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现代文明前奏
第10章 中世纪农业革命
第105讲:农业生产力与农业耕作制度创新[1]
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从物质上支撑西欧文明的荣誉属于扛着锄头的人(Man with the Hoe)——农民。然而,直到1050年,大部分西欧的农民还不曾拥有一把锄头或类似的工具。流传至今的加洛林时代富有庄园的农具清单中,金属工具极为稀少,甚至木制工具亦极为难得。在1050年-1250年两百年的时间里,这种局面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场农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西欧的自然面貌,并为欧洲人提供了空前丰富的粮食。
01|为什么罗马帝国时期西欧的农业耕种开发落后?
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大多数在11世纪中期之前业已具备。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北大西洋地区的转移。从英格兰南部到乌拉尔山之间的大部分欧洲地区,是一片巨大、湿润、极为富饶的冲积平原。罗马人未能耕种这片土地,因为他们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统治,这片地区距离罗马人的文明心脏显得遥远了一些,罗马人也未曾拥有耕种这片土地的适宜工具和方法。
直到加洛林王朝时期,对这片冲积大平原的殖民和耕种才真正开始。加洛林人蜂拥西欧和日耳曼中部地区,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定居点,并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恩赐中尽情试验新的工具和耕作方法,这无疑是加洛林时代其他各项成就的力量之源。然而和平十分短促,发展的势能未能有效地累积,10世纪外族入侵的狂潮过后,欧洲人不得不再一次系统地开始发掘北方土地中的潜在能量。在西欧文明中心地带的英格兰、低地国家、北部法兰西、日耳曼,富饶的土地正等待着他的主人用汗水和智慧去浇灌。
当时的欧洲农民们普遍缺少工具和农具,事实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直到1050年左右,大部分西欧的农民还不曾独自拥有一把锄头或是其他类似的工具,流传至今的法国加洛林时代的富有庄园的农具清单上,详细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这种情况。当时金属工具稀少,富有庄园都是如此,更别说普通农民和农奴了,当时的普通农民们连稍微复杂一点的木制工具都难以得到,大部分农民只能依靠父母赐予的一双手来与自然搏斗。
相比于日耳曼“蛮族”,罗马人拥有更好的科技和组织手段,但因为种种原因,罗马人仔细经营的地区,大多都在南欧、北非和小亚细亚地区,对于高卢北方等地区的经营程度一般,虽然那些罗马人未涉足的地方,是一片巨大、湿润、富饶的冲积平原,但罗马人却从未拥有过耕种这片土地的适宜工具和方法。
至于此后接替罗马人势力的日耳曼人各支势力,在科技、文化和组织度上面远远落后罗马人,他们能大体接受罗马人留下的众多科技和工具、农具,保持不失传就不错了,因此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进行什么科技革新。
02|重型犁的发明应用
即使到10世纪末期,西欧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森林、荒地或沼泽,意大利只有很小一部分土地有人耕种,法兰西土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低地国家(指今天的荷兰、比利时所在的地区,又音译为“尼德兰”)和德国土地的2/3,英格兰土地的4/5,都没有耕种。
由于不懂制造技术,在农具上,罗马人之后占据西欧和中欧大片土地的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一直沿用古罗马时代的小型轻犁(又叫浅犁),但罗马人的这种轻犁只能犁开地表,而不能把地完全翻过来。这种农具对于地中海地区的薄地完全足够了,用在南欧和北非地区也很合适,因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土壤土质松散,水分容易蒸发,用轻犁对土地进行纵横十字形耙划而使土壤表层疏松,就足够作物生长的了,但是当把轻犁用到北方的土地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它对于欧洲北部更厚、更湿的土壤可以说是毫无用处,当地使用轻犁的农民不得不用脚踩犁以增加犁的重量,才能起到犁地该有的效果。
