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三伏中的「中伏」,民间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很多人在这段时间,都感觉自己的体力、精神变差不少,往往是「无病三分虚」。
事实上,「虚」也分为很多种情况,常见的有气虚、阴虚、脾虚等。
大家可以对照自身状况,一一来做调整。
气虚:
懒言疲乏不爱动
夏季「暑易伤气」,即炎热的天气容易耗伤人体之气,使人出现气虚的表现:
总感觉浑身乏力,不想动,也不想说话;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犯困;稍微运动下就感觉心跳加速,甚至满头大汗……
气好比人体的「动力之源」,如果气不足了,机体内的能量不够,自然会出现乏力、倦怠、精神不振的情况。
要改善气虚的情况,就要好好利用我们身上的「养气穴位」:
膻中穴、膏肓穴——养心肺之气
中脘穴、太白穴——养脾胃之气
关元穴、命门穴——养肾中精气
找到这些穴位后,在穴位上进行艾灸,使其产生的艾阳能量缓慢地传入体内,通过经络的传导,可起到益气补虚、温阳扶正等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生活中,有些人即使坐着不动也常常汗如雨下,这种叫做「自汗」,说明气虚问题比较严重。
中医认为「汗血同源」,长期自汗的人,会加重气血不足的状况,常会有心慌、胸闷、气短、怕冷、手脚冰凉等表现。
在使用艾灸调理的同时,也可以多用艾草水泡泡脚。
艾草本身就具有通经络、调气血之功,而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底分布着众多穴位,人体五脏六腑在双足都有相对应的反应区。
通过艾草足浴,可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
艾艾贴艾草精华泡浴液
无需熬煮,揭盖即泡
泡脚时,以稍感温热、微微出汗为宜,足浴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阴虚:
心烦不安易失眠
炎热夏季,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
汗,属于身体阴液范围,适度出汗有助散热,保持体温稳定。
但如果总是在高温烈日下剧烈运动或劳作,导致汗出过多,则会造成体内的阴津亏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伤阴」。
阴主静,当阴不足时,人就会觉得燥热、心烦不安,不仅容易失眠、睡不好,而且在睡眠中还容易盗汗。
针对阴虚的问题,在饮食上宜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麦冬、玉竹、鸭肉、莲藕等,远离煎炸、辛辣食物。
日常艾灸时多选用三阴交、照海、太溪、涌泉等善于滋阴的穴位,同时注意每次艾灸尽可能选择白天,如果只有晚上有时间,则尽量在9点前结束艾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晚上9点之后是百脉休养生息的时候,太晚艾灸的话,容易扰动体内阴阳之气,不利于养阴。
脾虚:
肠胃不好湿气重
在夏季,人体阳气趋于体表而虚于体内,许多人又有食冷贪凉的习性,进一步耗伤脾胃的阳气。
脾胃阳气一受损,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湿邪困脾就容易导致食欲欠佳、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
比较推荐的补脾方式有揉腹和艾灸。
揉腹通过规律性地按摩腹部,可鼓荡中焦气血,改善脏腑功能: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两手掌重叠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画圆,逆时针、顺时针方向各按揉50圈。
艾灸则宜选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关穴位,如脾俞穴、胃俞穴、阴陵泉、丰隆穴、足三里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脾俞穴、胃俞穴可健脾和胃,阴陵泉、丰隆穴均为化湿要穴,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其养护脾胃的作用尤其强大。
在艾灸调理期间,饮食尽量清淡、温热,避免摄入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注意顾护脾胃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