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窑:因为喜欢一种瓷,皇帝以年号赐名了一座城

文摘   2025-01-04 20:26   重庆  

    提起景德镇,自然就会联想到青花瓷。殊不知景德镇的青花瓷始烧于元代,明、清才享盛名。在此之前的宋代,景德镇却以青白瓷出名。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因昌南地区生产的青白瓷质地优良,皇帝遂以年号“景德”赐名该地,并沿用至今。‌

    景德镇窑自唐代起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青白瓷釉为景德镇窑所新创,其色白而略带青色,白中泛青、青中见白。青白瓷初始少装饰,多素胎。后受随宋室南迁的定窑所影响,逐渐出现刻花和印花等装饰。青白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青白瓷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

    青白瓷以其洁白細膩的胎体和萤透青亮的釉色闻名于世,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使其在宋代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御用瓷器的代表‌。

    在宋代,青白瓷行销大江南北,从南宋起产品又远销海外。1976年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中国元代沉船,打捞出元代瓷器一万七千余件,其中景德镇青白瓷有五千余件。

    景德镇窑能够产出青白瓷这样高质量的瓷器,除了原料上乘与工艺先进等原因,与烧制瓷器的窑炉也有很大关系。在景德镇,烧制瓷器的窑炉叫镇窑,又称“蛋形窑”。镇窑可能是参考了南方1的龙窑和北方的馒头窑,又根据烧松木的特点发展起来的。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象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较龙窑、阶级窑和馒头窑等为优。

    景德镇青白瓷日益进步的烧造技术为享誉世界的青花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花瓷正是在青白瓷的基础上,通过釉下彩绘技术,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成为了明清时期的主流瓷器‌。青白瓷与青花瓷这两种瓷器在景德镇陶瓷工艺上享有崇高地位,也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END

喜欢我的分享,
请关注“冉有匪”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唐三彩:盛世大唐的艺术瑰宝
鲁山花瓷:别拘一格的唐代名瓷
柴窑:存在于传说中的五代名窑
磁州窑:装饰性强的化妆白瓷
绞胎与绞釉:起源于唐代的陶瓷装饰手法
邛崃窑:好一盏省油灯
探寻:“秘色瓷”的秘密
化妆土:古往今来,淡妆浓抹总相宜
高足盘:这该死的仪式感
隋朝白瓷: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魏晋南北朝美学:从人间回到内心
彩绘陶:时代遗忘的陶瓷艺术品
瓦当文字:陶瓷书法早期的表现形式
商周时期:古人煮饭用的炊具长什么样?
商周时期:印纹硬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当代陶艺作者:古人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商周时期:发现釉,发现原始瓷
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艺术审美

冉有匪
手作陶瓷制作者。 器物故事讲述者。 生活美学营造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