罗马式轻犁不适用于欧洲北部的土壤,因为当地的气候要比地中海沿岸地区湿润得多(地中海地区的土壤松软),致使土地水分很大,土质沉重,罗马式轻犁很难将当地的土壤犁得既深又匀,无法做到深耕,用这种农具犁过一遍后,作物生长层的土壤大部分还是未能翻动,无法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农作物的根系也得不到充分伸展。
11世纪以后,大型欧式重犁的出现,才让欧洲湿重的土壤得以充分犁耕。重犁是一种拖带工具,俗称“萨克森轮犁”,装有车轮用以控制犁地的深度,犁头是垂直的,犁铧将地块翻过来。这种犁不仅可以盖严种子,还可以疏松土壤使渗进的水集中在作物根部,便于吸收。
图:欧式重犁
约翰·霍布森[2]曾指出,在中世纪农业革命发展中,一系列创新技术的涌现成为推动欧洲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关键技术革新,诸如水车与风车的应用、重型铧式犁的发明、牲畜挽具的革新以及马蹄铁的引入,共同塑造了农业生产的新面貌,其中重型犁的变革尤为关键。
欧式重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拖带农具,它与罗马轻犁很是不同,重犁有犁刀、犁铧和犁壁,三者结合使土地的犁耕变得更有效率,使土地的深耕成为可能。并且重犁在主体上还设计有两个轮子,它能有效地为犁铧增加支撑点和引导力度走向,又可以控制犁地的深度,提高了犁地的操作便捷性。
欧式重犁的犁头是垂直的,在车轮的帮助下,能够有效将地块翻过来,是用来解决欧洲湿重土壤的有效利器,它不仅可以盖严种子、杀死杂草,还可以疏松土壤使渗进的水集中在作物根部,便于吸收。
同时这种犁还装备犁板,能在翻耕田地的同时开出畦沟(翻耕垄沟),从而解决了春季潮湿土地排水的问题,耕出的犁沟也为水涝地区提供了极好的排灌系统,又使土壤充分通气。它还节省了劳力,不需要像轻犁那样十字交叉的来回犁耕土地,在田里来回耕作两次,重犁只需要耕一遍就行,效率和质量却远远超过罗马轻犁。
7世纪前,欧洲农业主要依赖地中海浅耕犁,该工具在干燥土壤环境下表现优异,有效遏制了水分蒸发。然而,面对西北欧潮湿多雨的土壤条件,浅耕犁却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排水难题难以克服,进而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重型铧式犁应运而生,它凭借卓越的排水开沟能力,彻底扭转了这一困境,为农业生产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萨克森轮犁的普及直接带动了开垦新农田的运动(持续了大约200-300年),同时冶铁业发展也促进了农具的改革和普及,在11世纪前后,加工铁制品的生产记录变得越来越多,铁制品的生产扩大,包括重犁的犁头在内,镰刀、锹、斧子等农具都开始用铁制造,极大提升了劳动效率。
图:中世纪耙地场景
03|重型犁与畜力组合创新
然而,新型犁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其应用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挑战。首要难题在于木制模板与车轮的低效导致的巨大摩擦力,这需要多达四头耕牛才能勉强拖动,成本高且效率低下。为此,农民们转而寻求马匹的助力,因其力量更强,所需数量更少。但马匹的使用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传统的耕牛挽具不适用于马匹,且湿土环境易使马蹄受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发明了新型马颈轭挽具,有效提升了马匹的牵引力,而马蹄铁的引入则成功保护了马蹄,使其在湿土中也能稳定作业。这一系列配套技术的完善,最终促使重型犁在10至11世纪间广泛普及于欧洲各地。此外,水车与风车作为重要的灌溉与动力工具,也在这一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高效化。
重犁是翻耕粘地和森林地的好工具,但购置重犁需要较大资金,使用重犁需要较多耕畜。一般是几头牛拉一架重犁。后发明了新式笼头和马轭套在马肩上,改变了将马轭系在马脖上的状况,使马的拉力增大,马也被广泛地用于拉犁。牛的力量和马的速度相结合,优势十分明显。
