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窑之上:陶瓷史上的此官与彼官

文摘   2025-01-13 17:20   重庆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是一种专称,是狭义上的官窑,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的窑口。北宋官窑为“旧官”,南宋官窑为“新官。宋代的官窑名列五大名窑,与汝窑、哥窑、钧窑和定窑齐名。

    到今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今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据史料记载,北宋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造。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底有文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南宋时先后设立了“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南宋官窑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而采用刮釉垫烧时,足上露胎而呈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如今,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大部分官窑瓷器都是南宋“新官”。

    广义上的官窑概念始于唐代。唐代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朝廷。历来,官府都有在产瓷区设置管理制瓷事务的官职,唐代设司务,宋代设监。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明代采取“官办民窑”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

    官窑在清代康熙年间开始被称为御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从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11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江西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工艺极为精湛的官办瓷厂。

    由此可知,狭义上的官窑仅指宋代官方建造的窑口,专为朝庭烧制青瓷。广义上的官窑是指有别于民窑专为皇家烧造瓷器的历代不同窑口;狭义上的官窑存续时间短,广义上的官窑存续时间长。但不管是狭义上的官窑还是广义上的官窑,其烧造的瓷器都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制瓷工艺水平。

END

喜欢我的分享,
请关注“冉有匪”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大国审美:我们向唐代的陶瓷学些什么
唐代执壶:能饮一杯无?
唐三彩:盛世大唐的艺术瑰宝
鲁山花瓷:别拘一格的唐代名瓷
柴窑:存在于传说中的五代名窑
磁州窑:装饰性强的化妆白瓷
绞胎与绞釉:起源于唐代的陶瓷装饰手法
邛崃窑:好一盏省油灯
探寻:“秘色瓷”的秘密
化妆土:古往今来,淡妆浓抹总相宜
高足盘:这该死的仪式感
隋朝白瓷: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魏晋南北朝美学:从人间回到内心
彩绘陶:时代遗忘的陶瓷艺术品
瓦当文字:陶瓷书法早期的表现形式
商周时期:古人煮饭用的炊具长什么样?
商周时期:印纹硬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当代陶艺作者:古人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商周时期:发现釉,发现原始瓷
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艺术审美

冉有匪
手作陶瓷制作者。 器物故事讲述者。 生活美学营造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