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娜《创新的历程》|第三季·第93讲:罗马时期的发明与创新:古罗马引水渠、过度使用铅的危害

文摘   2024-10-19 07:13   北京  

你好,我是常娜,感谢看见。《创新的历程》是我在过去几年读书,与不同的教授、学者、创业者以及读书人学习交流过程中创作的通识启蒙课程。通识与人文博雅(liberal arts)教育并非培养具体的技能,而是以人本主义精神,关注每个人本身,培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培养一个人获得并经营幸福的能力。
工业革命使得标准化生产与教育应运而生,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人成为社会机器的零件与附属,人的意义以及个人的独特价值被标准化的框架固化、压抑,这导致后工业化时代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里希望与你探讨并分享我们可能共识的问题,那就是:在人工智能与愈加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如何「安身立命」?
如何找到个人的热爱与独特价值?如何经营自己陡峭的成长曲线?如何具备对生活的掌控力?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问题——创新的问题。创新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创新从提问开始?《创新的历程》的使命是提出问题并唤醒更多人们“提问的意识”和生命力,在过程中找到热爱与获得价值感和具备幸福的能力。
尼采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应该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

第6章 罗马时期的发明与创新(2)

第93讲:古罗马引水渠、过度使用铅的危害


01|古罗马引水渠

城市的建设方面,古罗马发明了公共设施的建筑,引水渠的建造实现了与水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如地下排污系统,喷泉和公共浴池等。第一条引水槽建于公元前312年,在重力作用下,以石管、铅管和陶管作为输水管道把水引入城区,引水渠解决了城市的用水问题。

输水渠道的建设始于水源探寻。地下水汇集于拱形储水库,水渠与之相连,确保空气流通同时,水经露天混凝土渠道自然流出。为跨越地理障碍,罗马人建造了高架水渠、虹吸管及隧道。水随后进入混凝土水窖净化,再自流至分水池,后者内部设隔层以分水。

分水系统旨在将水源或水渠中的水引入城市。供水量常超出实际需求,以维持水压及街道冲洗。输水渠道多为砂石构建。

渠道铺设因地制宜,松碎岩石地面采用石灰、陶土、碎砖,松软地段则铺以石块。渠道设计多样,但矩形结构居多,上覆石板。居民区内,城堡间供水由铅或铜管连接,确保水压下持续供水,剩余水回流至主渠。规定限制城堡居民直接从沟渠取水,以维护供水稳定。渠道管理制度详尽,确保了供水的可靠性。

图:高架饮水桥

罗马人的这项引水渠工程大约15公里长,从东到西穿塞哥维亚城而过。167个拱门和巨大的石块,石块重达两吨,一块叠放在另一块上,没有任何水泥或灰浆。水道沿途的 20,400 块石头没有使用灰泥或水泥粘连,但整个结构既平衡又稳固。引水渠的最高点位于阿索格霍广场,高度为 28.10 米。

这项水利工程为当时城里将近2万居民日常生活与公共用水提供便利:水池、美泉,加上豪华宅邸以及路边沟渠中的涓涓流水。这条引水道每公里的落差仅25厘米,是当时所成就的工程中落差最小的,每日从水源地于泽斯(Uzès)通过重力将3万到4万立方米的流水输送到50公里外的尼姆。


02|过度使用铅的危害


在人类历史中,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间有个过渡时期,叫“铜石并用”时代。这里的“铜”指的是自然纯铜,即红铜,人们最初在地上偶然发现,这开启了人类对金属的认识和利用。这是金属被发现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较为偶然:古人有时会把矿石放在燃烧的篝火边,篝火里有热木材和碳,结果在矿石受热表面发现了金属光泽。例如,方铅矿是最早被开采的矿石之一,能在空气中氧化,随后碳能与氧化铅反应,还原出铅。这些化学反应让人类能发现和冶炼铅。铅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容易加工提取,因此人类充分利用铅,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

