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宋代名窑

文摘   2025-01-11 19:56   重庆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窑之一,也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龙泉窑创烧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龙泉窑因主要产区位于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在龙泉地区,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在龙泉设窑厂,哥哥章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

    北宋时期,曾经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日渐衰落,已呈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龙泉窑后来居上,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与定窑取代邢窑有些类似,龙泉窑和越窑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接近。越窑位于浙江宁波慈溪桥头镇,而龙泉窑则位于浙江省龙泉市。这种地理位置的接近使得龙泉窑有机会学习和模仿越窑的烧制技术。龙泉窑通过模仿越窑的青瓷烧制技术,逐渐兴盛起来,并在南宋达到鼎盛期。但龙泉窑取代越窑的契机却来自于一场“向汝瓷学习”的暗自角力当中。

    宋徽宗开始推崇天青色的汝窑,并将汝窑列为御窑后,天青色便成为了青瓷的最高标准。即使北宋政权在“靖康之变”覆灭以后,“千峰碧波翠色来”的青瓷风格也在南宋人的心中扎下了根。

    正是在这一天青色美学的推动之下,越窑与龙泉窑都想要努力烧造出接近汝窑瓷器的釉色与质感。最终,在这场较量中,越窑的匠人们没能成功,原本的青瓷也受到了拖累,衰落之势进一步加剧。龙泉窑的匠人们却通过调整坯胎、釉料和上釉技巧等方法,最终生产出了与汝窑相近似的青瓷,从而赢得了官府和市场的认可。

    除了越窑以外,龙泉窑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还受到过瓯窑和婺州窑的影响。龙泉窑的产品特征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三个窑口的产品十分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北宋龙泉青瓷造型稳重,纹饰洗练,装饰有雕贴、刻花、印花等技法。

    南宋时期由于北宋政权南移至杭州,因而龙泉窑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驰名中外的粉青和梅子青釉瓷色就是在南宋时期烧制成功,并把龙泉窑的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

    梅子青釉荷叶盖罐是南宋龙泉窑的代表作品,其罐盖作荷叶形,梅子青色,罐身圆润,盖子独特,盖沿弯曲呈荷叶状,是梅子青釉的代表作品‌。这种器形在南宋时期非常流行,因其独特的造型和釉色而备受推崇‌。

    南宋时期,龙泉窑因其卓越的瓷器质量和高超的烧制技术,曾经为官府与皇室烧造过官用瓷器‌和贡瓷。除此之外,龙泉窑的产品还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END


喜欢我的分享,
请关注“冉有匪”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大国审美:我们向唐代的陶瓷学些什么
唐代执壶:能饮一杯无?
唐三彩:盛世大唐的艺术瑰宝
鲁山花瓷:别拘一格的唐代名瓷
柴窑:存在于传说中的五代名窑
磁州窑:装饰性强的化妆白瓷
绞胎与绞釉:起源于唐代的陶瓷装饰手法
邛崃窑:好一盏省油灯
探寻:“秘色瓷”的秘密
化妆土:古往今来,淡妆浓抹总相宜
高足盘:这该死的仪式感
隋朝白瓷: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魏晋南北朝美学:从人间回到内心
彩绘陶:时代遗忘的陶瓷艺术品
瓦当文字:陶瓷书法早期的表现形式
商周时期:古人煮饭用的炊具长什么样?
商周时期:印纹硬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当代陶艺作者:古人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商周时期:发现釉,发现原始瓷
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艺术审美

冉有匪
手作陶瓷制作者。 器物故事讲述者。 生活美学营造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