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盘:这该死的仪式感

文摘   2024-12-12 18:01   重庆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我所知晓的器物里面,我认为高足盘是最有仪式感的了。高足盘的高足设计,不仅增加了器物的美观性和观赏性,还赋予了对其盛装食物的一种敬畏、珍惜之心和表达一种特别的情感,因此具有了一种独特的仪式感。

    高足盘最早见于隋代,古时候有人把它叫做浅盘圈足豆。所以实际上,高足盘就是由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豆演变而来的一种器形。

    经历过夏、商、周的发展,陶豆到秦汉之后逐渐减少。进入南北朝时期,陶豆以高足盘的形式大量出现并快速发展,这与当时的社会恢复古制和礼仪有关‌。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仪式感就与礼仪存在着极大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高足盘在隋代流行,同一时代的壁画、绘画上都有所出现。隋代高足盘盘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直而浅,盘心多有团形小印花及阴刻圈纹,一般多为青瓷制品。在隋朝,高足盘不仅作为盛食器使用,还常用于承托其他器物,如子母盏盘。

    唐代中期以前,古人大都席地而坐,所以盛食物餐具做成高足盘形是非常方便的。唐代以后,桌凳兴起,高足盘便销声匿迹了。到了清代中晚期,仿古之风盛行,高足盘重新出现并再次流行。

    我第一次接触到高足盘,是在景德镇学习陶艺的时候。直到现在,景德镇都有一批传统匠人一直在做仿古瓷器,高足盘这种器形在景德镇被保留下来并奇怪。我好奇的是景德镇的一些陶艺培训机构和陶艺作者开始接受并制作高足盘,这种器物会不会又从景德镇开始蔓延并在全国流行起来呢?

    比起高足盘器物本身,我更加关注高足盘所代表的仪式感。如果有一天高足盘这种器物真正开始流行起来了,那么,我相信是人们更加热爱生活,找到了平凡生活当中的慰籍,体悟到了生命中的美感与诗意。

END

喜欢我的分享,
请关注“冉有匪”微信公众号

冉有匪
手作陶瓷制作者。 器物故事讲述者。 生活美学营造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