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立秋刚过不久,此时正处在夏秋交接之时,盛夏的灼热尚未消散,初秋的温燥又将袭来。
人体在暑热与秋燥的「双重夹击」之下,受寒、感冒、肠胃不适等时有发生。
在这个夏去秋来、寒热交接的时段,养生宜遵循以下三大原则,以适应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
肠道宜呵护
艾灸腹部健脾养阳
虽已立秋,但天地间余暑未消,人体阳气外泄较多而致空虚于里,导致脾胃阳气不足。
再加上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也正处在较为脆弱的时期。
脾胃喜温恶寒,这段时间可以常用艾艾贴牌艾灸器温灸腹部穴位,如建里穴、神阙穴、关元穴等,通过灸法的温热刺激来调补脾胃阳气,改善肠胃功能。
其中,关元穴是入秋后要特别重视的穴位,古人有「秋灸关元」的经验之谈,《扁鹊心经》一书中也有相应的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
关元穴主人体阴阳元气的关藏,应时灸之,一可扶持元气、调和阴阳,起到改善体质的作用,二则能调理体内虚寒引发的各种问题,如肠胃不适、月经不调等。
秋燥易伤肺
常拍肺经预防感冒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肺属金,对应秋季,同时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秋季燥邪常从人体皮肤、口鼻侵入而伤肺,容易引发风燥感冒。
这种感冒的明显特点就是「干」,主要表现为咽喉干痛、经常干咳、少痰或无痰等。
要想抵御秋燥,饮食上可多食芝麻、百合、银耳、莲藕、白萝卜、梨子、荸荠等清润食物,或者喝些蜂蜜水、罗汉果水等,也有清热润燥的作用。
除此以外,日常还可以多艾灸手臂上的肺经,对经络进行疏通,增强肺卫之气,预防感冒的发生。
不方便艾灸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拍肺经:用空掌或空拳沿着肺经循行路线,从肩膀处的中府穴开始一直拍打到大拇指的少商穴,力度以手臂产生微微震动为宜。
拍打结束后,可在手掌处倒入适量艾草精油,用两手手心相互搓大拇指处3分钟左右,从鱼际穴搓到列缺穴,搓到皮肤微红发热,这样效果更好。
百病寒为先
温暖足浴驱寒健体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
而我们在夏季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容易使寒湿之邪在体内积聚,待秋季转冷,外寒入侵,与体内的寒气内外夹攻,就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正所谓「百病寒为先」,趁着秋凉未起,要想办法清除体内伏寒,谨防病从寒生。
常用温水沐足,能通经活血、促进代谢,如果在温水里加入能够「理气血、逐寒湿」的艾草,那么更有助于振奋人体正气,驱散体内寒邪。
泡脚时,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泡到小腿为宜,可以对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起刺激作用。
泡脚后及时擦干,而后可艾灸一下足心的涌泉穴,更有利于祛湿散寒、调理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