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未尽,秋意将至。
今日,我们迎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所谓揪敛,指的是到了立秋时节,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万物从繁茂葱茏趋向成熟结果。
尽管立秋在节气上标志着秋天的来临,但并不意味着酷热就此停歇。
从气候特点看,立秋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热浪扑面、酷暑难当,因而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也被称为「长夏」。
暑气犹未消
健脾祛湿度「长夏」
此时还笼罩在「三伏天」的高温高湿中,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邪易侵入人体。
由于人体的脾脏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湿气侵体往往会累及脾脏。
脾胃居于中焦,起着升清降浊的作用,脾为湿所困,就会导致机体内环境湿浊淤堵、气机紊乱。
人也容易出现头重如裹、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不适。
《黄帝内经》提出「脾主长夏」,脾五行属土,与长夏之气相通。
故长夏之际尤其要注重健脾祛湿。
在这段时间,宜重点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水分穴、天枢穴、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加强对脾胃的顾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艾灸的方式强健脾胃功能,把暑天滞留在体内的湿气排出,这样阳气才能顺利往里收敛,为秋冬贮存能量。
咬秋、贴秋膘
饮食有度才养脾
立秋到了,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
人们认为,炎热天气导致人们常常有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苦夏现象,「以肉贴膘」能够弥补夏天身体的亏损。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补充人体营养和能量,但贴秋膘不是贴脂肪,大家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膳食搭配,做到饮食有度、营养均衡,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除「贴秋膘」外,立秋日吃西瓜(或香瓜),又称「啃秋」、「咬秋」,也是专属立秋的岁时风俗。
《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一书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立秋时暑热尚未消尽,适量吃些瓜果有助于解暑,还有将秋凉「咬」住的寓意。
但立秋过后,随着天气开始转凉,西瓜这类寒凉食品就不宜多吃了,否则可能会伤了体内阳气,甚至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洗澡有讲究
艾草泡浴护肌肤
立秋这一天,古人会用红纸写下「今日立秋,百病皆休」,而后贴在墙上,寓意「驱百疾」。
在古代,人们将沐浴视为养生保健、祈福纳祥之事。于是,立秋日这天,在洗澡方面也有诸多讲究。
比如,有的地方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地方则要用太阳晒热的水来泡浴……据说,这么做都是为了不生秋痱子。
在中医看来,秋痱子的发生主要是天气炎热、出汗过多造成湿郁腠理、热蕴肌肤,预防的关键在于注意清热祛湿,同时保持皮肤卫生,勤用温水洗澡。
如果想洗个养生澡,还可以往洗澡水里加入艾草。
艾草性温燥,芳香而辟秽,《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辛温……理气血,逐寒湿。」
据现代研究证明,艾草所含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抑菌、抗炎等作用。
使用艾草水进行泡浴时,艾草的有效成分通过开放的皮肤毛孔进入机体,有助于调理气血,促进代谢,改善肌肤状态。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立秋踩着盛夏的尾巴,缓缓掀开秋日的序幕,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用悠然自在的身心状态,迎接充满诗意的人间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