相国公。
可惜,伍子胥遇到了第二个小人,吴国太宰伯嚭。
公元前494年,夫差大败越国,生擒勾践。但面对勾践乞降,又有被越国重金收买的伯嚭进谗,夫差不听伍子胥“联齐灭越”的主张,放虎归山。伍子胥悲哀地对儿子说,“我已看到了吴国的末日”,还将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伯嚭又乘机进谗言,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
自此,吴国君臣上下异心,夫差与伍子胥的矛盾越来越大。公元前484年,夫差令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叮嘱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闻听此言的夫差怒不可遏,将伍子胥碎尸万段、弃于钱塘江中。
——越国军队又是怎样灭吴,我们下回在越国的故事中再说。
有一年我曾去杭州,听人说钱塘江潮恰在此日,遂赶往钱塘江临江码头。约摸等了1个小时,岸边已是人山人海,好在我去得早、就近趴在石栏上。遥望间,只见雾蒙蒙的江面隐约有一条白线,还没缓过神来,白线早已化作一堵水墙扑面而至,岸边所有人惊呼逃离。我虽被江潮扑得一身湿,心中却顿生崇敬之情,既有对大自然的畏服,也甘愿相信这是伍子胥踏浪而行宣泄的愤怒。
伍子胥的一生是悲剧,但这并不是什么因果报应。他的掘坟鞭尸、他的临终誓言简直是冷酷、甚至恶毒,但他的父兄并非因罪孽而死,这样执着于报仇雪恨有什么错?!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深藏在我们骨子里的气血又是什么?为亲人复仇——这就是人世间最简单、最纯粹的生存逻辑。我很难接受,一个人无故抛却血亲恩义,却枉谈什么正义、大业。
当然,谁都不希望此生结下血海深仇。只不过,如果不幸遇到,纵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