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089万辆,全年渗透率超47%。从2020年开始,短短四年时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就提升了800%,渗透率翻了8.8倍。
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330万辆,渗透率直逼57%,成长速度令人叫绝。
受此助力,新能源整车制造商赛力斯、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接连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当下,新能源产业兴起所带来的连锁效应还在持续创造传奇。这其中,线束龙头沪光股份展现出远超其他新能源细分龙头的成长性。
2024年年报预告显示,沪光股份归母净利润(中值)预计增长1111%,远超新能源其他细分龙头宁德时代(16%)、卧龙电驱(51%)、均胜电子(176%)等,业绩遥遥领先。
那么,沪光股份的投资价值有多大呢?我们具体分析。
切入华为-赛力斯
高端线束大放量
盈利能力创新高
技术升级进程快
高压线束的大放量不仅带动了沪光股份2024年的业绩飙升,更让公司盈利能力创下历史新高!
2024年前三季度,沪光股份毛利率高达17.33%,净利率高达7.93%,盈利能力达到了近五年新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沪光股份的盈利能力还有望继续提升。
首先,产品优势推动公司毛利率上升。
一方面,毛利率更高的高压线束预期订单大增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高。另一方面,公司全面布局传输速度更高、功耗更低的特种线束,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毛利率提升。
其次,成本优势推动公司净利率上升。
公司积极与omax、ABB、UA等全球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合作,打造集仓储管理、数据采集与监视监控、生产执行、工程设计于一体的智能生产制造平台,显著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原材料端,沪光股份将传统线束中的基础材料铜换成了铝。
对比来看,两者在线束中起到的作用相似,但是铝的密度更低,单位铝的质量要比铜轻2/3左右,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需求。
并且铝的市场供应比铜更充足、价格更低,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原材料成本。
综合来看,沪光股份在新能源客户订单的助力下,未来3年的业绩确定性比较强;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和原材料轻量化,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但从长期来看,沪光股份还有一个强有力的潜在竞争者。
——立讯精密。
2024年立讯精密收购国际线束龙头莱尼公司50.1%股权及其全资子公司Leoni K 100%的股权,加速进军汽车行业,并将“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 1(一级供应商)”作为长期目标写入年报。
要知道,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领域就是“卷王”般的存在,凭借10%的毛利站上国内消费电子代工的“头把交椅”。
虽然目前立讯精密汽车业务占比只有5%,但是2023年其汽车相关营收已经高达93亿,比沪光股份全部业务的营收体量都要大。
若未来,立讯精密借助莱尼公司成功进军汽车线束行业,可能会成为沪光股份强有力的对手。
结语
沪光股份深度绑定赛力斯,高压线束订单需求旺盛,未来3年业绩增长和盈利提升的确定性较强!
但立讯精密进军汽车行业可能成为沪光股份未来的一大竞争对手。当然,那必定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给大家推荐个优质的公众号「机会早知道」。在这里,可以更快更及时获取最新题材机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