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也不能错过的《局外人》

美体   2024-10-04 22:21   江西  

爸爸的卧室被各种杂物堆得满登登,每个犄角旮旯都有意想不到的存在。我瞥见门边架子下层竖排放了一堆书,略略扫过居然有些陌生,细看果然有三本没读过。豪仔淡淡地说这是他读过的,我有些惊讶和惭愧。阿城的这本已是久别必须占为己有,于是兴冲冲一起带回了家。


本打算午睡前看书催眠,就翻开那本最薄的,没想到却再也睡不着了,越读越精彩,边读边哈哈大笑,一口气到半夜才读完。这就是加缪的《局外人》!


加缪,这个名字似乎有点耳闻,却从未又了解,哲学对我而言太高深了。虽然很早丁香就跟我讲过尼采,那是有周国平解读得平易近人。直到如今,没想到这么本薄薄的、6万多字的小册子,让我再次撞见了哲学,竟是以如此震撼、如此直白的方式。

——我很怀疑豪仔怎么会读加缪,以他的年龄能读懂?当然,愿意阅读肯定是好事。给豪仔点赞!

《局外人》。当读完最后一行字,我愣了半天,脑袋一片空白,天哪,这是什么神仙怪物写的小说,劲儿真大。

绝对不能剧透,必须自己去读。相信我,能读到这样的书实在是有趣,是幸运,是高级得一塌糊涂。26岁的加缪凭借此书一战成名,44岁凭此书加封诺贝尔奖。

那什么是局外人呢?——不贪恋人生的美和暖,不惧怕人生的疲倦和苦难;按照自己的方式,顺其自然地活着;对走向虚无的结局,了然于心。

继而一发不可收拾,我迅速查阅一切与加缪有关的文字,于是了解到他与萨特的纠葛,在喜马拉雅继续收听萨特的《恶心》......居然在家找到了一本《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二位牛人赫赫在列......信息量太大太大,以致昏昏沉沉,却又精神振奋。


好吧,现在就试着梳理这两位牛人的大致生平与主张,世间有意思的事太多了。只要我们愿意去读。

【萨特与加缪的生平】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64年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不到两岁时去世。童年在外祖父母家度过,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家中拥有大量藏书,萨特受到了良好教育,就读于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后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

26岁,写出日记体哲理小说《恶心》。


阿尔贝·加缪(1913—1960年),出生于法国的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父亲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加缪还不到两岁。随聋哑母亲移居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贫民区外的祖母家,生活极为艰难。参加助学金考试得以读书求学,进入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

24岁构思《局外人》,29岁出版,一举成名。

【萨特与加缪的神交、深交与断交】

1943年6月,萨特的戏剧《苍蝇》在巴黎上演。首映式上,萨特和加缪初次见面,立即成为知己好友。加缪曾在报刊上挥洒自如地评价过萨特的小说《恶心》和小说集《墙》,萨特也早就评价过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和思想随笔《西西弗斯神话》,他们互相佩服,都从对方身上看出了非凡的创造性和惊人的才华。

巴黎相见是一个契机,很快,初出茅庐的加缪成为萨特名流圈中的一员。二人殊途同归地活跃在法国历史现实的舞台上,在剧作、小说、哲学、新闻领域大放异彩。

1946-1947年,苏联爆发第三次大饥荒,二人意见相左;1952年,加缪著《反抗者》,与萨特论战,二人决裂,直到1960年加缪因车祸意外逝世。


【萨特与加缪的分歧】

存在与意义: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自主的,存在先于本质。
——加缪强调人类生存中的荒谬和无意义,宇宙对人类是冷漠的。

反抗与叛逆:
——萨特反抗规范和权威,发现真实的自我。
——加缪认为让个体远离荒谬的叛逆,可能导致更深的绝望。

自由与责任: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核心特征,对自由要负责任。
——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没有真正的自由。

人际关系:
——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社会关系。
——加缪认为人类是孤独与相互隔离的。

【萨特与加缪的相似性】

萨特和加缪,几乎都是在26岁前后,各自构思或完成了《恶心》和《局外人》,罗冈丹和默尔索被看作一组镜像人物。所以,尽管加缪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但二人在起点上确实非常相似。

然而,他们虽然都描写了负面的情绪和感受,但重要的是,他们一点儿都不悲观,都认为要直面恶心与荒谬,要保持抗争,要勇敢地活下去。

正是因为年轻的萨特和加缪的这些相似性,他们彼此欣赏、一见如故,结成亲密的友谊。

那么接下来呢:

面对恶心,萨特用一种更积极的姿态指向未来,通过对未来的筹划、为当下赋予意义。

而加缪,他认为正视荒谬,真诚地关注当下,才是人所能实现的最大幸福。


【萨特与加缪的金句】

——除了在哔站听《恶心》,还曾在哔站看廖凡出演的萨特的舞台剧《死无葬身之地》,看得心惊肉跳,却也振聋发聩。于是对萨特的名言似乎有了一点感触:

1除了人以外的世界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而人的存在,是自为的存在。2恶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真正意识到了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真相。
3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是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只读到过加缪的《局外人》,还打算继续读《西西弗斯神话》《鼠疫》《堕落》,希望真的能读得懂:

1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指加缪的母亲,读完《局外人》方能有所感悟)。
2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
3幸福与荒谬是同一个大地的两个儿子,它们是不可分的。如果说幸福一定来自发现了荒谬,那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荒谬感还可能产生于幸福。


——多么深邃的眼眸,你怎能错过《局外人》!

天地大美越人行
旅游所看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