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清楚,当我将目光落在“晋”,云冈石窟一定会唤起我莫大的兴趣。于是,在我去往山西大同之前,在我亲眼目睹云冈石窟的壮美前,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吸收一点知识。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多美。
第一、第二窟:“石鼓寒泉”
第一、二窟开凿于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云中八景”之一。
公元471-494年的北魏时期,为一塔庙双窟,窟外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塔。
第一窟又称“石鼓洞”,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方塔上下两层,仿木构屋顶塔檐。塔顶处蛟龙盘绕,雕满菩萨、飞天、供养人莲花等;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东壁下层浮雕睒子本生故事。
第二层北侧“睒shǎn子本生”图保存较为完整,门拱下层两侧的对坐的两个造像是“文殊问疾”。
“睒子本生”是关于睒子和盲父母,以及国王的一个佛教故事;“文殊问疾”是《维摩诘所说经》中记载的一个故事。维摩诘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为了方便度众,他现出疾病的形象。五百长者请佛说法时,维摩诘示病不能前往。于是佛祖派“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前去探病,并宣传大乘佛法之理。
第二窟因窟内北壁下角有泉,又名“寒泉洞”,第二窟与第一窟形制基本相同,风化比较严重。
神秘的第三窟
这是今年2月13日,山东青岛城市传媒广场云冈石窟艺术馆,通过3D打印出的云冈石窟第3窟高9.93米的主佛阿弥陀佛造像,其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
第三窟是开凿空间最大的一座石窟,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规模最大,也是云冈悬念最多一个洞窟。有说,这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时遗留的未完工程;也有说,这是昙耀的译经楼;还有说,这是修建石窟时工匠们的住所。
3D打印出来的主佛应该是洞窟内北壁的“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表示可以解除众生恐惧;左手手指向前,置于膝上,身后背光雕飞天,火焰,坐佛,忍冬纹等。
东侧还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发髻高挽,头戴兽面化佛冠,冠饰精美,刻画细腻,是云冈石窟菩萨冠饰中的精品。大势至菩萨冠饰为宝瓶。
这三尊菩萨造像与云冈石窟整体造像风格明显不同,所以对于造像的雕凿年代的认定也有差异。到目前为止关于雕凿的年代有4种说法: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认为开凿于北魏;以北京大学宿白先生为代表的认为是在北魏未完工的基础上、初唐续雕完成;以北京大学闫文儒先生为代表认为开凿于中唐时期完成;以日本学者为代表认为是隋炀帝为纪念其父母而开凿的一组造像。
悼念亡夫第四窟
在第四窟里,有一个只雕出了上半部分的中间塔柱。四壁还有一些零星的造像,基本上已经风化的看不清了,看起来这座洞窟应该是没有开凿完就废弃了。
和前三窟相比第四窟相对较小,前面三座都是皇家洞窟,这座是民间开凿的,也是为数不多的民间洞窟,但却隐藏着云冈石窟开凿历史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记忆。
南壁原雕有北魏正光年间“为亡夫侍中造像记”的造像题记,文字现已模糊难辨。该题记是云冈石窟开凿年代下限的重要依据,“正光”是北魏晚期的一个年号,即公元520至525年,这是云冈石窟北魏题记中年代最晚的记载,也是云冈石窟北魏洞窟开凿的下限。
这说明,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的27年时间里,云冈石窟并没有废弃,依然在民间力量的支持下继续开窟造像。
最大佛像第五窟
穿过小石桥与垂花门,步入云冈中部石窟群。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顺治六至八年的窟檐建筑碧瓦红柱,楼阁巍峨,高耸壮观,雕梁画栋,大有耸峰危阁与天齐之势。柱头的饕餮装饰狰狞恐怖,古代艺术家想借助这种传说中的怪兽来保护这座易受到损毁的木构建筑,守护心中的殿堂。
