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红楼是旧时广州名胜之一,也是消暑游玩的一个好去处,本公众号推送的荔枝湾系列拙文曾多次提到它,它究竟有多迷人、多好玩呢?73年前的一篇游记告诉了我们答案。
游海角红楼
这篇游记题为《游海角红楼》(以下简称《游红楼》),刊于一九五一年第廿五卷第九期《旅行杂志》,作者是沈质彬。
作者在开宗明义指出海角红楼是夏秋"避暑和游泳的胜地"之后,介绍了海角红楼的地理位置,并且指出:"从广州市区去海角红楼要过河,过河的地点就是荔枝湾。也有从河南或沙面等处过去的电船。"然后交代了自己游红楼的时间和目的:"今年端阳节(指1951年6月9日星期六,笔者注)我们厂里也为了旧习惯放了假,我们去红楼看龙舟。"
当天上午11点,作者在大沙头码头乘电船经龙潭、芳村、石围塘到达红楼,首先映入其眼帘的是"高高的游泳跳台,上面插满了红旗"以及"‘海角红楼’四个大字",由于当天是端午节,他看到"到红楼的人特别多,虽然还是上午十一点半,可是人都挤满了码头"。
上世纪50年代初海角红楼外观
上岸踏足红楼之后,作者的观感是:
"所谓海角红楼,是特别表现出南国风光的场所。因为它整个建筑在水上的,是无数水榭为点,以走廊为线,都搭盖在水上。这里有私人别墅,也有公寓,这些都是小巧玲珑的建筑物,目的就是避暑。有很大的荷花塘,夏令荷花开放,有着一种特别的情调。"
"最主要的当然是游泳,这是海滨天然水的泳池。这里分为四个池,一个是比较大的,有高三丈的跳台;二(应为"两",笔者注)个是长方形的池,水都很深,可及两肩。只有一个在里面的游泳池,分初级、中级两部,是给初学游泳用的,水是很浅的。"
"到这里已看到有很多的男女在游泳着。后来的人还是源源不绝。"
上世纪50年代初海角红楼内景
因不会游泳,作者只好在红楼兜了几圈,并且在比较清静的地方吃了午饭,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这里有茶馆、菜馆、咖啡室、饮冰室,倒也应有尽有,糖果饼干面包也有专卖的小商店。还有一个娱乐场,有射击等游戏,同上海的大世界相仿,不过场地不大。再有一个跑冰场(即溜冰场,笔者注),同游泳场相对,倒也别致。"
上世纪50年代初海角红楼溜冰场
历史上,海角红楼与荔枝湾唇齿相依,《游红楼》的作者也不忘写了游荔枝湾的过程和观感:
"我为了不会游泳,也看不到什么理想中的龙船,因此下午二点半就离开了红楼。叫了一只画舫,其实这种画舫是小型的游船,船上倒也收拾得很清洁,有靠背床、热水瓶、镜子、席子、枕头等设备,可坐五六人,不过是平底船,移动不很自由而已。这游船不光是渡河,兼着游荔枝湾。"
"在船上看两岸的茘枝树,是很有意思的。可惜时候不到,荔枝还是很小。由下望上去,几乎看不到什么,只见绿绿的树林上,有许多枯黄的枝干罢了。有时也看到很小很小的绿的荔枝,这些荔枝大的要在下个月成熟吧。"
"今天是端阳节,广州工商业也像上海一样多数是休息的,因此游客特别多,茘枝湾上也挤满了人。两岸狭窄的河堤上,只是红男绿女,偶然也听到几个上海人和北方人的讲话,乡音好像使我特别有亲切感。"
"荔枝湾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与珠江相通,两岸又有许多鱼塘,塘里有荷花菱角。这时菱布满了全塘,绿染红菱,加上小鱼在水面跳跃,更代表了乡村美好镜头。"
上世纪50年代初荔枝湾
《游红楼》中还写到了海幢公园、荔枝湾口粤汉铁路铁桥边的香云纱工场、河南同福路及洪德路等,囿于篇幅,恕不赘引。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欢迎赞赏作者
欢迎关注本号
欢迎赐稿,与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