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六朋扇面《寄园雅集图》引出园林酒家“寄园”和藏书楼“南州书楼” || 谭立辉

文摘   2024-09-08 08:30   加拿大  


广州,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商业之都,历来都是商业繁盛,尤其是一个美食之都,有着众多知名的美食店铺。但随着时光的推移,有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酒楼名店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如今广州的小北路和东风中路交界处,清嘉道年间就曾经有一座岭南园林酒家——寄园。这间酒家不仅有极具特点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当时的文人墨客举行丹青雅集的理想场所。

园林酒家“寄园”


说起这个“寄园”,还源于笔者日前所见的一件金笺淡设色的人物扇面。这件人物扇面,是清代画家苏六朋所绘制的,高17.5厘米,横52厘米,金笺淡设色镜片。款识:褉修相与自年年,或在山林或水边。畅己兰言因所寄,怏口草趣叙群贤。兴随少长咸觞詠,老世情怀讬管絃。时事不将今昔感,形骸放浪乐其天。丙辰三月廿九日,偕香石、南山、子虎、兰溪、荫泉、献亭游寄园,展修褉。是日,坐客皆集《兰亭序》字,得诗七首,此用南山先生韵者。悮一边字也。似瑞山一兄大人吟正,六朋。钤印:枕琴(白文长印)。

画面的左部,在左右两块巨石以及一颗青松的映衬下,一座由数十条木方支撑着、在水池中搭建的四角方亭里,有一位长者正在案台前提笔进行书画创作,两位长者则坐在椅子上欣赏着书画创作;另外,有一位带帽的长者则坐在椅子上,正向右侧头陶醉地欣赏着身边两位歌姬吹弹小曲。方亭右侧的一柱形状怪异、雄浑有力的巨石立于画面中部,将整个画面左右分开。巨石下则蹲着一个书童模样的人。巨石的右方,一位长者正在案台前认真地进行着书画创作,一位青年人则在台旁帮忙协助。一位长者双手交叉抱着坐在案台前,正和另一位靠着围栏坐着的长者在交流谈话。画面最右侧,有一书童在园子石台上的炉子前手摇扇子,正在烧水煮茶。整幅画人物形象神态逼真,草木苍翠葱茏,设色浓淡相宜,画面极富雅致意境。

由款识可知,这是苏六朋在清咸丰丙辰年(1856)三月廿九日,和香石、南山、子虎、兰溪、荫泉、献亭等人一道畅游寄园,进行书画雅集。当天,众人都集《兰亭序》字,合共得诗七首,扇子所题诗句是用南山先生的韵,而这扇子是画赠瑞山先生的。


苏六朋《丙辰寄园雅集图》扇面(上为全图,下为局部)


苏六朋(1791—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番禺人。清代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二苏”。其擅画人物,师法元人及黄慎,晚年专攻意笔人物,常写释、道、仕女及市井风俗,表现各种人物形象,神态逼真。亦善于指画,精妙绝伦。其山水、花卉设色浓淡相宜,意境雅致。

黄培芳(1778—1859),字子实,号香石。广东香山石岐人。嘉庆九年(1804)考取副贡生。道光二年(1822)补武英殿校录。道光十年(1830)授乳源教谕,两年后迁陵水教谕,三年任满后升肇庆府训导,得赏内阁中书衔。晚年主讲羊城书院。自称“粤岳山人”,工于诗文书画,善作行草,以诗闻名。与番禺张维屏、阳春谭敬昭并称“粤东三子”,又被时人誉为“粤东七子”之一、“岭南名儒”。著有《香山县志》1卷、《重修肇庆府志》22卷、《重修新会县志》14卷、《易宗》9卷、《春秋左传翼》30卷等,以及《岭海楼诗文钞》、《香石诗话》等。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别署楚客、第七洞天樵客、南山道人、珠海老渔、唱霞渔者等。广东番禺(今属广州海珠)人。道光二年(1822年)二甲九十名进士,以知县用,历湖北黄梅、松滋、广济和江西泰和等县,累官至江西南康知府。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筑听松园于广州花地,潜心著述。曾短暂掌广州学海堂堂长,讲学授徒。诗颇负时名,与谭敬昭、黄培芳并称“粤中三子”。