走进楼阁,东西两壁的壁画为清代初期作品,内容为十六罗汉。画工精细,用笔流畅,人物形象传神。
墙角处立清顺治八年《重修云冈大石佛阁碑记》一通,记录了现存的第5、6扇前木结构楼阁的修建情况,是清初在云冈石确树立的第一通记事石碑。东侧立清康照三十七年《重修云冈寺记》石碑一通,记述了康熙皇帝行幸云冈寺及御书匾额“庄严法相”之事。
第五窟是典型的大像窟,外貌是建于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的四层木构楼阁,因岩结构,蔚为壮观。
窟内北壁是一尊高17米的坐佛,是云冈51000尊造像中最大的一座。东西两壁各一立佛,西立佛鼻直眉弯,略显笑意,雍容秀典。后壁凿有礼拜道。
窟中造像以三世佛为主要内容,四壁开龛造像,现存佛龛约150余个、雕凿佛像2300余尊,是云冈石窟中造像内容丰富、保存完整、雕刻精美且具代表性的一座洞窟。
清代曾对洞窟进行包泥彩塑,色彩艳丽。抬头向上看,大佛端坐于洞窟中央,双手重叠呈入定印。整座造像曾进行过包泥彩绘,面部进行了贴金处理,现已看不到北魏雕刻的原貌。
两侧各雕一尊胁侍佛,共同组成三世佛的造像题材。
东侧佛像除头部保存北魏原雕外,身躯后世进行了包泥彩绘,由于是在原雕像基础上重新包泥,所以体量上只能加宽而不能增高,故整尊造像显得十分臃肿。
西侧的胁侍佛,于1976年将清代的泥塑剥落后,露出北魏时的原雕,造像清秀俊美。集佛的慈悲与菩萨的俊秀于一身,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在南壁东西两角,各雕一座大象驮塔的造像,是同类题材造像中的精品。正面款款而来的大象,背上驮着高耸的佛塔。塔顶基座为须弥座,座上置相轮、塔刹、摩尼宝珠。造型奇特、装饰精美、匠心独具,是中国传统建筑与印度佛教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第5窟整座洞窟犹如一座宏伟的艺术殿堂,大到洞窟形制与主像布局,小到佛龛排列与衣纹的细部打磨,处处体现出古代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与虔诚的心理。
据说此窟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为纪念父亲献文帝拓跋弘而修建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与强大经济实力,也说明北魏统治者对佛教的崇信态度及社会的信仰程度。
第六窟“释迦佛洞”
第六窟有“云冈第一伟窟”之美誉。
“释迦佛洞”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是云冈石窟最成熟时期的作品,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其祖母冯太后雕凿的洞窟。
有必要了解一下北魏几位比较有名的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71-409年)。
明元帝拓跋嗣(公元392-423年),道武帝长子。
太武帝拓跋焘(公元392-423年),明元帝长子。
献文帝拓跋弘(公演454-476年)。
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499年),元宏(自此后世皆改汉人“元”姓),献文帝长子。
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山西大同),公元494年,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北魏这97年的时间都城均在平城,也是北魏最为强盛之时。
公元395年,西方的罗马帝国正分裂为东西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第6窟也是塔庙窟,分前后窟室,前室壁画为清代作品,内容为十八罗汉像,用笔细腻,人物形象生动,手中拿的器物中有道教器物。
后室设高大的中心塔柱,是云冈石窟众多塔柱中最高大、最华丽的一座,高14.4米,分上下两层,均四面开龛造像。
塔柱上层为四方四佛:东方妙喜世界阿閦(chù)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北方莲花庄严世界微妙声佛。四角各雕一座九层楼阁式佛塔,大象承托。大象用革带装饰,皮带相交处饰以圆环,并在额头形成菱形,鼻下悬挂小钟,腿部束带饰以铃铛。象背之上为须弥座,之上九层佛塔高耸如云,佛塔四角四座印度式覆钵小塔作角柱,构思巧妙。
塔柱下层南面龛内为释迦牟尼佛坐像,清代曾包泥彩塑,已失原貌。顺时针参观,可看到西面龛内雕倚坐佛。北面龛内为“二佛并坐像”,是释迦和多宝佛。东面龛内为交脚弥勒菩萨像。
窟内四壁,详细雕凿了佛传故事图,讲述了释迦牟尼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