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石的传说 || 冯沛祖

文摘   2024-11-07 08:31   加拿大  



海珠石又名海珠岛,是一巨型礁石,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构成,故址在今沿江西路北侧之新堤二横路至新堤一横路一带。因长期受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故以“海珠”名。岛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窄。古方志对此石记述颇多,如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部·广州府山川考二》引清康熙《广州府志》载:

“珠江。按县志,即城南江。中有石,名海珠,方广亩余,屹峙洪涛中。上有慈度寺,宋忠简公李昴英读书处。宝庆二年及第,构书院其上,遂称名胜。后人即为祠祀之。张镇孙于此结龙头会,尝以大魁自期,后状元及第。东有向阳堂,西有凭虚亭,今为炮台。”

又清同治《番禺县志》载:

“海珠石在城南门外江水中,长二十余丈,广半之,上有海珠寺。”

 1918年《广州市图》是拆除古城墙前的广州地图中对海珠岛位置测绘得最准确的(图《广州市图·海珠石》)。今天海珠桥、海珠路等因此石而得名,珠江亦因之得名。

历史上,海珠石又名沉珠浦。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州府》载:

“西江……江中有海珠石,是曰珠江,一名沉珠浦。相传昔贾胡挟珠经此,珠忽跃入江中。今有石屹峙江心。”

清康熙《广州府志》载:

“粤江,一名珠江,以沉珠浦得名。在府城南。舟始发,必由于此。”

海珠石又名海珠洲。

李琯朗《海珠志》(清乾隆十九年刊本)载:

“《图说》云:‘海珠在广州城南大江中,巨石平敷水面,长二十余丈,广半之。宋末呼为海珠洲,旧说有贾胡坠明珠径寸一颗于江心,后化为石,因以名洲。又谓广人知海不知江,故凡江皆呼为海,因石圆润在江心,故曰海珠。’”

石上曾建过寺院、炮台,又是宋、明两代羊城八景所在。历史上的海珠石曾有过不少掌故轶闻。


海珠石


南越国时代的珠江常波涛汹涌,羊城三石之一的海珠石(故址在今沿江西路北侧之新堤二横路至新堤一横路一带)靠近南岸,浑圆如珠,随波际浮沉。过去广州民间,曾流传过两个关于海珠石的来历与珠江得名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涉及到赵佗墓与东晋著名女医家、仙人鲍姑。

话说某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三元宫演大戏,人山人海的很热闹。一个讨饭的老太婆碰翻了酒档的一瓮酒,被档主抓住没钱赔,闹得不可开交。这时,一个叫崔炜的读书人就为她付了钱。

这个老太婆原来是鲍姑(今三元宫鲍姑殿供奉着这位女神仙),她后来便施法术让崔炜游了赵佗墓。在墓中,崔炜得到了赵佗生前视为镇国之宝的阳燧宝珠。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不久,来了个波斯商人,说他们的国王丢失了也是镇国之宝的摩尼珠,跟崔炜所得的一样,他愿以十万贯重金购买。几经谈判,交易达成。

  波斯商人立即带着宝珠回国。在船上,他拿出宝珠把玩,正爱不释手之时,突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当年珠江宽达数里,称珠海),船身猛烈摇晃。商人一怔之时,宝珠已从他掌心跃起,如一道白光,射入江中,三转两转,钻到一块巨石下面去了。从此以后,谁也找不到它了。

这条江,由此得名珠江;那块巨石,便是著名的海珠石。今天广州城区内有海珠广场,海珠路,迎珠街,连珠街等地名,都源于这块海珠石。

这个民间传说源于唐代文学家裴铏撰《传奇·崔炜》。在今存近百篇唐代传奇中,专门记述到广州五羊城的,唯有此篇。不过衍化为民间传说后,内容被改动不少,如原文说的地方是开元寺而非三元宫。开元寺是唐代时始建的佛寺,在今祝寿巷南侧一带(详下文《开元寺》)。

第二个传说,跟光孝寺有关,而且还跟北京的故宫有关。

话说从前光孝寺有一个后花园,花园旁边住着一位姓赵的举人,他的祖父是前朝的宰相,而他自己则是个二世祖(败家子),虽无实学,却附庸风雅,喜好古玩。闲来就在书房里摆弄他的珍藏。他的书房前有一个很大的洗砚池。

 一天,家童失手把端砚掉进洗砚池里了,立即跳下池里去找,结果没找着,却捞上来了一块青绿色的大石板,长三尺,宽两尺,厚五寸,晶莹光滑,甚是可爱。赵举人见了喜欢,便拿进书房放在木架子上,在上面放古玩,也没责骂家童。

赵举人坐吃山空,不久便把值钱的古玩差不多卖光了。一天,来了个外国珠宝商,说要买他的珍宝,但挑来挑去都摇头,赵举人只好亲自带他进自己的书房挑,商人一眼就看中了那块青石板。赵举人心中暗吃一惊:这也是宝贝?商人见他犹豫,就连忙改口:“你若不肯整块出让,可将它分成三块,我取中间一块,酬金三千。”

