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增530%!洛阳钼业,好日子来了

文摘   2024-12-18 20:02   山东  


洛阳钼业,不只是“钼”这么简单!


洛阳钼业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它神奇的地方在于,虽然名字叫“钼业”,但一个“钼”字却很难概括它。


除了是全球第一的钼业生产商外,洛阳钼业还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以及国内仅次于紫金矿业的铜生产商。


更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的业绩增长速度飞快。2019时公司的净利润只有8.57亿,短短四年时间,到2023年,公司的净利润就扩大了将近10倍,达到82.5亿。

 


今年前三季度,洛阳钼业再次业绩爆发,净利润大增238.62%,扣非净利润大增530.97%。三季报82.73亿的净利润更是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洛阳钼业是如何实现业绩增长的呢?


和大多数矿业公司一样,洛阳钼业发展的秘诀就是不停地买矿。


自2013年,洛阳钼业开启海外收购扩张,先后收购了澳大利亚NPM铜金矿、巴西CIL磷矿和NML铌矿、刚果(金)TFM和KFM铜钴矿,实现从国内钼钨龙头到世界矿业巨头的跨越。

同时在2018年洛阳钼业还收购了全球第三大基本金属贸易商IXM100%的股权,引入全球矿产贸易新业务,形成“矿山+贸易”双轮驱动业务发展模式。

 


但从盈利表现来看,矿产贸易属于高周转、低利润的生意,2023年毛利率仅有1.22%,今年上半年也只有4.96%,相比之下,矿山采掘和加工业务盈利能力更强,毛利率在40%之上。



所以,即便矿产贸易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但实则利润贡献有限,洛阳钼业主要还是靠矿山采掘和加工赚钱,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铜钴业务。

 


开头我们提到的三季报业绩大增,也真是由于铜钴板块的增长。


一方面,是由于铜钴产销量大幅增长,二者销售量分别增长160.98%和1021%;另一方面,是由于铜价的飙升。


今年3月份以来,在降息预期、复苏预期、精炼铜减产预期、矿端供应紧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铜价开启狂飙,现货铜价年内最高超过8.7万元/吨。即便之后有所回落,但目前7.46万元/吨的价格,依然大幅高于去年全年。

 


那么,未来洛阳钼业还会持续保持高增长吗?


高增长往往来自于量价齐升,“量”既包括资源量,又包括产量。我们以洛阳钼业重点的铜钴项目为分析核心。


对于矿业公司来说,其核心的竞争优势就是资源量。


洛阳钼业拥有世界级的矿产资源,其中,TFM是全球最大的铜钴矿之一,KFM 是全球第一大钴矿、巴西铌矿是世界第二大铌矿,中国三道庄钼钨矿是世界最大的钼矿田之一。矿山优质,且储量高。


以铜为例,根据洛阳钼业2023年年报披露数据,TMT拥有铜资源量为3063.11万吨,以洛阳钼业80%的持股比例计算,其权益资源量为2450万吨,加上KFM的285吨,洛阳钼业拥有的铜资源量高达2735万吨,对应的铜储量为720万吨。

 


从产能方面来看,洛阳钼业的铜钴产能布局进入收获期。TFM自收购以来两度扩产,TFM混合矿项目在今年3月超额实现达产目标,KFM 项目(一期)也于去年二季度达产。


扩产后,洛阳钼业的铜钴产能实现翻倍式增长,目前铜钴产能分别达到60万吨/年、8.7万吨每年。


今年三季度铜钴产销量的大幅上升,也正是扩产带来的增长驱动力。


除了“量”以外,更为关键的因素是“价”。


自从洛阳钼业收购了TFMKFM 两大铜钴矿后,不管是其二级市场的走势还是其盈利的表现,都与铜钴的价格走势高度相关。



所以不管是业绩是否能持续增长,而是二级市场能否有所表现,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铜钴未来的价格走势。


今年以来,伴随印尼铜镍矿增量释放,原料过剩凸显,国际钴价持续下行,叠加需求端疲软,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反转,钴价缺乏上涨动力。


因此,洛阳钼业的未来,主要还得看铜价。


那么,未来铜价还有上涨的空间吗?


只要供需缺口存在,铜价就有上涨的空间。


供给方面,受到矿端事件、资本开支、冶炼产能等因素影响,使得供给预期偏紧。


第一,从短期看,矿端干扰对全球铜矿增量造成影响。


2023年12月,由于全国性抗议,第一量子矿业有限公司在巴拿马的运营被终止。同时,英美资源集团也要削减其在海外的铜产能。


第二,从中期看,资本开支不足限制铜矿供给。


铜矿增产与铜价、资本开支高度相关。铜价上涨刺激矿企提高资本开支用于矿山勘探、投建,从资本开支投入到铜矿投产一般要滞后5年左右,因此铜价领先资本开支,资本开支领先铜矿增产。


而2024-2026年铜矿增产主要受到2019-2021年资本开支影响,此时资本开支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因此未来几年供给相对有限。



第三,冶炼厂开始减产,矿端短缺逐步向金属端传导。


近些年,冶炼产能过剩,使得冶炼端竞争加剧。其结果是冶炼厂与矿企在加工费的博弈过程中处于劣势,2024年以来,冶炼加工费大幅下滑,冶炼厂利润持续下滑甚至亏损。在此情况下,冶炼厂减产预期加剧,随之而来的就是金属端的供应短缺。


需求方面,铜需求稳定,新能源汽车和风光发电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从下游消费市场看,铜消费主要用于电力市场,其次是家电、交通运输、建筑、电子等。



电力作为铜的第一大市场,对铜消费形成托底,其需求相对稳定,不会产生太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受到房地产拖累,建筑与家电端的铜需求,短期内提振空间也相对有限。


与之相反的,新能源成为了当下铜消费的主要增长主力。根据紫金矿业与CRU预测数据,至2030年全球总铜需求量将达到约3000万吨,新能源用铜将占全球总用铜量的25%。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量高于传统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形成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铜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风光装机量的快速增长,也拉动了铜的需求。


除此之外,经济好转的预期,也是拉动铜需求预期的重要推手。


综合来看,供应端偏紧,需求端增长,供需平衡局面或将打破,供紧需增的局面上,未来铜价有望进一步上升。



结语


早些年的频繁收购,使得洛阳钼业快速跻身世界级矿业公司之列。随着矿端投资进入收获期,洛阳钼业的业绩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未来随着铜钴产能释放,以及铜价上涨预期,洛阳钼业的业绩有望持续爆发。

给大家推荐个优质的公众号「新能源投研所」,这里有最深度、最前沿的新能源领域垂直投研,覆盖锂电、光伏、风电、氢能等主流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挖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别忘了“在看”。

您的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雷达
专注上市公司研究,解析内在商业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