早期欧洲人多用牛轭来挽马,但是由于马的构造和牛的构造不同,致使牛轭上的肚带和颈带会压迫马的胸部和喉部的静脉和气管,而使马呼吸困难,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影响畜力的发挥。10世纪,源自中国的马颈轭传入欧洲,新式马挽具改变了这一情况,新式马挽具变成了固定的垫肩轭具,搁置于马的肩部,使其能够自由呼吸,血流通畅,加垫的马轭让马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畜力比原来提升了四到五倍。因此,许多欧洲人都开始使用耕马犁耕土地,但事实上耕马并没有真正取代牛而成为农业耕作中的主导。
然而,一般农户均无实力独家拥有需用多头耕畜的重犁,因而常联合起来组成犁队实行共耕。即使是轻犁,一般也需要两头以上的耕畜,因而也多采取共耕制。共耕制首先遇到的是用犁时间谁先谁后的问题,容易引起争端。因此作为合作形式,共耕制容易贻误农时。
图:中世纪农耕场景
中世纪欧洲的这场垦殖运动,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西欧内地那些尚未耕作的土地,如森林、沼泽、草地等进行垦辟,被称为“内向性垦殖”,另一种则是对西欧周边地区,如对中欧斯拉夫地区的移民垦荒和对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土地的争夺和开辟,被称为“外向性拓殖”,这种外向性垦殖,往往伴随着西欧封建势力的对外扩张一起,因此也是一场势力的扩张。
补充资料:中世纪农业实践中的变革[3]
中世纪农业实践中最重要的创新是地中海地区的农作物由古代的二轮耕作法变为三轮耕作法。与此有紧密联系的另外两个伟大创新是重轮犁的引进和马用于耕地。后者的创新反过来又取决于套马挽具和马具的创新。
古代的两轮耕作法——即土地在犁过后休耕备隔年用,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并积聚水分——应用在地中海盆地,该地区的土壤松而轻,夏季漫长干燥。在罗马帝国的势力扩张到欧洲西北部之前,那里很少有定居式的农业。
高卢人和日耳曼各部落主要以牛群为生,当他们在田地上种植农作物时,他们采用砍伐加焚烧的技术清理田地,一旦土壤的肥沃度降低,他们就会迁移去新的地方。罗马人带来了两轮耕作法,但罗马人的犁却不能穿透欧洲西北部特有的重土,结果,他们只好耕种有充足自然水源的沙质地或白垩质山地,避开了平原或山谷中肥沃的重土壤。
使用重犁需要几头耕牛或其他耕畜,由此促进了庄园制度特有的合作耕种的发展。与轻便简单的罗马犁不同,重犁可以翻犁欧洲西北部的重土和深沃土,使用者由此获得了新的自然资源。欧洲西北部的气候湿润,轮休耕地以积聚水分是没必要的。而且深土的养分供给更持续稳定,特别在耕种不同农作物的情况下。据文献记载,最早实施定期三轮耕作法的是在公元8世纪后期的法国北部。到公元11世纪初,已在欧洲西北部被广泛地运用了。典型的轮种方式是春季播种(燕麦或大麦,有时是豌豆或大豆),夏季收获;秋季播种小麦或黑麦,第二年夏天收获,然后一年休耕,让土壤复肥力。这是基本模式,可以有许多变化模式。
三轮耕作法有几个优势。最根本的是提高了土壤的生产力,在任何既定量的耕地上可多播种三分之一的农作物。同时,每单位的劳动力和资本产出也更大。经计算,用二轮耕作法可耕160亩的犁队,用三轮耕作法可耕180亩,这意味着实际生长的农作物提高了50%的生产力。三轮耕作法有秋耕和春耕,使得农田劳动在全年的分布更均匀,还降低了因庄稼歉收而出现饥荒的风险,若有必要,小麦和黑麦可以在春季播种最后,随着可耕地的增多,可以耕种更多有营养价值的新的农作物。由于三轮耕作法的优越性,它在土壤和气候条件有利的地区很快地传播开了,到公元11世纪,它在法国北部、低地国家、德国西部和英格兰南部已得到广泛地应用。
另一方面,地中海地区直到公元19世纪仍普遍使用二轮耕作法,三轮耕作法比较罕见。尽管当时城市的需求在增长,尤其是意大利北部,城市周边的土地都加以精耕细作,用来生产经济作物,很好地利用了城市的有机肥料。
在公元10世纪之前,马一般是不用来耕地的。一部分原因是成本问题,养马比养牛贵,饲料贵,量又大,而且富人阶层又需要马匹用于战争和运输。但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原因,中世纪前设计的套马挽具刚好穿过马的喉咙,影响了马的呼吸,这样降低了马匹作为耕畜的效率。在公元10世纪前,套在马肩上的马颈圈可能从亚洲引进到了西欧,不久之后,又开始使用保护马蹄的铁蹄,马蹄比牛蹄当然要精细得多。此后,马开始广泛地运用于犁地和拉车,但远没有完全代替牛。毫无疑问,马占有生理上的优势,它比牛长得更健壮,跑得更快。另一方面,马
马在繁殖、饲养(马吃燕麦或类似谷物)和装备上的成本也更高,当代专家计算过,一匹马可完成的工作量约相当于3头至4头牛,但成本支也是了至4倍。因此,用不用马取决于经济上的精打细算,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可行。首先,需要有稳定而便宜的燕麦供给,这样一来,大多数地区(如地中海盆地的大多数地区)由于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只能采用二轮耕作法,它们就被排除在外了。另外,耕地的单元规模必须足够大,这样才能有效充分地利用耕畜,使收益大于饲养成本。事实上,马耕的应用局限在法国北部、佛兰德、德国的部分地区以及英格兰,即使在上述这些地区,它也没有完全代替牛耕。(东欧部分地区也用马耕,特别是俄国,但由于耕作制度不同,结果也不同。)这就是马耕与三轮耕作法及重轮犁之间非常接近又不完全的一致性。很有意义的是,那些地区在中世纪是农业生产率最高的地区,而今天仍然如此。
