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为洛阳之行做点功课,没想到几天下来都是在梳理中国历史,兴致盎然。既然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如果对这十三朝历史都不了解,那只能是走马观花了。
今天继续走进秦国。
秦始皇无疑是伟大的,咱们先来看看他的功绩:
横扫六国、一统海内;
始创帝制,加强中央统治;
推广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灭匈奴,修长城,平百越;
重视土地消费,承认土地私有制。
有人说,如果要在中国历史数百位皇帝中、选出一位最称职的——只有“千古一帝”秦始皇。
但无论如何,世人对秦始皇有两大印象,“残暴”、“焚书坑儒”。我们再来仔细了解一下
先说残暴。
似乎能扫荡六国的人,没有残暴二字根本镇不住。但咱们来看史实。
嬴政从13岁继位、22岁亲政,直到49岁驾崩,居然——没有杀死一位忠臣名将。王翦、王贲、王离、章邯、蒙武、蒙恬、李信、李斯、姚贾、尉缭、蒙毅、冯劫、王绾,这些秦帝国的开国元老,要么是老死病死,要么是在秦二世时被赵高害死。
面对那些战功赫赫的虎狼将领,始皇没有像后世的刘邦、朱温、朱元璋那样担心他们功高震主、不惜永绝后患、留下骂名。
——秦始皇的自信,难能可贵。
至于吕不韦。
秦始皇与吕不韦的故事就不赘述了。公元前237年,在镇压嫪毐叛乱后,始皇下令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将其遣回封地洛阳;后又责令吕不韦发配去蜀地,吕直接饮鸠自杀。
还有韩非。懂一点历史的应该知道,韩非之死更多源自与李斯的政治斗争。
当然,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进程中,死于秦军刀下的六国将士百姓以及秦国的将士百姓,何止百万之众。但如果单一地将这些罪过记在始皇一人头上,肯定也说不过去。
再有“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掌管全国古今史事及书籍典章的官员,约70人)之间发生了争论,主要分歧在于是否应当以历史传统为师,修正全面实行的郡县制。秦始皇将这个问题下到廷议继续讨论,并让李斯负责。最终,李斯主张全面施行郡县制,大力强调薄古厚今,进而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博士一般都是贵族子弟,他们明知秦始皇是信奉法家、积极推行郡县制,但仍然要以前朝的“分封制”与秦始皇博弈。因为一旦重新实现分封,他们就能像前朝贵族一样成为诸侯国的国君——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
没有悬念,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于是,始皇下令30日内,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留下副本、由官方收存;民间所有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周天子史书、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全部烧掉。同时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其时,民间学子大多是将儒家经典等口耳相传、默写,或者藏起来。到西汉时,官方又允许读这些书了,这些藏书才得以重见天日。
至于坑儒。
——这个说法有很大的误导性,确切地坑的不是“儒”,是“方士”。
秦始皇毕竟是凡人,希望能求长生不老。而方士自诩“有药”。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竟然还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及求仙细节等等,更索性携带求仙骗得的巨资出逃。
秦始皇大怒,将京城抓获的460名方士全部活埋。
对于秦国臣民的服装、旗子都是黑色色系,很多人觉得有肃杀阴冷之气。其实,《史记》有云,“始皇推五德之传,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以为水德之始。”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周朝为火德,秦朝遂为水德。而水乃深渊无垠之色,是为黑色。
如此而已。
可惜的是,秦朝因深陷当年商鞅变法以来的战时体制之中,一时难以完成转型;始皇的突然驾崩,加之后继者的无能,秦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立世14年就灰飞烟灭,成为了中国九大“大一统王朝”之中最短命的那个。
中国的九大“大一统王朝”为: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下一回我们将走进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