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的说唱俑当中,以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的击鼓说唱俑最为著名。击鼓说唱俑被誉为“汉代第一俑”,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初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了解到击鼓说唱俑的,许多年过去了,还是忘不掉那张肆无忌惮的笑脸。这是一个自信的表演者,也是一个夸张的表演者。说唱俑身屈,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开怀大笑,诙谐憨厚之态溢于言表。这松驰感,无与伦比。
汉代的陶塑是回到人间的艺术,题材内容比秦代更为广泛,既有滑稽可笑的说唱表演者,也有风姿倬约的侍女,还有载歌载舞的艺女等等,这些独特的造型无不表现出生活的意趣。
一个女诗人曾经说过:“成都是一块享乐主义平原。”击鼓说唱俑证明了,即使在1900多年前的古代,成都人也是懂得享乐的。懂得享乐的前提是不要过分担忧,要安住。安住在当下的一餐一饭里,安住在当下的呼吸里,安住在当下的平凡里,甚至安住在当下的困境里。击鼓说唱俑就是安住在说唱表演的当下,不因身份的卑微而自惭形秽,活出了生命的精彩。懂得享乐就是要学会享受生活的过程,美食、美景、美物、美人都不可辜负,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快乐滋生了,松驰感也就出来了。
END
喜欢我的分享,
请关注“冉有匪”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