除了这些重大创新,中世纪农业还经历了许多其他的小创新和技术改良。中世纪欧洲的铁比古代地中海的铁数量更足,价格更便宜,这是因为冶金技术的改进和新资源的供给充足。铁除了用于制造骑士盔甲和武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具,如轮犁的铁犁刀替代了地中海的木犁头,还有一些简单工具,如锄、长柄叉,特别是斧。收割的镰刀也有了改进,长柄大镰刀用于收割干草。耙,古时曾用来砸泥块、平整表土或耙土盖种,经过设计改进后用途更广泛了。动物粪便可用于肥土,其价值早为人所知,但在收集和储存上做了更多的改进。还有如撒泥灰石的做法(在土壤中加入白垩或石灰),就像将泥炭加入土壤一样,提高了某些土壤的肥力。公元13世纪,在精耕细作地区出现了“绿色施肥”(耕地上种植三叶草、豌豆和其他含氮植物)的技术,用于维持或提高土壤的肥力。上述技术,还有种植饲料作物的,如野豌豆、芜菁、三叶草用于或更复杂的轮作法。集约型放牧,由此而产生了重肥,使得精耕细作地区出现了四轮耕作法我们也可以说说作物生长和牲畜饲养方面的创新。
图:这是一幅描绘欧洲中世纪生活的画面,农夫在条田间耕作,耕牛协助,远处有城堡矗立。欧洲文明融合了古典、基督教和日耳曼的元素,但本质上是一个全新的文明,中世纪是其起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成为连接古典与现代、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04|农业耕作制度创新
在欧洲中世纪早期阶段,日耳曼蛮族在定居后采用了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进行耕种。他们先寻找一块平坦的土地,将上面的树木、灌木和杂草烧成灰烬,待大火熄灭后,用一根“Y形”的树杈作为犁,为土地松土并播撒下谷物的种子,等待其成熟。
然而,这种完全依赖自然气候的农业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日耳曼人需要兼职狩猎和畜牧来养活自己,因为这种农业方式对地力消耗很大。为了维持生计,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寻找新的土地进行烧荒。在古代农业中,土壤肥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缺乏化肥和其他肥料,农民们需要谨慎选择作物种植的土地,因为种植谷物会对土壤肥力造成极大的消耗,直接影响后续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农民们需要更换新土地或采取措施恢复地力。
当时欧洲流行着几种土地耕作制度,其中一种是续耕续休制。这种制度是指对一块开辟出来的农田连续耕种几年,然后彻底榨完地力后将其抛荒休耕几年。期间不管不问,等到几年之后,土壤的肥力在大自然的帮助下恢复正常后,农民们再次回到这块土地,进行烧荒后再继续耕种和抛荒。
当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人口慢慢增加时,传统的刀耕火种式、续耕续休制耕作方式已经不再合适,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口,欧洲农业势必要进一步发展,这个时候,罗马人曾留下的知识和日耳曼人自己得出的经验就派上了大用场。
在中世纪欧洲,为了恢复地力,土地耕作制度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续耕续休制,即对一块土地连续耕种几年后让其长期休耕。这种制度主要适用于居民点分散的山区。另一种是让一块土地每二年或三年中休耕一年,被称为二圃制或三圃制,这种制度主要在平原丘陵地区实行。
二圃制是指将所有耕地分成两部分,轮流耕作,每年有一半的耕地处于休耕状态。在早期,许多欧洲人选择将休耕的土地完全撂荒,上面不栽种任何作物,只是让羊群在上面吃草,排泄养分。后来,一些欧洲人开始在休耕的土地上种植牧草,以固氮并喂养牲畜,这体现了欧洲农业的特色——农耕和畜牧结合。
