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传音控股在收入增长19.13%的同时,净利润增幅只有0.5%,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若是单看第三季度,情况还要更糟糕,收入下降7.22%,净利润大跌41.02%。占据非洲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传音控股,为何业绩大崩?其未来还有投资价值吗?在国内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传音手机,但在非洲传音可是家喻户晓的大品牌,甚至将三星都远远甩开。根据传音控股2024年半年报,传音控股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4%,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二。在非洲市场,传音控股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近些年,受益于非洲市场的拓展,传音控股的业绩突飞猛进,2023年收入达到将近623亿,净利润超过55亿。相较2019年上市时都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传音控股的成功,使得一众手机品牌不得不重新审视非洲市场。诸如国际品牌三星、国产品牌小米、华为等,都开始自降身价,在非洲市场大展拳脚。传音控股本身采用的就是低价策略,很难通过品牌取得溢价,薄利多销下,自身利润空间有限。随着一众品牌涌入非洲市场,传音控股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了。
今年以来,受到行业竞争,以及供应商成本的变动的影响,传音控股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纷纷下降。三季报21.59%的毛利率和7.69%的毛利率,分别较2023年下降了大约3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这使得本就低利的传音控股,盈利能力大打折扣。除了盈利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市场规模的承压。2021年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的收入达到242.38亿的高点,在此之后,非洲市场收入开始下降,2023年也仅有220.64亿。同时,传音控股账上的存货出现积压,今年三季报达到112.37亿,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8.18%,存货周转率也从上年同期的4.36次/年下降到了3.71次/年。在上述种种因素影响下,今年的三季度,传音控股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差的一份业绩报。三季度的业绩下跌,将传音控股的困境摆在了台面了,低价的脆弱以及竞争的结果。即便如此,传音依然是非洲的“老大”,享受着绝对的市场份额,而真正让传音控股头疼的是专利权的纠纷。需要了解的是,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需要向高通缴费,包括芯片费和专利使用费。即便是不用高通的芯片,也要交专利使用费,俗称“高通税”。如果是小打小闹,高通自然注意不到,但以传音的体量,高通很难不注意。传音控股的专利权纠纷,正是高通的专利使用费。今年7月,高通向印度法院起诉传音侵犯了四项非标准基本专利。目前,传音控股就专利权使用仍在与高通进行谈判。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谈判失败,这笔专利费支出,势必对传音控股本就单薄的利润造成巨大冲击,甚至会影响到其二级市场的表现。投资价值依托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现阶段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未来的成长空间。2006年,来自浙江的竺兆江辞掉了波导公司的工作,创立了传音。彼时的国内手机市场,由于制造门槛降低,山寨手机“百花齐放”,国产品牌机处境艰难。竺兆江不想在红海中“厮杀”,于是将目光锁定在了“空白市场”非洲。非洲市场,手机普及率低、购买力低、缺基站、网络覆盖率低,但不乏竞争对手。除了国际大品牌三星、诺基亚等外,非洲市场还充斥着各种山寨机、白牌机。传音控股能在非洲市场取得绝对竞争优势,离不开其本土化运营及创新。很多功能并不是有多高的门槛、依靠多先进的技术,而是更适用非洲人群。比如:超长待机、防汗液USB端口;针对非洲人群爱好音乐的特点,外放音响调大;针对非洲运营商众多、人手多张SIM卡的情况,传音推出四卡四待、五卡五待产品。当然,最出名的还是传音手机的拍照功能,不像其他手机拍出来只是一排白牙,传音手机针对黑人用户的深肤色拍照技术,让他们在夜晚一样可以把自己拍清楚。正是因此,传音手机在非洲深受用户喜爱。除此之外,传音手机在非洲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式营销。一方面,低价策略,2018年传音的功能机均价都只有65元,智能机只有454元,即便是性价比之王小米,也难以与之抗衡;另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传音旗下手机的广告。“本土化经营+中国式营销”,让传音控股成功坐上“非洲手机之王”的宝座。而站在长期的角度上,虽然目前传音控股的业绩承压,但其未来仍具备巨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来自产品结构的升级。目前传音控股下有三大手机品牌品牌,分别是:TECNO、Infinix和itel。其中TECNO定位是新兴市场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品牌;Infinix是新兴市场为年轻消费者打造的潮酷科技品牌;itel为面向大众市场,可信赖的智能生活品牌。通过三大品牌不同的定位,精准覆盖了各类消费者群体。目前,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的市场发展趋势中,随着产品结构的升级,传音控股逐渐实现价格带的上移,2019-2023年产品均价由171.7元提升至295.1元,智能机量价齐升成为传音手机业绩增长的强劲动力。另一方面,来自手机渗透率的提升。以2021数据对比,国内手机渗透率已经达到83%,而中东及北非的渗透率只有66%,撒哈拉以南非洲更是只有46%。目前非洲相较于成熟市场,手机渗透率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传音控股依靠其在非洲市场的绝对份额优势,将充分受益于未来手机渗透率的提升。另外,传音控股并不局限于非洲,而是积极布局新兴市场,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2024年半年报,传音控股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智能手机市占率均排名第一,在印尼和菲律宾市场份额均进入前五。从传音控股的收入地区分布也能看出,其对非洲的依赖程度逐年降低。2019年刚上市时,传音控股有74.98%的收入来自于非洲市场,到2023年,随着非洲市场收入下降以及其他新兴市场业务放量,非洲市场的收入占比已经下降到了35.42%。综合来看,产品结构升级、非洲手机渗透率提升以及新兴市场的拓展都将为传音控股带来新的业绩增量,其未来业绩依然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是卖我有的,还是制造你想要的?”
传音控股创始人竺兆江的这句话,正是其称霸非洲市场的秘诀。
在别人看不上的市场生根发芽,依托本土化经营取得竞争优势,“一穷二白”的非洲,成为了传音控股的“蓝海”。
虽然近期传音控股进入多事之秋,竞争加剧致使业绩大跌,但其未来依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给大家推荐个优质的公众号「新能源投研所」,这里有最深度、最前沿的新能源领域垂直投研,覆盖锂电、光伏、风电、氢能等主流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挖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