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酒王,难回巅峰!

文摘   2025-01-18 20:01   山东  


泸州老窖,距离“重回前三”的梦想,又远了一步!


2024年前三季度,泸州老窖实现营业收入243亿,不及山西汾酒的313.6亿和洋河股份的275.2亿。从收入规模来看泸州老窖已经排到了第五位


并且,从业绩增速来看。2024年三季度,头部五家白酒企业中,只有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两家仍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


而泸州老窖,单看第三季度,收入微增0.67%,净利润也仅增长了2.58%,业绩几乎停滞增长。同样业绩降速的,还有五粮液。

 


曾经的中国第一代酒王,怎么“掉队”了?


从“泸老大”,到“茅五泸”,再到“茅五洋”,又到“茅五汾”。


以泸州老窖的视角看,自己似乎一直在被超越。明明自己才是“浓香”的鼻祖,可如今不管是规模还是品牌力,泸州老窖都不及五粮液,“浓香鼻祖”却成了“浓香老二”。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泸州老窖“掉队”的原因是其高端化进程慢了一步。


早在1988年,白酒企业放开自主定价权时,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品牌就抓住了涨价的机会,占领高端市场。而泸州老窖选择走“民酒”路线,错过了第一波高端化的浪潮。


直到2001年,泸州老窖推出“国窖1573”,借此打入高端市场,才在高端白酒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如今三大品牌茅台、五粮液、国窖,合计占到了高端白酒市场94%的市场份额,其品牌地位不可撼动。


但细分来看,茅台独占57%,五粮液占比在30%左右,而国窖1573占比仅在7%左右。从市场占有率看,泸州老窖高端产品的竞争力相较前两位,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从当下的业绩讲,泸州老窖“掉队”的原因是白酒消费降级,渠道端销售承压。

回顾泸州老窖过往的高增长,离不开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个是产品结构高端化,一个是提价


在泸州老窖的报表中,产品分为了两个档位:中高档酒类和其他酒类。


其中,中高档酒类是含税售价在150元/瓶以上的产品,包括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其他酒类为低端产品,含税价格在150元/瓶以下。


而近几年,泸州老窖产品结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中高档酒类占比越来越高。2024年半年报,泸州老窖的中高档酒类占比已经接近90%。

 


相较于低端产品,中高档酒类毛利率更高,盈利空间更大,所以随着其占比的提升,泸州老窖整体毛利率持续上升,2023年前三季度达到88.43%。在白酒企业中,泸州老窖的毛利率仅次于贵州茅台,且差距逐渐缩小。


这也是为什么,泸州老窖在收入上虽然不及洋河和山西汾酒,但在利润上却能稳压它们一头。

 


而除了产品结构高端化外,“提价”也为泸州老窖毛利率提升做了不小的贡献。


泸州老窖是白酒行业中,提价最频繁的品牌,自2017年以来,其涨价行为高达14次。甚至在2023年8月一度将52度的国窖1573出厂价提到了980元/瓶,一度超过当时969元/瓶的飞天茅台。


就这样,在“高端化”和“提价”的双重作用下,泸州老窖从2015年进入黄金发展期,其净利润每年都保持着30%左右的高速增长。


其中,从2019年到2023年,泸州老窖的收入增长了近1倍,达到302亿;净利润增长了近2倍,达到132.46亿。

 


但当白酒消费下行时,泸州老窖的两条秘诀全都“失灵”了。


一方面,经济景气度下降,宴请需求降低,本身就遏制了高端白酒的消费。


这一点,从泸州老窖的一个数据上可以直观感受到。


2024年上半年,泸州老窖的中高档酒类销量相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5.71%,但毛利率却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23%。以此推测,销量的增长可能更多来自腰部产品的发力。

 


