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露冷,秋已过半。
桂花的香气随着阵阵秋风飘然而至,宣告着:秋分,来了。
秋分的「分」,有两层含义。
一是「季节平分」:
古人认为「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处于立秋和霜降的中间,因此有了平分秋季的意思。
二是「昼夜平分」:
秋分是日光夜色两均长的日子,正如《春秋繁露》中所言:「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这一天,是日与夜的恰如其分,是寒与暑的旗鼓相当,也是阴与阳的势均力敌。
半冷半暖间
养生以「收」为要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季节正半、阴阳相同、昼夜等分的时节。
秋分以后,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日生,暮暮将日渐长于朝朝,凉燥与秋寒已然登场,所以古人说「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
随着气温逐日下降,阴气开始旺盛,此时节养生应以「收」为要,重点在于内敛阳气、养好身体,为往后的时日贮存生机与活力。
秋分后养生,要防止耗损阳气:
少熬夜 秋冬季节更需要早睡以敛阳养阴,熬夜会影响人体在夜晚的休养生息,并造成阴阳失衡。
勿大汗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秋日里不宜剧烈运动、大汗淋漓,否则易耗阳伤阴。
常避寒 秋分寒露夜,一夜冷一夜。秋分后要注意适度防风保暖,以免贼风趁虚而入,伤人正气。
养生节气灸
固护阳气强体质
秋分是自然界「阳消阴长」的时期,随着天气转凉,外界阳气变少了,对于本身阳气内虚,入秋后容易怕冷,常常下半身发凉、手足不温的人而言,不仅要敛阳,还要扶阳固阳。
艾灸是培补阳气的有效手段,针对秋分的特点,可选用关元穴、涌泉穴、太溪穴、足三里作为节气灸的主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关元是「关藏元气之处」,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故关元穴是一个可以阴阳双调的穴位,艾灸关元既可以温煦元阳,又可以滋养元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太溪是肾经的原穴,肾为先天之本,艾灸这两个穴位可助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
脾胃为后天之本,取足三里可补益中焦,增强气血生化,使后天得以充养先天。
这几个穴位相互配合,可使气血渐旺,阳气渐充,帮助提升身体状态。
以平补为佳
秋分常吃这些食物
秋分是昼夜均等、阴阳平衡的节点,饮食调养应以「平补」为原则,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这段时间,可多吃些芋头、山药、莲子、芡实、花生、芝麻、大枣、蜂蜜等平性食物,让身体在温和的滋补中逐渐适应秋天的节奏。
秋分时节,正逢芋头盛产,许多地方都有秋分吃芋头的饮食民俗,在江南一带,芋头的发音和「运来」相近,吃芋头也有好运连连的美好寓意。
古人形容芋头是「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芋头是薯类食物中性质更为润泽的那一味,秋日常吃芋头能温胃健脾、滋养脏腑。
芋头有多种吃法,如蒸芋头、煨芋艿、烤芋片、油烧芋、芋头汤、芋子饼等,芋头还可以和鸭肉搭配——芋头性平益胃,鸭肉则是滋阴佳品,两者合用,既能补虚,又能润燥。
秋分过后,秋凉加重,秋色的浓度逐日递增。
愿大家都能运用恰如其「分」的调养方法,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