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患者无发热体痛脉浮紧之表之明征。却有鼻塞,遗尿,四肢抖动,舌淡,脉弦之症状,该一系列症状当为里饮冲逆于上,且流窜于四肢,故类表。辨为太阳。
患者脉细,下肢疲劳痿软,胃口差当为里虚,该虚是热是寒?且看下文,患儿大便干结,3日一行,但腹无所苦,故无阳明腑实证,该案便干固然有饮稍盛而津亏无水行舟之因,且便干为近期明显,结合患儿临睡口干饮不多,故为血淤而津阻之因更多。盗汗为淤血化热。故脉细纳差为里虚热而不实。
故该案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合病。三毒为淤为饮。
方证:苓桂术甘汤合桃核承气汤➕土鳖虫➕党参。开药5剂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第106条
陆渊雷:(该条)言太阳病数日不解,小腹急结,其人如狂,自下血者,此为邪气结下焦膀胱地位也。结乃郁之甚者,邪气郁于头中,则致头痛、项强、衄血;郁于胸中,则致胸闷、心烦、呕吐;结于胃中,则大便不通,秽气上而乘心,令人如狂。今邪结于下焦,而血气不行,停而为瘀,是以瘀气上而乘心,令人如狂。虽则如狂,其血自下,而小腹不急结者,不须药而愈,以血下则邪热随血而解也。
如该案,虽患者并无头痛、如狂、小腹急结等条文证。但是患者突发下肢痿软无力,难以行走,我考虑为8月26日摔倒后淤血阻滞,筋脉不通。且新发淤血证,故用桃核承气,该应用乃条文病之延展,临床上该方不仅用于如狂等神志病,甚至妇女月经不行、跌打损伤、下痢腹痛等皆可使用。
桃核承气汤,治痢疾身热,腹中拘急,口干唇燥,舌色殷红,便脓血者。又云:血行不利,上冲心悸,小腹拘急,四肢坚痹或痼冷者。又云:治经血不调,上冲甚,眼中生厚膜,或赤脉怒起,睑胞赤烂,或龋齿疼痛,小腹急结者,又云:治经闭,上逆发狂者。又云:治产后恶露不下,小腹凝结,上冲急迫,心胸不安者,凡产后诸患,多恶露不尽所致,早用此方为佳。又云:淋家,小腹急结,痛连腰腿,茎中疼痛,小便涓滴不通者,非利水剂所能治,用此方,二便快利。痛苦立除。小便癃闭,小腹急结而痛者,打扑疼痛,不能转侧,二便闭涩者,亦良。
--《类聚方广义》
20号母亲回馈已见大好,我也放心不少。
对这个病,我其实并不知道病名,患者求助于我时我也心中茫然,但还是治好了。后来我问了我同学—一神经内科专家,他对我的回答就是小儿跛行最常见的就是滑膜炎,但一般会疼痛,严重点的就是脊髓灰质炎,建议病人住院把头颅、下肢关节、脊髓的核磁都做了,才可以知道什么病,当然,我也希望这个小病人做个充分的检查,以清晰病情,但是患者服药后好转,也可以暂时观察。
有人要说了,哪有你这样的医生,都不知道病人得的啥病,稀里糊涂的。
我个人觉得,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只要能治得好,确实没必要去纠结病名是什么,还是那句玩笑话,中医只是让你糊里糊涂的活下去。
讲真的,西医看病就是一定要找到问题所在,并寻找专药专方,找不到就无药可治,但是人家会告诉你得了什么病,让你痛苦却踏踏实实的,例如现在可以称作大号感冒的新冠,现在西医都无计可施,没有特效药,但是中医却一开始就可以治疗,但是一定不是糊里糊涂的治,那是因为中医看病虽然不那么看重病名,那是他更看重疾病和人体斗争反应,即反应于人体之脉症反应,即证。所以中医治病才叫辨证论治,例如同一个感冒,就分为不同的证例如太阳、少阳、少阴,那就要辨证处理,而不同的病,例如月经淋漓不尽和痛经,虽然是不同的病,但是证同例如厥阴,那都可以用同一个方子,所以中医治病是看的作用于人体的一般的疾病规律反应的病,而不是通过开发什么灵丹妙药而治病,或者可以说是通过药物引导或者推动或者扶助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从而驱邪外出的过程。
所以,可以这么说--“中医无绝症”。
有时候可以治疗感冒的一个中医大夫同样可以治疗癌症。所以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所谓的癌症病人可以带癌生存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痊愈。
毕竟中医大夫眼里没有病,知道病名也行,不知道病名也可以治病,疾病来了,根据疾病的每个阶段的不同证型,辨证治疗,吃了药,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好好活着不就行了?
陆渊雷有段话说的好,以做结尾。
陆渊雷云:
学者须知病之与证,确实不是一回事。研究病理当从病,或根据其病灶,或根据其病菌;或根据所中之毒,西医书讲得极为详细。西医近日之审趋势,似欲每病得一特效药,然药对于病有特效者,至今绝少。因为轻视审证,而欲治其原因的关系。(而中医)商量治疗当从证,有自觉证,有他觉证,望闻问切,及按腹所得,根据仲景的议论极是。中医多以证候为病名。其病名既不当,故古医书之以病分类者,其说愈烦,则其失愈远。以其不知病灶、病菌,而谈病理故也。余以为理论当根据西医之病名,治疗当根据仲景之审证为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