另一方面,“提价”的目的是提高品牌力,同时向经销商要销量。但自2024年以来,三大高端白酒终端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五粮液和国窖甚至出现了价格倒挂,终端价格比经销商拿到的出厂价还要低,这无疑给渠道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之前在《五粮液,巨轮搁浅!》一文中,我们也提到过。“口罩”事件导致消费低迷,白酒行业产销下行,库存积压,渠道商叫苦连连,而头部白酒企业却歌舞升平、业绩持续高涨,这件事本身就很不合理。


因此,外界纷纷质疑,白酒企业是通过向经销商压货的方式,维持业绩的表面繁荣。


虽然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表示“不会为了业绩目标压经销商的货”。但终端市场的价格倒挂是事实,其背后反映的就是市场供大于求。


另外,泸州老窖2020年末的经销商还有2221家,到2024年上半年只剩下1861家。经销商数量的锐减,也能看出经销商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那么,泸州老窖还有机会回到前三吗?


以当下的白酒市场来看,泸州老窖想在短时间内回到前三肯定是不现实的。


一方面,消费下行,中低端白酒更优势。


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泸州老窖的低端产品占比不足10%。在这一点上,山西汾酒更具优势,2024年前三季度,山西汾酒的低端产品占比将近30%。


当然了,二者占比的差异也受到各自产品定位的不同,泸州老窖是将低于150元/瓶的产品定位为低端,山西汾酒是将低于130元/升的产品定位为低端。


但不得不说的是,山西汾酒的玻汾确实在低端市场更具竞争力,2024年1到9月,山西汾酒的其他酒类(低端产品)收入增长了26.87%,其中代表产品就是玻汾。


所以,在当下的白酒市场,泸州老窖想要在收入上赶超山西汾酒拿回第三,还是很有难度的。


另一方面,渠道端有出清库存的需求,泸州老窖恢复增长需要时间。


终端产品价格倒挂极大损害了渠道端的利益,越卖越亏就没有人愿意玩了。


面对价格倒挂,五粮液和泸州老窖都试图通过再次涨价,稳住终端价格,但结果是,两位三季度的业绩都停摆了。


所以,只有给渠道商“减负”,出清库存,才能真正的扭转局面。


以白酒未来的发展来看,泸州老窖依然存在回到前三的机会。


泸州老窖当下的业绩停摆,更多的是出于白酒行业下行的影响,其自身并不存在什么大问题。


白酒作为典型的消费行业,其周期性跟随的是经济周期,特别是高端白酒。


泸州老窖已经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当未来经济回暖,白酒行业上行时,高端白酒依然是主流消费趋势。


目前包括泸州老窖在内的一众白酒企业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存货积压。


从数据上看,泸州老窖2024年三季度的存货确实达到历史新高,足足有123亿,存货周转率相较往年也持续下降。

 


然而单单这些数据,并不足以说明泸州老窖存货积压。


首先,泸州老窖在持续进行产能扩张,当下的产能和规模也不是几年前能比的,2024年上半年,泸州老窖拥有实际产能17万吨,在建产能8万吨。而2019年泸州老窖的产能为7000个窖池,基酒产量为3.5万吨。‌‌

 


其次,泸州老窖的优势是、“窖龄酒”,它也是唯一能申请下“国”字号商标的白酒企业。所以为了“窖龄”主动存酒也无可厚非。


再者,从泸州老窖的存货结构上看,2024年上半年,81.38%的存货都是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占比并不高,并不存在严重的存货积压。

 


所以,当经济转暖、行业上行时,泸州老窖依然存在竞争力。但当风口再次来临时,你在努力,比你优秀的也在努力,也只能说是机会一直都在,能不能争取到,还得看未来公司管理层的动作。


总结


行业下行时,品牌力的强弱,高下立判。


不管是高端市场的承压,还是业绩的停摆,最终反映的都是泸州老窖在品牌力上与其它头部企业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其在短期内,难以回到前三。


而希望也只能寄托于下一轮的白酒狂欢了。


最后,别忘了点击分享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投资路上一起成长!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X的短线玩家发哥,深度了解主力动向,精准把控市场节奏,手把手教你如何抓龙头!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雷达
专注上市公司研究,解析内在商业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