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低温铅釉陶:釉和陶的一次美丽邂逅

文摘   2024-11-29 18:00   重庆  

    “原始瓷”在商周出现以后,瓷器便从陶器中分离出来,陶和瓷成了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两个系统。瓷的发展一路狂歌猛进,陶的发展则慢慢陷入沉寂。

    低温铅釉陶算是在瓷釉影响下作用于陶器的发展产物。众所周知,覆盖在瓷器表面的玻璃层称为釉,釉料的主要成分有三种:釉基(石英)、着色剂(金属元素)、助熔剂(草木灰)。石英的熔点高达1750度。西汉时期,北方的陶工们利用铅作为助熔剂,把石英的烧成温度降低到700—900度,俗称低温铅釉。低温铅釉发明以后,施加在陶器上就烧成了低温铅釉陶。低温铅釉陶釉面光亮,呈现绿、黄、蓝、红、紫等多种深浅不同的色调,釉层清澈透明,色泽鲜亮。

    在汉代,与彩绘陶一样,低温铅釉陶主要用于随葬品,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由于低温铅釉陶的生活用具在高温作用下容易释放有毒物质,再加上厚葬风俗的转变和制瓷技术的进步,低温铅釉陶在唐代以后就逐渐消失‌。

    历史上,瓷和釉才是良配,陶和釉算是出轨。汉代的低温铅釉成全了陶和釉的一次美丽邂逅之后,釉陶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倒是在当代,越来越多的陶艺家开始对陶土作迷,并尝试着研究釉料与陶土搭配制作各种日用生活器皿。

    在中国四大名陶中,只有荣昌陶上釉。比较出名的荣昌陶釉料有:西绿釉、朱砂釉、金砂釉等。上釉后的荣昌陶烧制温度在1150一1200度之间,是一种高温釉陶,既漂亮又安全。荣昌陶釉料普遍用于各种大小花器,也用于泡菜坛、碗、碟、餐盘等各种生活用品。

END


喜欢我的分享,

请关注“冉有匪”微信公众号

冉有匪
手作陶瓷制作者。 器物故事讲述者。 生活美学营造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