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我的翻译工作:同比下滑48万

文摘   2024-12-25 01:34   江苏  

今天是平安夜,竟然还有不少老外在工作,因为我接到了几封邮件。按照本月的稿件趋势,基本上宣告本年度的老外翻译工作接近尾声,因为老外要过节了。接下来一周,把国内的一个大稿子结束,就准备跨年了。

今年是动荡的一年,这句话几乎适用于我们行业的所有人,甚至可以用于其他领域。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在变革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我能深切感知到自己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洪流中。

年初八年,我跑泰国玩儿八天,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住着1000块一晚上的星级酒店,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奢侈地安排自己的住宿。进行这种豪横式的花销是因为去年是一个丰收之年,去年是从业以来的收入顶峰,足以在南京还不错的地段付一个首付。不过去年年末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消息就甚嚣尘上了,我一直处在“居安思危”的思绪状态。我当时跟同行聊天,探讨过人工智能对稿件量的影响。现在处在年底以一个历史亲历者的角度来回溯这个问题,我可以下个定论:一切来得过于迅速,让人闪得慌。

19号,我从泰国度假归来。已经收拾好心情,继续大干特干。飞机在禄口机场降落的瞬间,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盼望着新稿件的到来。除了零星几刀的工作之外,邮件甚是冷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不过稿件还是零零星星有点,主要是印度人那边的投喂。至此时,我仍“用老外”在过节来安慰自己。接着就是一个巨大的噩耗:我的一个主力项目被宣告要引入AI,项目数量会大大减少。我接到这个消息之后,首先是立马捋了一遍去年这个项目的收入,然后判断这个项目会带来收入的大幅度下滑。现在来追溯整年这个项目的整体变化:的确是下滑了,但是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糟糕。一月份这个项目没有来任何一个稿件,二月开始以新的形式进行派稿,此时无论是收入和数量都大大下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年,下半年的时候,他们又似乎产生了新的稿件类型。然后10月、11月以及12月,整个项目又似乎回到了以往的稿件翻译形式,AI项目也似乎消失了。我不知道这种变化是短暂的,还是客户在尝试AI翻译之后影响了他们材料库的干净度,最终还是回归了人工翻译,但是整体数量还是不如去年。

整个项目基本上左右了我年度收入的脉络和整体骨架,下半年整个项目的重新回归让我的收入又似乎变得好看了一些,甚至在9月份我的收入达到了去年的平均值。这又回到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项目还会被AI取代吗?我无法判断,只能祈求不要被取代。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旧的任务形式被取代之时,也会有新的任务形式进来的。今年整个项目就暂时性形成了两种新型形式。以动态的心态来迎接不断变化的形势,这才能让自己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从而形成利于自己的收入框架。

今年的翻译状态可谓是自从业以来最好的一年,主要是源于我开始以哲学式的思维来看待我们这个行业,对一些非翻译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思辨型的总结。这也归因于我的大量读书的读和听。年初的时候我的行业焦虑感达到了顶峰。虽然我以前也居安思危,但是以前那种思危更多的是“一种想象,自己吓自己”。而年初的时候,我的稿件开始有了三分之一幅度的下降之后,这种想象变成了现实,心态一开始是有些失衡的。我习惯了赚钱,高速地赚钱。一下多出来时间之后,我有些不知所措。然后我开始四处找稿子,试图通过在国内拓宽合作稿件来让多出来的时间利用起来。我开始给qq上的各种翻译公司留言,以诚恳的预期希望恢复或加强合作。一开始是有效果,但是我慢慢发现了国内市场也在变化:用以前的做稿态度和速度来应对国内翻译市场,似乎不太行,我也发现自己有些测试稿是没有通过的。

这就引出了国内翻译市场的变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单价越来越低。任何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在今年的翻译市场这两个相反的变量就是他们的手段和方法。不止是我,我认识的不少同行都在抱怨这一点。有个团队的leader跟我说,“现在这些医学翻译公司,以前都是老师老师喊着,把我供着,现在基本上都不会找我做稿子”。这个leader就是稿件质量并没有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曾经有人说过,如果翻译行业拍穿越剧,一个译员将AI工具带回到十年前,他肯定是无敌,一年即可实现财富自由。我也出现了被以前合作频繁的公司淘汰出局的局面。我当时在试探一种这些公司的质量要求和我的速度之间的平衡。最终的结局是我无法在获得体面的时薪下给他们提供特别高的质量。非常好做的临床类等稿子已经不太派出来,给出来的都是CMC中英这种。我也可以做的很好,方法就是翻译前问他们要预料进行模拟术语和句型,以及做的慢一些。不过逐渐降低的单价让整个性价比降低了。

今年的翻译行业淘汰了很多译员,qq翻译群经常聊天的人似乎换了一波,不过隔三差五地抱怨,我也窥探到了不少人在转行。我认识的同行也有因为稿件几乎断掉而去送外卖的,后来经过“时薪15元”的鞭打之后,重新回到了翻译行业,降低姿态重新笼络了几个客户。现在做着时薪50ta也感觉很香甜。我心想,我要不是有老外的稿件喂着,我也会放低姿态去学习各种CMC的句型,去背诵中国药典,拿着时薪100甚至七八十也不会抱怨。

今年我的国内翻译收入也有21万,上半年是一个挣扎和探索的过程,捡起来了一些国内客户,同时也两家被淘汰了。下半年,我开始将自己的翻译领域拓宽到了其他领域,比如书籍(我接到了苏轼传的再版翻译任务)、以及短剧和网文的翻译。拿到苏轼传的翻译的整个过程其实很有趣。我喜欢在群里潜水,很观察翻译生态,会有一些有趣(讨厌)的人和事情。这本书正是这样的人放到群里的,让群友去试试看,我带着争强好胜的心态去试试看,结果竟然中了。今年还翻译两本医学的书籍:牙科和中医的。

印度人是我文章的常客,去年和年初的时候,我曾经浓重写过他们的各种破事。本年度二三四季度,我基本上没有对他们的苛责,我甚至在朋友圈也鲜有对他们的抱怨。这主要是源于我对他们的适应。如果改变不了现状,就去适应。我现在学会了如何在交稿给他们之前,思考一下如何避免他们的后续找麻烦,其实有时候就是多一个步骤的事情,后续会省掉超级多的back and forth Emails。另外我也慢慢摸索到了跟他们的合作脉络,而且我开始喜欢上他们慷慨的一面。今年印度人的稿件还算挺稳定的,仅仅是略微下降。

今年我将抢稿提升到一个很高的priority,既往几年一些佛系的心态会丢失很多稿件,但是因为“常规PM直接指派的稿件”足以弥补丢失稿件的遗憾,今年是两个渠道的稿件都在下降,所以只能反向靠着一个渠道的提升来弥补另外一个。今年的整体战况是良好的,我也经常沉浸在“抢到稿件”的喜悦中。

今年是我从业以来最为满意的一年,主要是自己对翻译整个行业的感知度有了新的提升,我将从读书所获取的哲思融入到工作中去,最终会反向促使翻译工作的提升。并且,我还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无论是做稿的状态、进度还是稿件的优先度安排,很多非翻译的内容可以用来逻辑判断。

今年的收入虽然下滑很大,整体收入也过了去年的收入目标,仅仅是因为去年的实绩业绩过于优秀,才导致下滑的数据过于骇人。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糟糕。


毕,本文用时一个小时20分钟




一个十几年的自由翻译
一个10年自由翻译的生活日常、行业见闻、翻译技巧和行业吐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