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有信,秋景初微。
处暑来了。它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为终止、隐退之意,处暑者,表示暑热正式终结,属于秋的旋律将徐徐而起。
处暑的来临为炎夏画上了休止符,天地之气由阳盛渐变为阴盛,正如古书《群芳谱》中讲:「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
处暑入秋凉
顺时养生从这几点做起
处暑也称「出暑」,反映的是暑气渐退,一季新秋已翩然而至。
初入秋,须把握气候及阴阳的变化规律,遵循《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准则: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随着秋风袭来,天气肃降,空气的水分减少,大地变得凉爽干燥。然而,燥气太过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因而在此时节,养生宜做到:
早睡早起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寐指入睡,寤指醒来,好的睡眠对平衡阴阳气血有益。
进入秋日,阳气渐收,我们应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每晚早点睡觉(入睡时间在21点到22点较为适宜),以顺应阳气收敛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调节体内的阴阳之气。
睡前可以通过听音乐、艾草泡脚、闻香等方式,让自己处在深度的放松状态,有助眠的效果。
调养心神
当季节变化时,人的情绪也容易出现低落、抑郁、多愁善感等。
古时有位文人名唤蒋坦,一天听着院子里秋雨拍打芭蕉之声滴滴沥沥、彻夜不息,不禁心绪凄迷,在芭蕉叶上题句:「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妻子秋芙见了,便拾笔于叶上续书:「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蒋坦看到后顿觉豁然开朗,心境变得平和而自如,不再终日被情绪所扰。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和蒋坦一样,容易自寻烦恼。
《黄帝内经》让我们要学会「使志安宁、收敛神气」,用从容不迫、安静平和的心情面对万事万物,你会发现心宽了,烦恼就少了。
润肺清肺
秋气通于肺,秋季养生的一大重点在于润肺清肺。
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而秋季是燥气当令之时,燥邪易犯肺而使人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干、皮肤干燥等情况。
因此,在这段时间,我们可常灸肺俞穴、云门穴、中府穴、列缺穴,保持肺的清肃功能,以此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另一方面,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中医理论,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也有助于肺气的肃降。
通过艾灸合谷穴、曲池穴,有疏风解表、宣通气血、宣肺利窍的作用,同时还能帮助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肿痛、便秘等问题。
食梨吃鸭肉
消暑防燥、慰藉身心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处暑时节,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子、鸭肉等。
民间就有「处暑秋梨最养人」一说,在尚有暑热的初秋,梨作为甘寒之品,寒可祛除体内残余的热邪,甘则可补津液、缓秋燥。
梨可生吃,也可榨汁、炖煮,对于脾胃虚寒的人,可将白梨一个切片,与石斛6克、沙参6克、麦冬6克一起熬水饮用,这种做法能使梨子寒性下降,但不减其润燥之用。
除了梨子,鸭肉也是消暑防燥的食疗佳品,我国多地都有处暑吃鸭的习俗。
处暑这天,老北京人要出门买上一只处暑百合鸭,江浙一带则流行吃鸭肉、煲鸭汤,并讲究做好的鸭肉要先端上一碗送给邻居尝尝,讨个「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好彩头。
处暑时节适合用萝卜或扁尖,与鸭肉一起煨汤,这样做出来的老鸭汤,味道可口,还能清热润肺。
暑去凉渐生,今秋多珍重。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暑尽秋来,田间稻谷将迎来丰收以慰农人的辛劳,此时,我们也要用适宜的方法调养身心、充盈气血,以顺应节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