苏六朋的人物画


李长荣(1813—1877),字子黼,一作子虎,紫黼,少字文炳,号子虎居士,号柳堂。广东南海人。少时师事番禺苏鸿,后师事张维屏。他是廪贡生,咸丰六年(1856)官儒学训导,加光禄寺典簿。长于诗文书画,有《柳堂诗钞》行世。

邓大林(具体生卒年不详),字卓茂,号荫泉,又号意道人、长眉道人。广东香山人。性恬淡萧散。中岁始学画,出笔即苍,山水仿石田、清湘两大家。花卉远法陈道复,近参李芸甫。其骨骞,故其味沉;其味沉,故其韵超奕。

梁琛(1781—1860年尚在),字献廷、献庭、献亭。广东顺德人。擅画竹,兼善诗文。

黄承谷(具体生卒年不详),号二山。有诗作《秋夜同子黼宿海幢丛现堂》收录于《柳堂诗友诗录》。

郑绩(1813—1874),字纪常,号戆士,别署梦香园叟,广东双水区桥美村人。多才善辨,能书工诗,擅绘画兼习医术。年青时代,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后成为一名知名盐商。

寄园是清中期广州城内最知名的园林式酒家,酒家内有石山荷塘、花鸟虫鱼。荷塘中有名为“小浪舟”的小亭(本文图中小亭即为“小浪舟”),亭匾是张维屏手书。寄园内佳肴美味,其中有一道名菜叫“秀鱼羹”,是用鱼苗熬成浓汤,浓郁鲜美,饶有风味。可惜,店内其他的名菜,没有被文人墨客一一记载下来,已失传。

是次寄园觞咏,苏六朋除了在该扇面上题写了一首诗,尚有另一首诗作《展修褉日,约张南山、黄香石、梁献廷、邓荫泉、李子虎、郑纪常同步出北郭看红棉集寄园纵饮》留下,以纪念是次雅集。

踏青莫问路远近,

垂白休嗟年老苍。

偶得画钱尽沽酒,

肯教佳节抛流光。

南园此叟步何健,(南翁时寓南园)

北郭之花情太狂。(侍者有歌者)

流水行云各无迹,

人生如寄聊徜徉。

据笔者查阅《广州大典》第93册中收录的张维屏诗集《花地集》卷五得知,张维屏曾为此次寄园展修褉赋诗一首《上巳后二日三日苏枕琴封翁(六朋)、邓荫泉中翰(大林)招同黄香石舍人(培芳)、梁献廷上舍(琛)、黄二山茂才(承谷)、郑纪常别驾(绩)、李子黼广文(长荣)会于寄园展修褉,因集兰亭帖字,成七言律一首》。

兰亭一叙为陈迹,

每揽斯文信可临。

此地悟言随所寄,

群贤觞詠昔犹今。

九春万类欣同畅,

修竹清流又茂林。

俯仰及时当取乐,

不因嗟慨述山阴。(右军《叙》多感慨,想因时事所致)

在《广州大典》第93册中收录的张维屏诗集《花地集》中,尚收录有张维屏多次到“寄园”饮宴唱酬时所作诗词,如《寄园讌集复成一律》、《四月二十三日同许青皋茂才、沈伯眉何虎臣两广文、家小芗少尹、李子黼茂才、倪云癯上舍出小北门登楼观山,晚步入城至寄园小饮》等。



上:张维屏《四月二十三日同许青皋茂才、沈伯眉何虎臣两广文、家小芗少尹、李子黼茂才、倪云癯上舍出小北门登楼观山,晚步入城至寄园小饮》

中、下:张维屏《上巳后二日三日苏枕琴封翁(六朋)、邓荫泉中翰(大林)招同黄香石舍人(培芳)、梁献廷上舍(琛)、黄二山茂才(承谷)、郑纪常别驾(绩)、李子黼广文(长荣)会于寄园展修褉,因集兰》


