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大增1900%,250亿华为链龙头,卖爆了!

文摘   2024-12-08 20:02   山东  

华为,再次引爆市场。


华为Mate 70系列自12月4日首销以来,市场表现强劲。根据最新数据,华为Mate 70的预约数已经突破了670万。


华为Mate 70的供应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相关的概念公司超过百家。


比如,Mate70系列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包括欧菲光、立景创新、舜宇光学和瑞声科技等;屏幕及显示模组的供应商则有京东方A、维信诺和深天马等。


在这个生态系统里,每一家企业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为华为Mate70的成功发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光弘科技作为华为Mate 70独家代工厂商,却甚少被人关注。

华为代工之王

预收款大增1900%


光弘科技在A股不大出名,主要是做电子产品的代工制造,去年华为Mate 60就是由其代工生产。


如今的代工制造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EMS,即电子制造服务。其实,说白了就是专门负责电子产品的制造环节,收取制造加工费。


随着下游各类电子产品应用市场快速发展,产业链行业分工越来越明晰,以制造为核心的EMS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全球EMS行业市场规模5150.29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6449.4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4.60%。

 


在这个行业里,比较出名的是富士康、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环旭电子、闻泰科技等。虽然,这些公司的模式和结算上略有差异,但核心都一致——代工


像富士康、立讯精密之所以业绩能够实现惊人的增长,都是因为准确卡位在苹果产业链中。所以,做代工的公司一定要抱好大腿,跟对人。


光弘科技依靠的是国内科技巨头——华为


光弘科技最早从2007年就与华为合作,自2014年开始华为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目前光弘在华为方面的比重整体的整体超过50%,其实,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成华为的一个组装车间。

其实,想成为苹果、华为的核心供应商并不容易,需要经过长期的审核、考察才能够确定。但一旦关系确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对新进入者形成很高的壁垒。


根据互动平台,华为、小米、荣耀都是光弘科技在消费电子领域最重要的客户,各自占相关出货量的二成以上

 


从光弘科技的合同负债数据也能得到验证,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合同负债2.21亿元,同比增长1878.09%,这主要是收客户预收款增加所致。

 


光弘科技不仅是Mate 70唯一的代工方,而且在华为手机单品供应链中占据话语权。公司还拿下了华为最佳协作奖、小米最佳合作奖、荣耀金牌奖。


根据三季报,公司前10大股东中有7大股东是新进或者增持



定增+重组并购

10亿深化汽车电子


光弘科技的主要客户是在消费电子领域,而消费电子的天花板显然不太高。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6年达峰后便一路下滑,而且,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率仅有23.8%,换机周期拉长至约51个月。


针对这种情况,光弘科技未雨绸缪,早在2017年公司就开始大力发展汽车电子EMS,再准备开辟一个新领域以求扩张。


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持续推进及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渗透,汽车电子占整车制造成本比重不断上升。


由2000年的19.09%升至2020年的34.2%,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一比重有望在2030年升至49.55%。

 


2023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3,16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达3,89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7.2%。

 


公司董事长唐建兴在曾表示,汽车电子业务未来将成为新增长点,并通过2-3年的时间,将汽车电子业务的营收占比提升到30%。


此后,光弘科技在汽车电子业务进展迅速,公司先是进入法雷奥体系,又进入大陆、电装的供应链,为包含宝马、奥迪、大众、日产以及国产势力品牌提供汽车电子EMS服务。


2023年,公司切入华为等新势力造车品牌供应链,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实现较大提升,当年营业收入达7.03亿元,同比增长312.13%。


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250.45%,占总营收的21.41%。

 


不过,这一结果较公司多年前的规划仍有显著差距。若仍想完成最初的目标,那么当前光弘科技对于汽车电子业务的扩张就需进一步提速。


而且根据最新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未来5年左右,光弘科技期望汽车电子板块的营收占比达到40%-50%。


于是,光弘科技开始收购汽车电子公司。


11月25日,光弘科技宣布,公司计划收购置身汽车电子赛道的AC公司100%股权及TIS工厂0.003%股权。交易完成后,AC公司与TIS工厂将成为其子公司。


这一次,光弘科技果断选择收购两大汽车电子类资产,展露出公司想要扩张汽车电子的野心。


扩张的隐忧

增收不增利


光弘科技的经营业务涉及消费电子类、汽车电子类。截至2024年上半年,这两块业务占当期营收比重为71.73%、21.41%。

 


深扒财报可以发现,光弘科技的这两大业务板块的毛利率都处于下滑趋势,这也导致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持续下滑,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2019年至今,光弘科技的毛利率从31.83%一路下滑到11.94%,净利率更是从19.03%下滑至3.98%,不到当年的四分之一。

 


那么,光弘科技为何会有如此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持续扩张下,业务模式发生了变化。


近几年,随着公司海外业务以及汽车电子业务的高速增长,公司的业务模式逐渐从原先来料加工为主的模式改变成需要公司进行原材料采购的模式。


也就是说,原来的模式是客户自行承担物料采购,光弘科技不需要为原材料采购这个环节耗费太多的成本。但是如今的模式,公司需要进行材料采购,然后按照产品价格进行销售。


这样就会导致,公司需要承担材料买入的成本以及库存贬值的风险,从而影响到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有意思的是,以前光弘科技所具有的优势恰恰就是来料加工模式下原材料低成本带来的相对高毛利。


在2020年,光弘科技的原材料费用只占了15.9%的营业成本,深科技则占了77.75%的营业成本。在那一年,光弘科技毛利率26.06%,深科技毛利率只有11.33%。

 


而截至2024年三季度,深科技的毛利率已高出光弘科技4.6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光弘科技因不断扩张、转变业务模式后,反而失去了原本的领先优势。


另外,2024年前三季度,光弘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1.78亿元,同比增长49.91%;归母净利润达1.49亿元,同比下降37.37%,与营收高增速也形成了明显反差。

 


三季报的数据,表现出光弘科技增收不增利的现状,或许这也与公司的不断扩张有着密切关系。

结语


综合来看,光弘科技堪称是华为代工王,不仅是华为Mate 70的独家代工厂商,还深度参与了华为的车载通信项目。


不过,近几年光弘科技不断地扩张也带来了一定隐忧,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公司还需要针对扩张这把“双刃剑”,仔细考量。


给大家推荐个优质的公众号「新能源投研所」,这里有最深度、最前沿的新能源领域垂直投研,覆盖锂电、光伏、风电、氢能等主流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挖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别忘了“在看”。

您的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投资雷达
专注上市公司研究,解析内在商业逻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