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井喷!
回看2024整年,Chat GPT的更新迭代、豆包的爆火推动大模型成为新一代技术创新的核心方向,而大模型效率的提升需要有足够的算力支撑,进而推动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提速。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科技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和Meta资本开支总额将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字节跳动资本开支也有望达到1600亿元,这些投入将重点用于数据中心、AI产品的研发和建设。
如此高额的资本冲击下,哪个领域将受益?
要知道,数据中心的建设离不开硬件,最主要的硬件就是服务器和通讯设备,这其中不论哪个硬件需求放量,都离不开“电子产品之母”——PCB(印制电路板)。
简单来说,PCB就是组装电子零件的基板,它的作用跟光模块类似,区别在于光模块专注于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PCB专注于集成电路内部的信号输送和连接。
设备越高端,单个设备使用的PCB面积越大,价值量越高。尤其在如今AI科技时代,PCB的份量不可忽视!
跟光模块一样,PCB市场也几乎是“我们说了算”,2023年我国PCB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比例高达66.9%,全球第一。
受益于此,国内体量最大的PCB厂商鹏鼎控股、沪电股份、东山精密、深南电路等短期内都迎来了一波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那么,长期内哪家公司更具成长韧性呢?
下面我们具体从业绩表现、盈利能力、客户资源及产能布局四个方面对比分析。
第一,业绩表现。
2024年前三季度,鹏鼎控股和东山精密的营收体量较大,均在200亿以上,其余两家在100亿左右;业绩增速上只有东山精密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余三家均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其中,沪电股份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8%、94%,表现最为亮眼。
进一步观察2019年至2023年的业绩发现,四家公司净利润均有稳步增长。
但是,受大环境影响,2023年PCB下游需求放缓,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4.41%、17.02%、14.74%,只有沪电股份实现了逆周期增长,净利率同比增加11.09%。
具体来看,沪电股份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71亿增长到2023年的89亿,净利润从2019年的12亿增长到2023年的15亿,除2021年外,业绩均逐年上升,具备较好的抗周期能力。
第二,盈利能力。
毛利率和净利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沪电股份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四家公司中是表现最好的。
具体来看,2019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沪电股份毛利率均维持在30%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高达35.8%,远高于另外三家公司,在整个印制电路板行业也仅次于广合科技、一博科技。
不仅如此,2019年到2023年沪电股份的净利率都维持在16%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突破20%,在国内PCB行业中排名第一。
而同期鹏鼎控股和深南电路仅在10%左右徘徊,东山精密的净利率最低,只有约5%。
一般情况下,公司毛利率高,说明其产品附加值高、成本控制能力强,甚至对上下游有较高的议价权;若净利率增幅大于毛利率增幅,说明公司具备较强的费用管控能力。
从这一逻辑出发分析沪电股份高盈利的原因,重点就在于公司产品附加值高。
对比四家公司年报发现,沪电股份是唯一将“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写进年报的公司。
沪电股份是国内稀缺的800G交换机PCB供应商,公司产品的高附加值主要体现在18层以上的高价值PCB产品已有较大出货量,且产品综合良率达到了92%以上。
更重要的是,沪电股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服务器、交换机、汽车等领域,而这几个正是PCB市场成长较快的细分领域,尤其在AI的推动下,服务器对高端PCB的需求旺盛。
从供求关系角度来看,行业内产品的需求预期越大,产品越容易供不应求,未来提价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而推动毛利率增长。
PCB细分领域中,高端服务器、汽车等板块最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沪电股份作为该板块的龙头厂商,毛利率有望优先受益!
第三,客户资源。
要知道,下游客户对PCB供应商的品质要求非常高,一般要经过两年以上的审核、试产才能确定合作关系,所以,优质的客源也是PCB企业重点争抢的对象。
对比四家公司客户情况,深南电路早在2017年就成为了华为PCB的核心供应商,其产品也正在向高密度、多层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未来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鹏鼎控股和东山精密都“单一绑定”苹果,2023年鹏鼎控股有79.95%的营收都来自苹果,东山精密来自苹果的订单占比也达到55.81%。
绑定苹果固然能给两家公司带来较多订单,但“单一绑定”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一来,苹果对产业链公司的“杀价”非常严重,极度的“让利”导致两家公司的毛利率难以提高;二来,若公司产品良率下降,随时会像当初的欧菲光一样被“踢出局”。
反观沪电股份的客户具有“大而稳”的优点。截至目前,沪电股份核心客户是英伟达,通讯领域的客户主要有华为、思科、爱立信等;汽车领域有比亚迪、大陆、特斯拉等,大客户资源丰富。
并且前五大客户对公司的营收贡献占比均不超过20%,不存在“单一依赖”风险。
第四,产能布局。
产能是衡量公司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公司扩张产能是认为未来产品需求量会增长,是公司业绩向好的“信号”。
而在2024年,上述4家企业中,只有沪电股份明确发布公告扩产。
10月25日,沪电股份公告称拟投资43亿扩充人工智能芯片配套的高端印制电路板产线,全部项目实施完成后,预计新增年营收48亿。
这并不是沪电股份近两年第一次扩产了,2022年6月公司投资20亿建设的泰国工厂也在2024年四季度开始试生产。产能扩张为沪电股份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又一重保障!
结语
AI服务器、高端交换机的需求大涨推动了高端PCB放量,在这场“科技战”中,沪电股份凭借高于同行的盈利能力、产品竞争力以及客户优势逐渐占据上风,未来成长韧性十足!
不过居安思危,最新数据显示国内PCB企业数量已高达1500家,竞争相当激烈,沪电股份仍需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以保持长期竞争力。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