“最难城市有山林”(《寄园讌集复成一律》首句),客人于繁华闹市中步入一间树木葱茏。景致幽雅的园林酒家,品尝美味佳肴,确是人生快事。每年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张维屏、梁廷枏、黄培芳、陈澧、谭莹、邓大林、李长荣等知名文士便到此酒家,仿效晋代王羲之兰亭修禊雅集,吟诗唱和,留下一段羊城文坛佳话。

广州市文物总店收藏有苏六朋所作的另一件金笺扇面,名为《药州品石图》,上款人为“瑞山别驾”,与此件金笺扇面《寄园雅集图》的上款人“瑞山一兄大人”应为同一个人。根据张维屏的诗作《上巳后二日三日苏枕琴封翁(六朋)、邓荫泉中翰(大林)招同黄香石舍人(培芳)、梁献廷上舍(琛)、黄二山茂才(承谷)、郑纪常别驾(绩)、李子黼广文(长荣)会于寄园展修褉,因集兰亭帖字,成七言律一首》判断,“瑞山别驾”应当为郑绩。




药洲


藏书楼“南州书楼”


由于战火的摧残,“寄园”渐次凋零,倒塌,成为一片残垣败瓦。后来,“寄园”遗址一带成了街巷,便出现了寄园巷等街巷名。到民国时,“寄园”早已踪影全无,但这里却建起了一座著名的私人藏书楼——南州书楼,这是岭南文化界永远怀念的书籍收藏家徐信符先生半生心血的结晶。

徐信符(1879—1948),祖籍浙江,父辈宦游岭南,落籍广东番禺。少年时在广州刻苦攻读,肄业于越秀山麓的著名书院——菊坡精舍。1904年,他与朱执信、古应芬、陈融等在豪贤街(今豪贤路)的西庵书院组织“群智社”,切磋学问。两年后他任教于广东高等学堂,此后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历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高等院校讲师、教授,讲授目录学、版本学、中国文学史等课程,并先后兼任广东省立图书馆委员、特藏部主任,广东省修志局编纂等职。

徐信符特别重视广东历代文献,经常到各地搜求广东各种地方文献,得到不少珍贵的孤本、善本。1920年,他整理出版《广雅丛书》154种,以后又将自己收藏的宏篇巨著整理出版。1928年,他在“寄园”遗址附近建起“南州书楼”,存放自己丰富的藏书。1935年,岭南大学著名教授冼玉清女士应邀到“南州书楼”阅览,将徐信符所藏的432种广东文献,辑成《南州书楼所藏广东书目》,刊于当年6月的《广州大学图书馆季刊》上,公开了徐氏部分秘藏,为学者了解广东乡贤著述提供了文献书目。

南州书楼藏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徐信符将“南州书楼”的藏书300多种、2300多册运往香港,寄存于香港大学等地。1940年,香港举办“广东文物展览”,徐送展的典籍达三百余种,其中不乏明清时的原刻本,大受学者推崇。次年香港沦陷,徐又把藏书运往澳门,途中遭匪徒抢劫,又遭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损失不少书籍。以后又因生活所迫,只好靠卖书维持生活,藏书大损。抗战胜利后,他返回广州复任中山大学教授、省立图书馆顾问。1947年,他把寄存于香港、澳门的藏书陆续运回广州,本拟编写藏书目录提要,终因年老体衰未能完成。次年10月30日,一代藏书家徐信符逝世。


“寄园酒家”以及“南州书楼”所在位置之今貌


透过一件苏六朋金笺扇面《寄园雅集图》,就这样带出了一座清代园林酒家“寄园”和民国时期的藏书楼“南州书楼”。如今,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寄园”以及“南州书楼”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但张维屏等人赋诗唱和、讨论学问的聚会方式以及徐信符守护传统文化的那股执着精神,仍将为人们所敬仰和传承下去。

(部分图片来片网络)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的微刻艺术家冯少侠 || 莫泽辉
见证南方玉雕厂曾经的辉煌 || 黎键 口述 莫泽辉 整理
广东音乐:好曲不厌百回听
东濠涌的历史变迁


欢迎赞赏作者


欢迎关注本号

欢迎赐稿 留住记忆


历史现场
挖掘史料,探讨历史,激活民间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