三圃制则是将耕地分成三部分,每年有一部分休耕,两部分耕作。其中一部分是春季播种的作物,另一部分是秋季播种的作物。最初,各地都实行二圃制。然而,13世纪后,三圃制开始在欧洲北部地区实行,而二圃制主要在南部实行。在一些土地极为贫瘠的地区,甚至有三年中休耕两年的做法。这些耕作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土地保护的重视。然而,这些休耕轮作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限制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因为每年都有一部分土地处于休耕状态。
表:三圃制耕作方式
三田轮作制是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每年让三分之一的土地休耕,来恢复地力。在一个三年的周期中,每年都有不同的作物种植,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夏季生长的作物是这个制度的关键发明,因为它们可以在地中海地区干燥的夏季里生长,而罗马人由于土地贫瘠无法利用这种制度。相比之下,潮湿的北方更有利于这种制度的实施。
新的作物不仅没有像谷物那样过度消耗土壤养分,反而有助于恢复土壤中的氮元素。这种多样化的土壤利用方式降低了因天灾导致的大规模歉收的风险。这些新食物品种逐渐成为欧洲人的餐桌上的重要食物来源,如燕麦可以作为人类和马匹的食物,豆类则有助于平衡人体内的营养成分。
在10世纪以前,欧洲的谷物收成以2-4倍的幅度增长。但随着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到来和重犁的使用,一些土壤肥沃地区的谷物收成率一下子提高了7-8倍。这使得谷物产量大幅增加,并带动了面粉磨坊数量的激增,证明了农业生产力得到了飞跃发展。
农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朝向聚居和城市化发展,为后来的文明和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通过农业的实施,食物供应得到了稳定,人们不再依赖自然的丰饶来满足温饱,使得人口能够持续增加。
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增加,带动了欧洲的人口爆炸。历史学家们估计,公元1000年左右,意大利、法兰西及低地国家、不列颠和德国及斯堪的纳维亚的人口数量分别增加了1倍多。到了十四世纪中叶,这些数字分别变为1000万、1900万、500万和1150万,人口增加平均都在2-3倍左右。
农业革命也为社会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农业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生产剩余的农产品,这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的增产和稳定供应,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劳动力,从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化的兴起。
此外,农业革命还导致了社会分工和职业特化的出现,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分层和不同阶层的形成。农业的发展需要解决生产、耕作和养殖方面的问题,这推动了人们对于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改良的探索。这种对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改进,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1] 本章节参考资料:[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第38-39页。《欧洲中世纪的“萨克森轮犁”是什么,为什么对欧洲崛起如此重要? 》,https://www.sohu.com/a/555538892_120138848。
[2] [英]约翰·霍布森:《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孙建党 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90 -91 页。
[3] [美]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潘宁 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57-60页。
- 往期课程 -
《创新的历程》第三季(欧洲中世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