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当时令的指针来到出伏,意味着今年旷日持久的高温酷暑已进入尾声阶段。
出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民间有「出伏不补,秋冬受苦」之说——出伏「补得好」,秋冬之时人体才有足够的正气来抵御寒冷和疾病。
出伏三分补
艾灸固本强体质
有人问:都说三伏灸是借助夏季旺盛的阳气来扶阳养阳,那出伏之后,是不是就不需要艾灸了?
其实,出伏并不代表三伏灸就此结束。
要知道,三伏灸注重系统养生,一个完整的「三伏灸」养生周期是由伏前灸、初伏灸、中伏灸、末伏灸、伏后灸共同构成的。
伏后灸就是三伏灸系统养生的最后一步,做好伏后灸,能够持续巩固深化三伏灸的成果,实现三伏灸效果最大化。
另一方面,出伏标志炎热暑天结束,开始步入古人口中的「多事之秋」。
尤其是出伏到秋分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波动频繁、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的时期,一天中的气温跨度甚至可能达到10℃以上,可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本来人体就容易「一夏无病三分虚」,在经过一个酷暑的消耗后,正气未复,免疫力较为薄弱,猝不及防地经历忽冷忽热之后,更易被病邪所侵。
艾灸被公认为扶正祛邪、培元补虚的有效手段,通过灸法能够激发人体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体内正气强盛,提升抗病能力。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先天之精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肺则具有宣发卫气循行体表的功能。它们都与人体之气的生成和运行关系密切。
故而我们在进行伏后固本灸的时候,宜选取脾俞穴、肺俞穴、肾俞穴、关元穴、三阴交、太溪穴,以补气益肺、健脾固肾,养好生命之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都归属于膀胱经,膀胱经为阳经,通联脏腑的气血输布。灸法的温煦能量作用于膀胱经能旺盛脏腑气血,濡养组织百骸。
而肾与脾胃作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与「气血之源」,艾灸关元穴、三阴交、太溪穴有助于补益脾肾阳气,是扶正固本、强健体质的关键穴位。
伏后秋凉渐生,艾灸期间及灸后都应做好保暖工作,因艾热会使身体毛孔在短时间内处于开放状态,这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外界寒气可能会顺着毛孔进入人体内部,对身体造成伤害。
步入「多事之秋」
做好这些事有益健康
在这个时节,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节奏在悄然改变,日光趋于柔和,气候逐渐干燥。
我们的身心也需要在季节的转换中寻求平衡与适应。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入秋之后,要防温燥。
对此,古人总结出「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秋季润养小良方。
白天喝点淡盐水,以补充体液,晚上睡前一小时则宜饮用适量的蜂蜜水,不仅可以养阴润燥,还可辅助清润肠道,利于清晨排便。
艾草泡脚,祛除虚火
暑为夏季主气,由火热所化。
现在虽已暑气渐退,但很多人的体内还残存暑湿及虚火,容易让人身心不适、失眠烦躁。
晚上用艾叶水泡泡脚,可以刺激脚底穴位,将虚火往下引。
连泡一两周,能够把体内的虚火、暑湿都好好清一清。
告别三伏,感谢它用长达40天的热烈,让我们得以更好地蓄养阳气、调养身心。
在伏尽秋来的这个节点,好好和它道一声:
三伏,「夏」次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