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认知-心痛来治胃,2剂经方愈
文摘
健康医疗
2024-02-22 20:13
广东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年节期间希望大家注意脾胃问题,老人家关注心脏问题(心脏问题和脾胃问题容易混淆)以及感冒后病人注意养护。其中说到了一个病例,就是我的一个年轻女性病人,心痛一周,外院治疗不好转,我处经方2剂后好转。
有同行私信我说比较感兴趣,今天下午正好休息,我展开来说一下。这个年轻女性,有纵膈子宫病史,从2020年开始找我看病。我先是治好了她差不多3年的带下,然后又治疗盗汗,后来喜得贵子(纵膈子宫怀孕比较难),怀孕时因子宫形态导致出血又找我保胎,产后恶露不尽又找我看,她的依从性不错,因此总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现病史:一周前出现胸口刺痛,痛时放射至后背,贴药膏后减轻,昨晚又新增呼吸困难,牵连至右侧肩颈酸痛,偶心慌。LMP16/11,pmp11/10, 自诉新冠后月经出现延迟,一周以内,无乳涨,小腹坠痛,牵扯带脉,可以忍受,腰酸腰累,量少,一日2片,鲜红,无血块,10日干净,末次月经7日干净。现无外感,无畏风寒,无自汗盗汗,清嗓子,疲倦乏力,胸闷气短心慌,口干喜温水不多饮,夜眠一般,大便正常,小便夜尿1次,不尽感改善,胃口差,胃胀无胃痛,嗳气泛酸,进食后恶心欲吐。精炼四诊,那就是:胸痛,胸闷气短心慌,放射至后背以及右侧肩颈,纳差,胃胀,口干不多饮,恶心,嗳气反酸,苔薄白腻,脉弦细。关于胸闷胸痛气短,应属胸痹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专门有论。胸痹就是胸痛,虽然包括心脏问题,但是也并不限于此。再看患者脉象,脉弦细,脉弦一般为少阳为饮为痛,细为津亏、血少;患者未见口干口苦,胸胁苦满,寒热往来,故无半无少阳;也无口干喜冷、汗大出、脉洪大、腹满痛拒按便难,舌红苔黄等阳明证;
患者症有纳差、胃胀、恶心、嗳气反酸,苔腻,此皆是一派胃虚寒饮之象;故患者六经当辨为太阴;里虚寒亦易生饮,故该案胸痛胸闷气短为脾胃虚寒,寒则生饮所致胸阳不展。且寒饮上冲则心慌。当温胃化饮即可。
患者胃虚寒饮,津亏血少,但是痰浊不明显,故偏实之通阳化痰浊散结止痛之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并不适用。患者机能沉衰,已陷于阴,故单纯化饮抑或化痰理气之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也不适用;患者胸闷气短胸痛,且伴随胃虚寒一系列症状,故专注于时发时止之胸痛且温阳化湿之薏苡附子散不合适。患者胸痛虽有胸痛彻背,但是程度不重,无疼痛欲死,故雄烈大热之乌头赤石脂丸也不适用。故该案胸闷胸痛气短为胃虚寒饮所致,阳气不足则胸闷气短,寒饮上冲则胸痛心慌。故该专注于温胃生津化饮即可。如单纯用人参汤,化饮能力不足,因患者心慌,有饮气上冲之象,故该用桂枝,茯苓,这里我选择用苓桂术甘汤合良枳汤加杏仁。(暗合茯苓杏仁甘草汤)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良枳汤我是从矢数道明的《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中学来的,其组成如下:高良姜散寒,枳实理气,茯苓、半夏祛饮定悸,桂枝降冲,炙甘草、大枣缓急。“多以慢性病程的虚证,脉软弱,腹壁薄而驰缓为目标。所谓饮癖疼痛,即胃扩张、胃下垂症等,经常发生痉挛性疼痛,伴有呕吐,疼痛发作时,触之有抵抗,或块状者。心下或脐旁有硬块,其痛由此上冲者用之佳。”
该两方合用,既功在温胃化饮,又降冲定悸,又养血生津。故胸闷胸痛心慌可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