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时期(约1685~1842),广州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大批外国使团、商人来访广州,一些外国画家还用画笔描绘了了当时广州的自然风光、社情民风等,其中托马斯·阿罗姆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托马斯·阿罗姆(Thomas Allom,1804~1872),英国画家、建筑师、皇家学会会员,生于伦敦南部的兰贝斯,1819年起在建筑师古德温的事务所当学徒,1826年进入英国皇室美术设计院学习建筑设计,毕业后成为了英国顶尖设计师之一,主持设计了圣彼得教堂、海伯利教堂、肯星顿公园等建筑,还参与设计了英国议会大厦以及筹办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19世纪20年代起,他受出版商委托为旅行类书籍绘制插图,为此他游历了英伦全岛及欧洲各地。
托马斯肖像画
托马斯在绘画
令人惊叹的是,托马斯一生从未踏足过中国,却绘制了大量中国风景画。他收集访华画家(如荷兰人尼霍夫、英国人威廉·亚历山大、钱纳利/乔治·钱纳利/司达特/怀特、法国人博须埃等人)的画作,将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原画,再创作为自己风格的水彩画。他的画作,配上了历史学家赖特的文字说明,1843年由伦敦费塞尔公司制成铜版画出版《图解中华帝国一一社会建筑风俗》一书,此书成了西方最早也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图画本教科书,他最著名的作品是 1845 年出版的《中国插图》,不仅包括风景,还包括社会风俗、历史、法律和政治,可以帮助欧洲人更清晰地了解中国的面貌。而广州作为世界闻名的通商口岸,自然也成了托马斯画作的重要题材,现选取其中部分画作分享给大家:
风景
《广州河南运河上的风景》(漱珠涌)
《从深井岛远眺黄埔岛》(黄埔古港)
建筑
《广州市郊一位中国行商的西关住宅》
(潘长耀花园)
《广州西关住宅的楼台水榭》(潘长耀花园)
《广州市郊一位行商的别墅》(海山仙馆内凌霄山馆)
《古塔村庄》(琶洲塔)
《珠江上的文塔》(芳村大黄滘塔)
《大黄滘炮台》(芳村车歪炮台)
佛寺
《广州河南海幢寺一带登岸入口处》
《广州河南海幢寺大雄宝殿》
《广州市郊一佛寺》(华林寺)
商馆、商店
《广州的欧洲工厂》(十三行商馆)
《广州的帽庄》
街道
《广州联兴街》(西堤联兴街剃头档)
习俗
《广州码头上船夫斗鹌鹑》
记得瑞士画家保罗·克利说过:"绘画的目的并不是反映肉眼所见之物,而是使人看到你所感觉到的东西。"法国画家保罗·塞尚也说过:"绘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想象的表达。”托马斯的广州题材画作,正是对这两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图片来自网络)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