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庵是唐代广州修建的著名佛庵,直到建国后才渐湮没不存。故址在今小北路与局前街相交处东侧,今飞来对面巷北侧(见清同治《六脉渠图》、1918年《广州市图》)。。始建年月已不可考。从庵名来看,是供奉药师佛的。
小北药师庵和附近的飞来庙
药师佛又称“大医王佛”,是东方净琉璃国之教主。《药师经》说他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灾延寿。在佛寺的大雄宝殿中,药师佛常与佛祖释迦牟尼和弥陀佛并坐,成为“三尊”(今天广州六榕寺、大佛寺等寺院便是如此),不知多少人在他面前叩过头的。当然,也有单独供奉的,如今天的光孝寺就在大殿东北隅处专门供奉。
药师庵为广州最古老的尼庵(庵:小寺庙,多指尼姑所居)。建成时是在当时州城外的东北郊、越秀山麓。历唐、南汉、宋、元数代七百年岁月,香火不辍。明代初年扩展北城后,才归入北城区。
这一带的地貌一直为乡野,岗丘连绵,山溪纵横,池塘散布,景色甚佳。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文溪改道溪水不再穿城而过之前,庵西侧有文溪东支水道流经,四周树木葱茏,环境清幽。南侧约
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部》载:“药师庵,在小北门内原古寺,尼离庵主修复。”可知此庵曾荒废,后修复。
清代初年,平南王尚可喜霸占了广州老城,他的妹妹皈依佛门,到这庵里出家为尼,焚香修行,法号“自悟”。时人多称她王姑,于是这药师庵又被俗称为“王姑庵”。
小北门
此庵虽在城内,但那儿仍是一派乡村风光,清道光《白云越秀二山合志》记为:“水木清华,竹篱茅屋间波光荡漾。慈氏之门庭,与谁家之苑囿,云连树接。”(句中“慈氏”是菩萨名,即上面所说的三尊之一的弥勒佛。此处指代药师庵。)是当时城里人消夏避暑的去处。到七夕时,人们衣饰华丽,到此闲游,“亦一时之胜也”。不过《白云越秀二山合志》说此地是“兰湖旧壤”,则是不对的。兰湖在西面,东缘至多到今解放北路,从未越过越秀山淹到此处来。此外,有书籍记为是平南王的幼女在药师庵出家,亦不确。这位郡主是在大北门南面的檀度庵出家的,而檀度庵是平南王特意建来为这个幼女在庵内修行的(庵址在今应元路与解放路相交处之东北侧。详下文),而非唐代时留下来的古庵。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药师庵的鼎盛时期,庵内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尼(女尼姑)多达百人,“省中尼庵,惟此为盛。”(清道光《白云越秀二山合志》)可见此庵当年有相当规模,绝非唐代初建时一间小庵的模样。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咸丰七年(1857),此庵遭了大劫。是年11月,英法联军攻打广州城。12月底,占越秀山高地,广州城陷。在这场“夷乱”中,药师庵、龙王庙、湛家园等处均被“毁为平地”。直到十年后的清同治五年(1868),药师庵才由住持通绍尼师重建(同治五年《重修碑记》),寺院范围大致缩为:西缘今小北路,南沿今局前街,北到今飞来对面巷一带。东缘没有明确的边界。
清光绪后期,废科举,兴办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番禺县知县刘庆镗在药师庵内西北部地创办了番禺县模范初等小学堂。在1918年《广州市图》中标作“番禺模范初等小学”。由此可知,清宣统《番禺县续志》载番禺县模范初等小学堂“以药师庵改建”是不对的,事实上,药师庵仍存在,不过庵址确是缩小了很多。
当时广州城中的不少大街都有尼姑庵。1912年进入民国后,所谓的上流社会弥漫着一种腐败风气:把佛门清静地的尼庵变为淫乐场所,某些庵主为图利也为攀附权贵,竟推波助澜,刻意逢迎。当年广州城中的这类妓馆式尼庵为数不少,后来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民国九年(1920),孙中山为准备北伐,筹措经费,下令由广州市政厅成立广东官产清理处,规定市内庵堂、寺观及其产业,一律投变归公,这就使当时大多数的庵寺都被投变了,但当时名声较著的广州七大名庵(小北的药师庵、都府街的永胜庵、仰忠街的莲花庵、丽水坊的无着庵、应元路的昭真庵、豪贤路的白衣庵、大北直街的檀度庵)却得到某些权贵的暗中保护,不但没被投变,而且继续活动如故。当年的药师庵门面两大连楹,庵内厅、房、殿室甚多。禅房花木,曲径通幽,青年女尼最多时达40多人。
伟民《旧广州师姑庵的秘密》一文这样记述:
药师庵。提起这个尼庵,三四十岁以上的广州市民,大都不会陌生。至今越秀山麓、小北路旁,仍有这所尼庵存在。过去药师庵的“师姑厅”早已脍炙人口。这所尼庵,在附近一带居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神秘的所在。该庵从外表看来,平平无奇,里面却大有文章。庵内持斋礼佛的老师傅,实质上就是买良为娼暗营淫业的鸨婆。她们利用金钱,买下几个年轻貌美的少女,收作徒弟徒孙。一面教她们诵经持咒,应付大户豪门的打斋法事;一面训练她们懂得如何招呼应酬,献媚取宠,博取豪绅巨宦们的欢心,作为庵里的“摇钱树”。师傅们管教徒弟徒孙,也与妓院鸨婆对待娼妓一般,定下不少清规戒律,少尼们的命运完全操纵在她的手上,任她摆弄。尼姑们外表上是佛门子弟的打扮,光头削发,但一衣一着,饮食居处,都特别讲究。脸上薄施脂粉,对镜学颦装笑,羽纱的佛袄下面是粉红色或鲜艳娇美的绸质内衣,浑身上下,绣花缀彩,香气袭人,惹人迷醉。庵内禅房花木,曲径通幽,另有洞天福地。所有厅房的陈设布置,大都费熬心机。有的是富丽堂皇,堆红砌绿;有的是清幽雅静,别饶韵致,比之一般秦楼楚馆,大不相同。庵中斋果点心,尽善尽美,别具巧手。一杯一皿,也力求精美名贵。赌具烟榻,精镶细镂,为外间所罕见。
民国二十五年(1936)8月,药师庵终于因容娼聚赌设烟局的丑闻败露而遭查封,被搜查捕去妙尼六人。药师庵从此一蹶不振。当时其地址是小北路一七二号。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爆发。
大北双山寺被日机轰炸后的情形
今有资料称,药师庵在建国前已不存。其实不然。1951年“五一”劳动节游行,佛教界的六榕寺、华林寺、大佛寺、如来庵、药师庵、福胜庵和志德净院的僧尼都组成了队伍参加。又据1952年的资料记载,当时越秀区内有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檀度庵、药师庵等13间寺庵,共有僧尼99人。可证药师庵当时仍存。
1954年,有劳动能力的僧尼,纷纷参加劳动生产自救,改变过去多数以做功德法事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状况。当时药师庵做了红棉纸伞厂,从此不存。红棉纸伞厂后亦不存。
今天说起当年这座曾名动省城的千年古庵,人们都感到很陌生了。
(图片来自网络)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