赵举人心想这石板是不劳而获的,三千酬金实在不差,便答应了,双方当即立下契约。

外国商人随后带来玉工,把青石剖开。赵举人一看中间那块,竟是一幅天然的山河浴日图,只见群山叠翠,草木青葱,下方碧波荡漾,东方旭日映出空中一片耀目霞光。不觉一时怔住,但已悔之晚矣。

外国商人拿了宝石后,急奔坡山渡口(今广州惠福路五仙观附近),登船返国。开船前江面平静,走不多远,突然大浪翻滚,把船拖回了坡山口岸,风浪遂平。第二次开船后仍是如此。外国商人不死心,下令第三次开航,但这回他没这么好运了,怒吼的波涛将他的商船打翻,瞬间无踪。照老人家留传下来的说法是,这件河山宝石形同中国江山,南海天神海将见把它送回口岸不成,就只好将它沉没海底。(上文说过了,古时珠江宽阔,广州人称之为“珠海”或“小海”。)

第二天清晨,船只沉没处浮起了一块闪烁珠光的巨大海石,据说便是这宝石所化。人们称为海珠石,今天仍流经广州城的这条江也就叫珠江了。

至于剩下的两块宝石,相传原收藏在光孝寺内,后来朱元璋打天下,来到广州,收为己有。后被运到北京,据说明朝的皇宫(今北京故宫)就是在铺有这两块宝石的平地上盖起来的。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


海珠石上的海珠公园


这个民间传说有个原始版本,见载于清代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结局不一样。文曰(括号文字为笔者所加注释):

粤东广州光孝寺,萧梁时古刹也。寺后有园一区,树石亭台,迥廊曲沼,颇饶幽趣,相传为南汉主刘龚避暑之所。寺僧历来修葺之,故虽已数百年尚未颓废。

明万历间(15731620),有孝廉(举人俗称)梁某者,为宰相文康公储(即梁储,历事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之重臣)之曾孙,读书其中,晚间常见红光焰焰出池(今光孝寺东北隅之莲花池)底,就视则无之,如是者半月矣。

一日,梁偶洗砚于池,一鱼忽跃于前,惊而堕砚,因命童子下池觅之,并得片石焉,阔约二尺,长三尺,厚五寸有奇,两面俱极光滑,色微青而质温润,叩之泠然。梁喜甚,承以短几,用习擘窠大字(擘窠,原指篆刻印章时分格,以便匀排。此处专指分格大字)。嗣后,池中不复有光。岁暮携归,置诸书室。

年馀,忽一洋行主人率波斯数辈来谒。问其故,主人指一波斯谓曰:“彼大西洋国人也,善识珍奇,近见尊宅宝气上腾,知有异物,特来一访。”梁问是何宝气,答以“玉光”。梁性故豁达,遂出所藏诸玉器示之。俱云非是。复以先朝赐物命观,亦皆摇首。梁书室有玉樽,因延入辨之,而此石适陈于侧。波斯见而大喜,共抚摩叹掌(赏)者久之,谓主人曰:“即此是矣!”问肯售否,梁素饶于资,且知其为异物,固不肯。

波斯曰:“此璞也,中有奇玉。若肯全售,当以万金易之。否则我愿出剖凿工,分我一片,而酬以三千金,何如?”梁许之,同主人与之立要约,石分为三,梁得其二,而波斯得旁之一。

遂鸠工(招集工匠)就梁所解之。波斯日来指示,去其石皮,玉质出焉,匀其厚处而三之。开视,则宛然一海天浴日图:日殷红而水深碧,波涛澎湃,具浩瀚无涯之势,近上处色渐白,乃羊脂玉也。

波斯大喜,归而献之国王,当受无上赏矣。如约付金,持之去。

梁以居中一片用紫檀镶之为案屏,景状两面相同,观者莫不赏为希世之宝。后闻于镇守大珰(大太监),遂出四千金易之,以充贡献。梁犹蛮之(认为太监蛮不讲理),不肯舍。胁以势,始勉强售之。其旁一片,至国初犹存,嗣平南王尚之信率兵围其宅,指名勒取去。未几,之信以谋逆赐死,全家北徙,此玉不知所终。

予(我)昔游广州,与文康裔孙名世泽者相识,闻道其详云。

据清凉道人的记述,此为实有其事。与民间故事相比,,它指明是明代后期之事(前者说的是晋代的事,因为波斯商人是从坡山古渡头扬帆返国)。那三块玉石,一块被波斯商人购去(依这篇记述,明末广州已经有洋行了),玉石并没有飞入珠江中,跟海珠石无关。一块被大太监强行买去。一块被清初平南王尚之信强行勒去。最后都下落不明。

1931年修筑长堤,海珠石被埋于地下,从此湮没。


读本号文章,品岭南往事:

对山园:翻版中山纪念堂

小蓬仙馆夜惊魂

走进中西合璧的荔湾名人故居

广雅中学的前世今生


关注本号,请按以下步骤操作,谢谢!



历史现场
挖掘史料,探讨历史,激活民间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