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作旅行之哈尔滨篇:冲退思想的困倦

文摘   2024-12-16 02:05   江苏  


刚刚结束了一本书的阅读。这本书叫《天使望故乡》(Look homeward, angle)。这是我大学时代最喜欢的一本书,早在那个时期我看完了英文本。大三的某个下午,我躲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夕阳的光线透过书架刚好落入我的面前,内心是一种祥和。大三的英语水平对于阅读一本原版小说来说是有点困难的,所以我一直想再次读一遍,或者用一遍译文版,在13年后我才完成这个愿望。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很大,书中处处流淌着两个字:伤怀。近期我出去旅行了10天,今天落地老家徐州,我躺在我侄子的床上回想着旅行对我的意义。结合着在哈尔滨的见闻和今天又获知的老家动态和年底县城的缱绻清冷,我准备捋一捋心绪。

年少时期,心怀向往和各种欲望。未径至的欲望往往会形成一种神伤,往往令人发出“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感怀。不过在10年之后,欲望得到满足之后,那种穿越岁月的满足感也会让人扪心自问,类似于“美人迟暮之后,余韵也会带来满天弥漫的恬淡”。人若忘记了自己贪得无厌的本性,以为自己是在驾驭刺激,寻找慰藉,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自己所驾驭,这样反倒成了刺激的奴隶。而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刺激背后的安宁。如果能随心所欲的驾驭这两种本能,让其相辅相成,人们才能真正打开幸福的大门,享受真正的心灵的安宁。

最近遇到的人和今天所读的书似乎形成了对年少时期的一种时空呼应,满足也是可以到来的,只是需要等一等。

四天前,我从沈阳乘坐高铁去哈尔滨。我特意加厚了衣服,为的是迎接哈尔滨的严寒。当日我手中还是有不少稿子需要提交,我也安排了在高铁上做稿子的行程。今年我开始探索一个深刻的议题:在着急或者匆忙的旅途中避免自己焦虑和戾气的升腾。这次在这趟高铁上我就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答案是带着善意,对人友好,即可避免自己进入一种自我制造的焦虑之中。现在社会的戾气很足,我个人在城市生活的体验就是在人流拥挤的场合我会自然的防备心,甚至对靠近自己的人员有天然的敌意。


今年的几次旅途我思考到了一个结论:走向人际紧张的路是可以掉头的,有些矛盾和纷争可以通过一些善意来进行化解的,这种善意需要自己提前调整情绪进入。当日我在落座高铁,发现旁座是一对母女。按照往昔我的首次反射,会担心这个小孩子的吵闹会影响我的工作。在我鲜明形成这种“恶意揣摩”之前,我下意识地去问了这个妈妈要不要帮助将行李放到行李架上。那个妈妈说话也很客气,一开始说自己可以,我说我帮你吧,你出来也不方便。其实这一主动帮助的举动是将自己主动拉入一个和谐的人际场域中,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我是一个自洽之人,这样后续我的恶意揣摩就会违背我的自洽原则,自然也不会升腾出来。后续加强了这种和谐关系的事情是,这位妈妈将从列车员买来的糖果要分给我两块,我婉拒了,因为要工作,并表示感谢。整个人就处在“做了好事”而带来的舒服状态中,小孩看我在工作也没有特别吵闹。她的一些无意触碰我也并不感觉恼火。看样子也是哈尔滨旅游,下车的时候,自洽的我将好事“做得有始有终”,帮他们又拿了一次行李。那位妈妈的感谢方式是“让小女子谢谢哥哥”,这位妈妈情商还挺高的。

人在旅途之中,移步换景,变换心情。其实我此次出门是发生了不爽之事。在哈尔滨的第二页,我在自己的梦呓中醒来。回想着自己在梦中的怒骂场景,然后我睁着双眼看着墙壁上仍开的灯。我就知道自己释怀了。我现在开始拒绝将自己处在一个受害者角度来思考问题,让自己远离悲愤和愤懑。愤恨会给人带来野蛮而混沌的生活。失落的人都是他自己在失落,当环境不停的变化着,一大群自己在失落的广场束缚在迷失之中。祥林嫂就是如此郁郁而终的。

哈尔滨的极寒天气让人的大脑充满冷凝,继而生发出冷静的思考。刚下了高铁,我拖着行李走向不远处的全季酒店。我的脚咚咚踩在雪地上,那种清脆的声音会在心中编制出迟钝而模糊的东西。人在极寒天气中的思考是深刻的,极低温度带来的低饱和度,让哈城的街景冷漠但是极具内心穿透力。这座欧式建筑氛围浓厚的城市,的确能带来一些异域的氛围。我也会从某种症结和执念中跳脱出来,进入一种“异样”的场域。



我以前的执念有关房子,有关金钱,继而升腾一种愤懑,然后产生倾诉欲。而今的我已经超越了那种低层次的求安慰方式。我在年轻的时候认识一个人,ta从隐隐表达过的愤懑,有关家人和金钱。我对个人对满意的一点是我的思维并非是停滞不前的。我的那种愤懑也随着后续阅历的增长而逐渐散去,我找到了一种看似表面妥协实则是自我和解的心情调节方式。这个人ta后续删了我,不过若干年后,ta又重新加了我。我进行了一次人生重叠缺失几年后的对比,ta赞许了我现在已经走出了那种对愤懑,而我却感觉ta仍带着n年前的矫情。

哈市的旅游从去年开始火爆扩散至全国,今年的冰雪季仍处在前期预热的阶段,我在当地的几天已经感知到游客井喷前的序幕。我喜欢在接近中午的时刻出门,一直游览到傍晚。因此我经常碰到极寒天气的夕阳。在松花江边,北国冰封,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行人呼气翻卷。随着太阳在视野中慢慢消失,我感觉命运的滑梯也滑下去。年少时的渴望,萦绕飞旋在之间,头脑的外延,在冷空气中飞旋。


(毕,本文用时1小时)


一个十几年的自由翻译
一个10年自由翻译的生活日常、行业见闻、翻译技巧和行业吐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