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的翻译工作进入了全新模式,具体来说是本地化工作的翻译流程让一个稿子的流程过于冗长。鉴于我接的稿量数量众多,我经常会发现怎么这个项目还有这个步骤。周五当天就在这种状态下度过,PM的邮件有如纸片般撒在我的眼前。
接近午夜的生活,我突然发现所用电脑的Caps在我按下z键的同时会闪亮起来,我内心感觉不妙。然后当然我contrl + z回撤一些输入的生活,发现失灵了。我先让自己冷静一下,重起了机器,依旧如故。然后换了一台电脑准备临时过渡一下。待到周六早晨,我醒来带着忐忑的心情重新打开,祈祷着这个问题能够magically自行消失,结果不如愿。我接受了键盘“已坏”这个现实。然后接下来安排平移电脑的事宜。
我其实有三台电脑,均为笔记本。仍在柜子里吃灰的那台是华硕,已经许久不用了。另外两台是华为,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23年12月购入。周五键盘坏掉的是老华为,新华为电脑我一直起到翻译辅助功能。昨天的临时过渡比较顺畅主要是因为,我早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使用了华为设备的复刻功能,基本上将大多数的数据平移过去了。但是正如翻译是精细工作一样,翻译成日使用的电脑也是对电脑的软硬件有精细化的要求。
我的两台华为几乎长得一模一样,只是新华为电脑我的设置是当前的顶配,大概是一万块钱,老电脑20年时我记得是6700。我在职业前期一直用的是联想的thinkpad,也皆为六七千的价位。从第一台thinkpad换到第二台的生活,发现一个问题,是复制和粘贴功能快键盘contrl+c和 control+z位置变了一个位置,两台电脑的键盘发了一个键的位置变化,导致我期初使用新thinkpad的生活有了很久的适应期。我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快速化反应的过程,所以当我以自己usual的翻译速度继续行进的过程时,新设备的变化就会拖我的后腿。后来从thinkpad换到华硕的过程中,我专门研究了两者键盘的差异,在确认了键盘的按键位置是一致之后,我才选择了买了这款。然而事实证明这是最失败的一次换电脑经历。
这台华硕电脑在我用了半年之后突然发现键盘失灵了,三分之一的按键失灵。我记得那段时间极度繁忙,我立刻在网上订购了一个外接键盘,进行过渡。待到我闲下来之后,我就去了华硕官方维修店,得到的回复是需要把电脑放在他们这里,需要送到厂家维修更换。我当时没答应,因为要等待一星期。我这一星期所损失的收入至少可以购买两三台电脑了。然后我立刻就跑了隔壁商场换了台华为电脑。当时的华为电脑还具备性价比的,我依旧测了一下按键位置安排和我输入习惯的兼容性,然后就购入了第一台华为电脑。我购买华为电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便携,要小巧很多。我比较爱外出,所以对我来说更为方便。然而,小巧的代价是牺牲一下键盘。华为电脑对比其他电脑,键盘更为浓缩。对我来说一个不方便就是,印度人软件那里的快捷盘无法在华为电脑上进行施行。
我用华为电脑大概四年多,整体来说很满意,主要是它适配我的翻译工作。我的既往经验告诉我一台电脑在三年之后需要换系统,要不然电脑就会很卡。然后对于翻译来说,换系统是大忌讳。一个人操作了三四年的系统是有了自己的印记的,新系统是无法复刻每一处的操作印记。我感觉大概需要至少一个周时间才能适应新系统,在这一周内,我会每天都会惊呼“原来我是需要这个软件,那个软件”,“为什么这里又变化了”。
我选择第二天华为的原因是华为自带复刻功能,可以完全将自己的操作印记复刻过去。我现在正在用新电脑进行写作,一切很流畅,完全没有不适应之感。然而我还是感觉有几座大山需要逾越,就是要安装印度人的软件。
虽然系统是整体复刻过去的,但是还是有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无法复制。印度人公司的软件五花八门,而且不同软件都需要不同的登录名和登陆密码。在老电脑里,存有我的登录名和密码,安装到新电脑里还是需要进行捋一遍各种数据。另外,他们那个QA软件安装起来极度麻烦,我之前安装几次,我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安装成功。
不过老华为电脑我维修过两次,一次是轴承问题,这是似乎是他们的缺陷,是免费更换的。另外另外一次是我在外面把自己的屏幕摔坏了,然后让我发现华为客服的友好。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屏幕因为非人为的原因坏掉,在保质期内,他们会帮你免费换掉。然后拿到新屏幕之后,屏幕的质保期归零,继续有新的2年质保。这样无线循环。
我后来反思了一下,也可能是我的工作方式过于废电脑,才导致维修的频繁。
下一篇会写一写翻译电脑里需要安装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