中国的商代文明与古罗马帝国,它们各自在各自的时空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共同的敌人:铅。这种古老而有毒的重金属,悄然间成为了这两个伟大文明衰落的隐形推手。

图:铅矿石

在商代,贵族们为了追求青铜器的美观与耐用,开始在铸造过程中大量使用铅。由于平民多依赖陶器,铅污染对其影响相对有限。这种看似完美的金属组合,却为他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而在古罗马,铅的应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从华丽的宫殿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铅几乎无处不在。贵族们以使用铅为荣,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铅的毒性逐渐显现。在商代,贵族们开始感受到智力下降、体力减弱的困扰,他们的治理能力也随之减弱。

而古罗马帝国则遭遇了更为严重的危机。铅中毒的普遍性使得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急剧下降,军队的战斗力也因此大打折扣。同时,孕妇体内的铅还会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新生儿的智力和身体素质受到严重影响。这种代际传递的毒性,让罗马帝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罗马人对铅的依赖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从宏伟的供水系统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铅的踪迹无处不在,甚至包括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流水管道。

铅因其出色的抗腐蚀性能和强大的密封性而备受青睐。古罗马人的供水系统便采用了铅制管道,这些管道与陶制管道并存,尽管铅制管道的造价在当时相当昂贵。然而,由于其卓越的抗腐蚀性,加之贵族阶层对使用铅制品的推崇,铅制管道在罗马供水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考古发现,仅为一座泵站增压之用,就耗费了万吨铅材,这一数字令人咋舌。然而,罗马人并未意识到,这些看似坚固耐用的管道,正悄无声息地向他们的生命之源中注入致命的毒素。水源被铅污染,随着日常饮用和洗漱,这些有害物质逐渐渗透进罗马人的身体,侵蚀着他们的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人体内铅含量严重超标,这一现象不仅威胁着成年人的健康,还通过母体传递给新生儿,形成了一代又一代的铅中毒循环。历史的记载中,特洛伊贵族家族中出现了众多不育的王公,而那些有幸诞下后代的贵族,也往往面临着子女心智障碍的残酷现实。


03|为何古罗马人会陷入铅中毒的深渊?

罗马人对铅有着盲目崇拜与滥用,他们相信铅粉能美化器皿,掩盖瑕疵,却不知这光鲜背后隐藏着致命的危险。铅粉被用于餐具的清洁,酒水的调味,甚至是医疗手段的一部分,如用铅杯加热蜂蜜治疗疟疾。这些看似时尚的做法,实则是在加速罗马人的健康衰败。

图:铅粉

为何古罗马人会陷入铅中毒的深渊?铅制器皿以其不易生锈、光泽持久的特性赢得了贵族们的青睐。在古罗马的宴席上,铅制的锅碗瓢盆、酒杯餐具成为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贵族们竞相使用铅制品,以此炫耀自己的财富与地位,却未曾意识到这背后的健康风险。

其次,古罗马人的饮食习惯也为铅中毒推波助澜。他们喜爱的葡萄糖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熬煮葡萄汁。而在这个过程中,铅制锅具的使用使得糖浆中的铅含量不断累积。加之用来熬制糖浆的水也来自铅管输送的雨水,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铅的摄入量。长期以往,古罗马人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现代科学揭示了铅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它能在人体内长期积累,难以通过自然方式排出,对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尤其是对儿童的智力和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

- 往期课程 -

《创新的历程》第三季(古罗马-拜占庭篇)

第89讲|罗马-拜占庭:古罗马制度的演变

第90讲|罗马帝国的演进与社会经济

第91讲|罗马的宗教与罗马法

第92讲|罗马时期的发明与创新:条条大路通罗马

《创新的历程》的课程系统:通识课程与启蒙

陪伴每个成长中的伙伴都能
获得心之力与健全的人格

愿力即人生,希望陪伴更多人找到热爱
本课程网络知识平台发布,众筹出版,
让一个灵魂影响另外一个灵魂!
- 感谢您的支持乐捐 -

创客史记
听说会投资自己的人,都选择了这里。每个人的精进都是一部史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